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佩寅 《辅导员》2014,(4):73-73
“教育真正的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正如牛顿万有引力的发现,不正是源于“苹果为什么会落地”这个问题吗。让学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基本要求,因为创新往往始于问题。因此,在教学中,作为教师,我们要想方设法多争取激发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地提升学生自主提问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问题性教学",顾名思义,即是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成为问题的构建者和所有者,让课堂充满"问题",使"问题"成为推动课堂进程的动力.也就是说,课堂由教师设置"问题"出发,经过师生互动,共同进行探究,解决相关问题,不断发现新问题,最终以提出新问题结束课程.  相似文献   

3.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又从问题解决中发现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坚持"师生互动"的原则,积极引导学生质疑、探究,让学生养成积极主动提问,互相答问的习惯,从而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好的将创新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雏品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小班化教育理念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求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个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仅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教学设计的核心是设计问题,精心设计问题,才能让问题引领学生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而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战场,也是创新素质形成的主渠道.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创新教学,要更新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发现问题,以研究的态度去认真观察、分析、归纳问题,不断提出新问题、新方法.下面笔者就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相似文献   

6.
南仁燕 《考试周刊》2010,(7):189-189
变革“填鸭式”教学,实施创新教育,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就是要让“问题”充满学生头脑,启发学生提出新问题,或从新的角度思考老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不断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自由探讨、积极思维,大胆提出问题、揭示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疑问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学生的认知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到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循环往复过程。自主提问,具有问题意识,这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这是  相似文献   

8.
游戏作为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凭借其特有的魅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善于发现蕴含在身边的新知识、新事物、新问题,让学生每天都能不断地发展、创新。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和乐趣,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正真落实到实处,促进学生健康活泼地成长。  相似文献   

9.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养成爱想问题、问问题以及延伸问题的习惯,让所有的学生都知道自己有权利和能力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成为爱学好问的"问题孩子"。  相似文献   

10.
姚俊艳 《现代语文》2006,(11):57-58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摇篮。我们在语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把问题意识作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切入点和推动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素养。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本人有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让学生学会提问,旨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又从问题的解决中发现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提问的本质在于引导学生质疑和提问。新课程标准中要求  相似文献   

12.
<正>现代教学所追求的是学生主体参与,自主合作探究的双边互动学习。提问不失为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学生探究动机的重要手段。巧妙的提问可以将学生带入求知的积极状态,强化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展开主动探究,在探究中不断地提出新问题、分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从而让学生在获取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创新意识,得到素养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栾琴 《语文天地》2013,(3):52-53
开展"问题性教学",要让学生生成"问题",让"问题"走进课堂,激发学生联系生活,感悟知识,体验情感,再以新问题为归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以学生为主体1.课前:自主研读,自我感悟心理学研究表明:不断变化或富有新异性的剌激,更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在学生自主预  相似文献   

14.
在基础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极为重要的。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过程 ,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那么如何运用“问题解决”法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下面就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创设情境 ,激发疑问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疑是问的开始 ,有疑问才有问题 ,有问题才能提出有创新意识的问题。因此 ,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知识背景中 ,敢疑敢问 ,不盲目地依赖课本现成答案 ,积极思维 ,进而发现新问题、新关系 ,提出有创新意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2012版数学课程标准再次强调,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对此,笔者想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有疑"是起点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为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搭建支架,给学生机会、给学生时间、给学生空间.让学生在不断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养成问题意识,逐步形成善于发现、勇于提问、敢于质疑的创新素养,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徐经隆 《甘肃教育》2007,(7S):18-18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造的前提。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认为:“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也指出:“教育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创新始于问题,提出新问题,或者从新角度去思考老问题,往往出现新的发现与突破。所以强化教师自身的问题意识及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课程改革成功的前提条件。让问题走进课堂,以问题为主线组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特别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每一个学生都养成独立分析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和延伸问题的习惯,树立创新意识,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能力提出新见解,发现新思路,解决新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认为,"问题解决"是指一个人使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技能,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解决一个新问题,其过程表现为发现(或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问题解决不但让学生知其然(解决"是什么"),而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解决"为什么"),甚至要让学生知其必然(解决"将是什么"的问题).从而给学生指出研究问题的路径,给学生探索宝藏的"钥匙",让学生知道如何学习.  相似文献   

19.
孙灵芝 《快乐阅读》2011,(14):108-109
数学教学就是引起学生的问题,即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并解决新问题。让学生有自己的声音,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提问和质疑。  相似文献   

20.
张学松 《考试周刊》2008,(17):121-122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良好的问题意识是一切发明创造的起始点,是创造性思维的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石,是学生探求并解决问题的保证.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就是一个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不断地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与探索问题、思考解决问题、再发现新问题的教与学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