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9 毫秒
1.
创造环境感觉美,激发情感欣赏美,声情并茂抒发美,积极参与创造美。教师应利用一切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音乐中的美感和个人情感的体验。通过对音乐真善美的追求与认识,教育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  相似文献   

2.
语文美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环。语文美育可以利用情感美、形象美启发学生的心智,净化心美,陶治情操,可以通过分析作品的语言美、结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3.
美育,即培养学生感知美与创造美的情感教育,也称为审美教育。美育以一定审美观念为标准,以情感为核心,以形象为手段,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美育,可熏陶学生美的情感,陶冶学生美的情操,形成美的品格,树立美的理想,提高美的素养。一、研读教材,挖掘情感美、思想美语文不管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均具美感与艺术性,如篇章的和谐美、诗词的飘逸美、辩答的机智美等。因此,在小  相似文献   

4.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是一篇流淌着诗意美的散文,能带给学生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语文课堂的导语也应该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谐美、悬念美,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生机盎然,充盈着美的气息,让学生感受到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笔者认为,导语的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在素描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画面中表现其独有的情感美,引导学生将美的情感可以升华为美德,给人以深沉的美感,培育他们的思想品质,加强道德修养,提高审美能力,以形成健康、高尚的情感美.  相似文献   

6.
为了改变古诗词教学中重讲解分析,轻吟诵朗读造成的低效局面,必须重视吟诵朗读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作用。古诗词教学应从吟诵入手,指导学生通过反复吟诵,充分体会古诗词的音乐美,情感美,意境美,遣词美,以达到陶冶情操,积淀语感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7.
语文,汇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思想美等诸美于一体。语文本应是最吸引学生的,可现实却相反,学生不容易感受到语文之美,普遍不喜欢学语文。教师教得痛苦,学生学得难受。  相似文献   

8.
语课实施审美教育的手段及其作用,可作这样的概括;美读-让学生感受情感美;道路-让学生体思美,入境-让学生理解意蕴美,悟-让学生领悟语言美,勤笔-让学生借鉴学美。  相似文献   

9.
蕴藏着审美教育的丰富宝藏,教学中应该着力帮助学生感受其画面美、情感美、音乐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格修养。  相似文献   

10.
"少儿版画"是结合地方和学校特色而开发的特色课程,这门课以课程开发为突破,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最终实现"以美育德、以美益智、以美冶情、以美养性"相融合的品格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选入大量古诗。为了发挥低年级学生以直观思维、形象思维为主导的优势,打通古诗与生活的壁垒,让他们更好地读懂古诗,需要开展分层教学。围绕诵读、想象、讲述、拓展,带领学生品味古诗独特的音律美、画面美、情感美和表达美。  相似文献   

12.
雷晨春 《天津教育》2020,(9):131-132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始终孜孜不倦地追求美的生活。在生活中感受美、欣赏美;在情感需求上表达美;为更好的生活创造美,在美的氛围中繁衍生息。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将美育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使学生在追求美好学习生活的同时创造美。美育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世界、培养学生纯正的感情、让学生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而又生动活泼。美育能培养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让他们创造性地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3.
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最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丰富的道德实践中增强情感体验。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要注重以学设境、以效修境、设疑呈境、应用验境,打造具有求知美、沟通美、体验美、生活美的情境体验课堂。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古诗诵读往往因缺乏得力的指导而显得苍白无力,学生读不出古诗特有的音律美、形象美、情感美、意境美。那么,如何指导学生以读传情、以读启智、以读传韵呢?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古诗诵读往往因缺乏得力的指导而显得苍白无力,学生读不出古诗特有的音律美、形象美、情感美、意境美。那么,如何指导学生以读传情、以读启智、以读传韵呢?  相似文献   

16.
言中蕴藏着丰富的审美教育因素,只要教师认真发掘,言教学同样可以和诗歌教学、现代教学一样对学生实施生动活泼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在言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课所表现的自然美、人格美、情感美、哲理美、意境美和语言美等。  相似文献   

17.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以美为契机,把教学结构的外在美与知识结构的内在美有机联系.使学生在美的环境下接受数学中美的知识.让学生亲自体验美的存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学习数学成为一种有趣的活动.并增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审美观点.  相似文献   

18.
浅谈情境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境,是运用语言、实物、音乐等手段,创设生动真实的情境,激发积极的情感,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涌起情感的波澜,在入情入境中感受学习,加深体验,生动地学习。  相似文献   

19.
历史悠久的散文具有意境美、情感美、思辩美和形式美。深入挖掘散文之美,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散文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孙国琴 《教学随笔》2014,(10):20012+12
课堂上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读书,能让学生塑造形象美,展示品质美,感受文字美,体悟情感美,领略写作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