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网络文化的特征及对青少年的影响什么叫网络文化?文化人类学家认为,文化代表一种生存方式,包括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情感方式、行为方式、做人方式等等。进入21世纪,一种以信息为标识和内容,以因特网为主要载体的崭新的生存方式──“数字化生存”、“虚拟生存”或“网络化生存”方式,称为网络文化。它即将成为社会的主流生存方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学习、交往、思维、情感、行为、乃至思想价值取向的基本方式。研究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与教育问题,首先要弄清网络文化的基本特征。因为…  相似文献   

2.
学习方式的核心是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关系到人的生活方式。今天的学习方式就是明天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为了学生美好的明天,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学会思考,让学生学会创造,必须改变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新版高中数学教材我省从2001年秋开始使用,我在使用过程中,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物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论当代中国农村的生活方式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设健康文明科学的农村生活方式,是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生活方式建设,必须立足农村实际,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建设既具农村特色,又富有时代感的农村劳动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闲暇生活方式、交往生活方式和家庭生活方式,以适应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加速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寻求“方式”李月红生存方式、生活方式、交际方式……。所谓“方式”,不过是遍布于生活每一个侧面的用以表达我们自己的形式。仔细想来,大到人类民族的信仰习俗,小到芸芸众生的言谈举止,“方式”竟成了我们与物质世界、与他人交流的不可逾越的关口,选择“方式”也就...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技术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科技成就,它将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网络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诸如学习方式、教育方式、工作方式、休闲娱乐方式、家庭教育方式等。在我国,网民人数与日俱增,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最新公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站上万家,上网人数达到1.37亿,其中18岁以下青少年网民达到17.2%,约有2300万之众,  相似文献   

6.
城市居民闲暇生活方式与闲暇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冬梅 《教育导刊》2001,(15):19-21
生活方式就是“吃、喝、玩、乐”和“衣、食、住、行”的方式。但人作为一个复杂的机体,不仅有复杂的生理机制和生理需要,而且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高层次的精神需要、社会需要。因此社会学研究中的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生活主体价值观所制导的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全部活动的稳定方式,即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所从事的一切活动方式”。生活方式可分为:劳动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闲暇生活方式、政治生活方式、交往生活方式等。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人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对闲暇生活质量的要求日渐提高,闲暇生活方式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霍兴清 《江西教育》2023,(19):72-73
游戏不但是学生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理解方式,而且是学生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借助数学内涵游戏,教师能有效建构“三学课堂(真学、深学、乐学)”,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建构数学教学的新样态。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教学中,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一大障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学习方式的转变,将会牵引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转变。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将因此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  相似文献   

9.
三年来,作为国家级实验区,灵武市广大教育工作者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新课程理念,尊重和遵循教育规律,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做了大量具有尝试意义和开创意义的工作。我们学习思考、实践尝试、反思感悟,从民族欠发达地区实际出发,抓思想观念及管理方式、教学方式、培训方式、教研方式、评价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抓管理行为、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10.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它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成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因此,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至关重要。当然,物理学科也不例外,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样至关重要!我们现在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等,实际物理教学中我们要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社会现实、生活现状等具体情况确定学习方式。各种学习方式并非完全割裂,而是互有交叉。在促进学生物理学习方式的转变中,人们正在提出、探讨着许多新的学习方式,那么,这其中我们应该遵循哪些原则。注意哪些问题呢?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充分证明:不论哪种学习方式,以下五点都需要我们特别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1.
商怀珍  高佳 《山东教育》2005,(26):30-31
国际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使世界大大变小,也使生活在“地球村”中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娱乐方式、交往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个时代里,传统的教育观、人才观以及教育方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一定程度上,网络和英语已成了现代人必备的工具,素质教育下的英语教与学离开了互联网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将网络和英语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是信息时代对英语教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家庭生活方式”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指的是“人们在一定物质生产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意识影响下在家庭生活方面的行为方式”,如劳动方式、消费方式、闲暇方式、交往方式等等。近些年来,我国学围绕着家庭生活方式的结构和功能变迁.进行了较大广泛的理论建设和实践应用研究,对许  相似文献   

13.
精神文明与思维方式有着紧密的联系,思维方式对精神文明有重要的影响。高校学生作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在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后,要进一步深化有一定难度,其中,某些大学生思维方式的思维偏向是重要原因。为此,大学生要变革思维方式,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和主体性思维方式,及现代化的系统性、开放性和创造性思维方式,推进高校精神文明向新的、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4.
袁振丽 《教书育人》2005,(12):59-61
最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课程标准要引导建立新的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的设置要促进建立新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教育也将使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教材编写的改变要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评价与考试要有利于建立新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5.
“学习方式”就是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或偏爱的方式,即学习者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是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学习方式不仅包括学习方法,还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所以,学习方式会影响甚至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最后成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受多方面的影响,其中学校教育方式的影响比较大,教育和教学方式是影响方式形成、完善以及改变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只要我们走进中小学的课堂,就不难看到一种呈主导的基本教学模…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生活方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传统生活方式向现代生活方式转型,不仅要从根本上变革传统生活方式,而且也应当积极地继承传统生活方式和借鉴国外先进生活方式中的精华,变革和继承、借鉴的统一,是我国生活方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认知方式是指个体所偏爱的加工信息的方式,表现在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儿童在场独立性、场依存性认知方式上存在着差异,对数学学习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认知方式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关键在于教师充分注重个别差异,注重认知方式的差异,发挥不同特点学生的所长,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8.
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一并构成课改中学习的新方式,自主学习与他主学习是相对的概念,自主学习是替代被动学习,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和主观能动性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方式揭示了人的发展和学习规律的本质。自主学习有主动性、独立性、计划性、趣味性的特征,这四个特征从不同角度具体地指导着师生用新方式进行工作和学习。在课改中一定要抓住其实质,认真研究新方式,大胆尝试新方式。  相似文献   

19.
荀子认为人有三种存在方式:自然存在方式、社会存在方式和理想存在方式。他认为人有眼耳鼻口之欲,有趋名逐利、趋利避害的本性,这是人的自然存在方式;在深刻揭示人的自然存在方式的基础上,荀子阐述了自己对人的社会存在方式的理解:人生活在由礼带来的种种规范之中,依礼而行事,人才真正成为区别于自然而具有道德伦理关系的社会存在方式的人;荀子认为,人的理想存在方式应是如此:化性起伪,将本性恶的河水用礼的堤岸约束并通导,行为处事无礼不为,由此兢兢业业修养不已,达到君子、圣人的理想人格,同时也渗透天道,与天合一。  相似文献   

20.
一、就业难的表现 (一)就业方式变化 从我国大学生就业方式看,经历了两个时期,90年代前的国家统包配方式与90年代的国家分配与“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相结合方式,而且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方式已占主导地位。随着我国经济运行模式向市场经济转轨,“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择业方式就应运而生,取而代之。这种方式从其运行上看,就业选择更能反映大学毕业生的个体意愿,更倾向于一种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更有利于人才市场的全面开放和人力资源的流动,但不容讳言,这种方式从其就业程序、就业选择、就业速度以及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