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雨欣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七年级)》2009,(9)
Every dog has his day.公元前5世纪,希腊诗人品达罗斯(Pindaros)在他的《哀悼颂》(OdesofCon-dolence)里面写有这样一句诗:thus every dog at last have his day—He who this morn- 相似文献
2.
3.
Every dog has his day.每只狗都有自己的一天。公元前5世纪,希腊诗人品达罗斯(Pindaros)在他的《哀悼颂》(Odes of Condolence)里面有这样一句诗:thus every dog 相似文献
4.
张洁茹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3,24(2)
挑选了一些为大家所熟悉、有趣的西方文学典故,对它们的由来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同时对它们的引申含义做了进一步的挖掘,显示了英语语言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6.
陈琳霞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3):103-105
《圣经》对西方文学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不了解《圣经》,就不可能了解西方的文明和文化。从五个方面探讨《圣经》典故的来龙去脉、文化内涵及其翻译。 相似文献
7.
聂寒玢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0(4):93-95
英语典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果不熟悉典故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往往不易理解。本文通过探讨其来源,以利读者准确地掌握和欣赏英语典故,并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好地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8.
9.
典故中的文化缺省易造成译文民族特色、形象性、联想意义等方面的损失.补偿译文读者文化缺省,应注重考虑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和反应,而不能过分地考虑文化探索要求,可采取文化加注、释义、替换等方式. 相似文献
10.
源于希腊罗马神话的泛化神祗名称与典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希腊-罗马神话对西方文化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不仅影响到文学和艺术,甚至也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本文主要侧重于一些源一希腊-罗马神话的泛化神祗名称和典故,试图通过例证扼要说明希腊-罗马神话对英语词汇及西方文学的影响。在此文中,作者选用的词语和典故都是广为流伟和众所周知的,以此说明神话对生活的渗透,而其持久独特的魅力也不言自喻。 相似文献
11.
以邯郸为中心的赵国赵地成语典故高度浓缩了赵文化的内涵、精神、特质和风格,是赵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株奇葩.本文从先秦赵国成语典故中选取了安然无恙、董狐直笔、完璧归赵、刎颈之交四个颇具典型意义且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成语典故作了文化内涵和文化精神的解读. 相似文献
12.
典故的频繁运用是唐诗的一大特色,但由于其所蕴含的大量文化背景知识,对于译者和译文读者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作者以唐诗中典故的翻译为例,探讨了几种对典故的文化缺省进行补偿的方式,以期目标读者能够较好地领悟原作者的意图,达到应有的审美效果,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3.
以邯郸为中心的赵国赵地成语典故高度浓缩了赵文化的内涵、精神、特质和风格,是赵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株奇葩。本文从先秦赵国成语典故中选取了“安然无恙”、“董狐直笔”、“完璧归赵”、“刎颈之交”四个颇具典型意义且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成语典故作了文化内涵和文化精神的解读。 相似文献
14.
15.
翻译过程不仅涉及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而且涉及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由于历史文化、价值取向、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及地理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语言在不同文化语境中会产生不同的意义,激起不同的情感。译者翻译过程中,要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之间,做出动态的顺应和调整,采取相应的策略,才能更好地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本文从Verschueren的语境顺应论出发,探讨文化语境顺应在典故翻译中的重要性,并探析了在不同类型典故翻译中所采取的相应的顺应策略。 相似文献
16.
17.
于平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9,(5):21-22
李商隐是一位道教信仰者。他自少年时代就亲自参加过道教的养炼实践,入仕后也一直与道教保持着密切联系。视道教为其精神寄托,一生与其纠缠交接,未曾分离,道教极大地影响了他超俗的人格,情感,思维与审美。他的学道经历及其对道教典籍的理解铸就了他魅力独具的作品。 相似文献
18.
雷泽兵 《语文月刊(学术综合版)》2012,(2):93-94
一绿色是植物的颜色,它是春季的象征,生命的象征。文人骚客赞美绿的诗句不胜枚举,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最爱湖东行不足, 相似文献
19.
章家谊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3,(9):43-45
在不同的语言中,很多动物词语都是典型的文化词语,含"狗"的词语、成语典故就是典型的动物文化词语。其在汉民族文化中,多含有贬义的色彩。这是针对现代汉语而言的。自古至今,含"狗"的成语典故从褒到贬有一个发展过程,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的社会文化成因。 相似文献
20.
章家谊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3,(17):43-45
在不同的语言中,很多动物词语都是典型的文化词语,含"狗"的词语、成语典故就是典型的动物文化词语。其在汉民族文化中,多含有贬义的色彩。这是针对现代汉语而言的。自古至今,含"狗"的成语典故从褒到贬有一个发展过程,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的社会文化成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