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實觀"是有關"真實"的觀念,它决定着"表達"與"客觀發生"的符合程度。傳統中國所持的"道德至上的真實觀"的最高追求不是"符合客觀發生",而是"符合道德",它允許并鼓勵爲道德的目的對"客觀發生"進行選擇性、解釋性的表達。史學的"實録"傳統也在此真實觀的籠罩之下。  相似文献   

2.
《寻根》2017,(2)
正"花客"一词,古往今来,有多种诠释。有指赏花之人;有指代花行的经纪人;亦有如宋时姚宽《西溪丛语》中,将牡丹、梅花等三十种花分为"贵客""清客"等"三十客",以花喻友者。本文所谈之"花客",与以上皆有所不同,指的是那些在民国初年,活动于广大西北边塞地区,为偷种罂粟,而来往出入关口的种烟人。三季"花客"民国初期,内地花客入疆种烟,大体可依据罂粟播种的时令不同,而分为"春花""秋花"及"冬花"三个  相似文献   

3.
兩晋南朝時期,朝廷命官授職使用"板",其高規格者須經璽封,亦稱"封板"。"板"又名"鶴頭板",通常出現在召拜儀式,由官使持付予得官者個人,是官位的重要信物,也是任命憑證。基於"板"的官位象征意義,中古時期流行有"相板"的知識與觀念。"板"屬於朝廷禮儀文書,其形制淵源自漢代尺一詔板,但與該時期用於施政的詔書有所不同,和非中央任命的板授官之板更存在顯著區别。在特殊的歷史情形下,朝廷授官有板無印,時稱"白板","白板天子"之説即由此衍生。  相似文献   

4.
故乡的婚俗同属于云龙山地白族婚俗,但也有特殊之处.白族善于交际,也较为开放,可以与其他民族建立婚姻关系.过去一般到十八岁左右就可以结婚,但父母包办的多,有的还"一夫多妻",解放后遵照法律规定的年龄、自由恋爱,实行"一夫一妻".多为男方家讨儿媳,但入赘上门也非常普遍,称"讨儿子",即男方到女方家居住,继承祖业,旧时"上门儿子"要"改名换姓",而今一般不再改名换姓.故乡大达的婚俗礼节非常讲究,有几个步骤,也称"礼数"是非行不可.  相似文献   

5.
湖南桑植白族人用茶的礼俗各种各样,但都能体现其文明风范和礼仪教化. 白族人无论男女老少,都习惯喝煨茶,家家大塘爨架上或灶门顶,总有铜爨壶或陶质罐煨着浓茶."客来筛茶"是白族人待客礼仪中最基本的一环.筛茶,无分生熟亲疏,过路人、陌生人来家,当然一律称"客",必以茶待之;就是口渴人来家"讨口茶喝",女主人也会忙将所煨浓茶筛给他一碗、两碗的.  相似文献   

6.
高城 《寻根》2015,(1):121-125
"放生"现象生生不息"放生",藏语叫"次塔尔"。"次"意为"命","塔尔"意为"闯关"或者"赎出"的意思。"放生",就是善心人把即将被宰杀的动物,从屠刀下救出来,让它重获生命,以及出于平安吉祥的祈愿选择一些动物终生不役和不允宰杀,以使其自由地活着直到自然老死的一种习俗。所救的绵羊叫"次鲁",山羊叫"次热",牛叫"次雅"。"放生"有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的,就是将自家的牲畜、家禽中年龄最  相似文献   

7.
阿盎白     
张长 《大理文化》2002,(4):49-50
云南剑川白族把女性生殖器叫"阿盎白".以此为文,似觉不雅.其实,这是一个有趣而又严肃的话题. "阿盎",剑川白族话叫"姑娘"."白",有汉语"掰"之意,准确的译法是"裂开"."阿盎白"直译即"姑娘身上裂开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正"叫火"是几十年前长江入海口北侧沙地人的习俗,直到现在,有人还在信奉着。所谓"叫火",就是把某个人眼睛里被吓走了的火,重新呼唤回来。这种"叫火"的样式很多,有搭高台的,有用扫帚招的,有用银圆、纸人泡汤的,有用手指甲、裤带头泡汤的,也有扣米的,还有将唾沫唾在碗里让受惊吓了的人喝的。民间判断这个症状的依据是受惊后出现不安宁、幻觉、说胡话、半开眼睛难以入睡等。判断的方法很简单,合上双眼,用拇指、食指掐鼻梁两侧的  相似文献   

9.
《寻根》2016,(3)
正旧时,镇江"洗三"习俗具有很浓的情趣。《镇江风俗》《江苏乡土志》等书,对此多有描述。所谓"洗三",就是婴儿出生后第三日,会集亲友为婴儿祝吉消灾所举行的沐浴仪式。"洗三"也叫"三朝洗儿",是旧时镇江婴儿诞生礼仪中的大吉仪式。据说,这样可以洗去婴儿从"前世"带来的污垢,使之今生平安吉利。同时,也有着为婴儿洁身防病的实际意义。旧时,镇江  相似文献   

10.
杨镜 《大理文化》2010,(12):80-88
名胜,即著名的风景地、名胜古迹等。楹联,也叫"楹贴"、"对联"、"对子",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对联,是浓缩的诗和诗中的绝唱,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独立文体之一,是中国文学的特色,它要求具有群众性、实用性、鉴赏性和很高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1.
“柳哥”     
谷子 《世界文化》2010,(3):18-20
<正>在多伦多,朋友们,特别是土木工程专业圈里的朋友们,都叫他"柳哥"。是不是太"民间"了点儿?所以叫他"柳哥"当然有原因,一是与那些年轻的新移民相比,他年龄长了几岁;二是他的为人处事,言谈举止,像个"哥";三是外形上他实在不像个"知  相似文献   

12.
正孔子活了73岁,这在春秋时期,应算是高寿了。直到晚年,孔子的身体还很硬朗,思维也很清晰,71岁时还在作《春秋》。他虽然自叹"甚矣吾衰也",也只是久"不复梦见周公"而已,未见有什么大病。(《论语·述而》)那么,孔子是如何养生的呢?概言之,主要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正祥云县,古称"云南县",也叫"小云南"。早在两千多年前,汉武帝因梦见彩云南现而将此地设为"云南县",一百年前才改名为"祥云县"。两千多年来,无论县名如何改变,汉文化已慢慢地渗入、进驻这里,成为主导文化力量。土著的白族、彝族、苗族等民族文化渐渐退出文化核心,如灯火一  相似文献   

14.
名胜,即著名的风景地、名胜古迹等.楹联,也叫"楹贴"、"对联"、"对子",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对联,是浓缩的诗和诗中的绝唱,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独立文体之一,是中国文学的特色,它要求具有群众性、实用性、鉴赏性和很高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5.
草木有灵     
正1南瓜最有母性气质,温暖,亲切,慈祥。特别是秋后金黄的老南瓜,敦实沉稳地躺在地里,在阳光下,有种好日子一样四平八稳的圆满实在。我一直很喜欢南瓜,不是爱吃,而是喜欢它醇厚温情的样子。特别是那种扁圆形的南瓜,最能代表它稳重温暖的气质。每年秋后,总会寻来大大小小的南瓜堆放在客厅一隅,自制静物小景。扁圆形身上有明显棱纹,色泽橙黄的叫"金童",颜色偏白一些,个头灵巧秀气的叫"玉女",再配上  相似文献   

16.
正地摊,日语称"露店""大道店",故地摊商在日本被称为"露店商""大道商人""街商"等,指的是没有固定店铺的流动商贩,包括耍把戏的江湖艺人等。露店商,既有挑着担、推着车穿街走巷的流动叫卖者,也有在街头路边搭棚设摊的占道经营者。从前那种把商品拿在手里站在路边售卖的"立卖",以及挑着担沿街叫卖的"振卖"等售卖商品单一的露店商现在已基本绝迹,但推着车或在路边空地搭帐篷售卖小吃的还偶有所见,而利用神社、寺院的庙会活动赶场子的露店商则活跃至今,代表着现代日本的城市烟火气。  相似文献   

17.
一个春风轻抚的日子,我终于见到了双廊古镇。据记载:双廊地处洱海东岸,双廊的"双"三层含义:"双曲",一是北边弯曲的海岸线叫罗曲,南边的弓形的海湾称莲花曲;二是"双岛",北边的半岛叫天生营,南边的是玉矶岛(南诏风情岛);三是罗曲东边的田坝地势狭长,形同两条走廊,所以,这地方就叫双廊。走进双廊,想想都很美,长长的古街,各具特色的白族民居,清新、典雅、唯美。双廊古镇依山傍水,南北是一条约两公里的  相似文献   

18.
鬼名鬼姓     
采诗 《寻根》2004,(3):114-115
对于"鬼"字,现代人的意识里似乎是比较反感的:有谁愿意用它来做人的名字和姓氏呢?不,至于姓什么,那本是承继老祖宗的章法,我等岂敢乱来?让你姓"贾",你决不可姓"甄".要说取名,叫什知不好,非得叫鬼,那不是活见鬼了吗?  相似文献   

19.
彭琼瑶 《大理文化》2014,(12):95-101
正第一次亲密接触2014年8月,中元节过后第二天,我终于和李彩凤有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写下这段话,我在心里长长舒了一口气,作为弥渡人,李彩凤是我心目中的能人、名人,一直都有想认识了解她的渴望。最早见到她是在中央电视台《纪录片之窗·小河淌水的地方》这一档栏目上,当时我还在上初中,相信大多人也都是通过这个节目知道而且记住了这个唱调子的"老妈妈",在之后的十多年间,她一路把山歌唱到了省城,唱到了北京,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弥渡民歌的代表性传承人,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调子客"。偶尔  相似文献   

20.
词语的背后     
黄集伟是个专栏作家.专栏作家虽不是什么专家,但一定要在某一方面比别人多一些研究,或者说多留点心.沈宏非不是个美食家,但他的"写食主义"在文化圈内颇受欢迎,王枪手在大学里学的是"政治",可他的"读史"文章很有见地.这就是好的专栏作家.跟他们不同,黄集伟专门研究"词语",他至今已经先后出了三本书,都与"词语"有关.第一本叫<请读我唇>,本来是本写"词语"的书.偏偏搞得很暖昧.这第三本叫<非常猎艳>,看上去与"词语"更是没有丝毫关系,而在暧昧上却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