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是大学重要的外部利益相关者,是参与大学治理的重要力量;社会参与大学治理有利于大学完善外部治理结构、完成高等教育使命、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理事会的职能定位与社会参与大学治理机制的要求、社会参与大学治理的内容相契合,理应成为大学治理社会参与的平台与途径;理事会成员承担规定的义务并应当享有合理的权利。  相似文献   

2.
作为利益相关者组织的大学——在职工程硕士教育系统是一个集知识传授、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诸多组织活动的联合,是一个包括政府、大学、生源单位和学生等利益相关者的"共同体"。在职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的利益相关者分为外部利益相关者和内部利益相关者。外部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管理部门、生源单位和社会各界等;内部利益相关者包括大学管理层、教职员工和工程硕士学员等。不同利益相关者对教育质量保障的期望、价值和利益诉求不尽相同。为了实现利益相关者整体利益的最大化,确保在职工程硕士教育质量,需要在工程硕士教育质量保障方面,权衡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建立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漫说大学治理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自身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办学利益主体,大学治理结构是为了回应当代大学组织呈现"冲突和多元利益"特点的治理需要,建构能够体现利益相关者组织属性和委托代理关系特点的决策权结构.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变化为政府与高校建立具有委托代理性质的契约关系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操作空间.我国大学已迈过了前治理时期,治理问题对于我国大学已不再是一个虚幻的、空谈的命题.就大学治理结构对于当代大学发展的价值而言,它是比管理结构更具基础性的一种制度结构,其根本目的是建立大学决策过程与社会权利主体的合理联系,实现社会价值平衡.  相似文献   

4.
大学是一个聚集了各种社会关系的利益相关者组织,教师、学生、政府、捐赠者等利益相关者都与大学发生着各式各样的联系,这些关系需要一些规范来进行整合。因此,大学法令可以看作大学利益相关者的互动规则,其活动在这个框架内进行。大学法令能够降低大学的治理成本,保障大学自治所必须的分散决策。由于大学法令是由国家制定,超脱于大学之外,因此大学法令是大学外部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大学是一个聚集了各种社会关系的利益相关者组织,教师、学生、政府、捐赠者等利益相关者都与大学发生着各式各样的联系,这些关系需要一些规范来进行整合。因此,大学法令可以看作大学利益相关者的互动规则,其活动在这个框架内进行。大学法令能够降低大学的治理成本,保障大学自治所必须的分散决策。由于大学法令是由国家制定,超脱于大学之外,因此大学法令是大学外部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和分类,构建了联合培养基地利益相关者结构关系,明确了利益相关者的诉求,提出了构建外部治理与内部治理相结合的治理机制,包括利益相关者协同联动的管理与运行机制、强化利益相关者诉求的激励机制,为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作为协调大学内部利益关系的大学治理结构需要重视各利益相关者的权力诉求.为此,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准确把握这些利益群体的特点,不断建立"向学院放权,增强学院的办学自主性;向教师放权,激发教师的教学科研积极性;向学生放权.调动学生支持学校发展的民主参与性"的内部治理结构,是推动高等学校科学发展的当代要叉.  相似文献   

8.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独立学院法人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独立学院法人治理结构,是《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规定的重要内容,是独立学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规范管理的前提和基础,独立学院的内、外部治理的利益相关者构成了独立学院的法人治理结构.遵循共同治理的基本原则,依法加快章程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独立学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独立学院建立现代大学治理体系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9.
加拿大高等教育历史始于1635年,经过近400年的发展,其大学治理模式日益成熟.尤其经过20世纪初和20世纪60年代的两次改革,其治理模式中大学与政府的关系、董事会与评议会的关系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组织的权责已日渐清晰.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加快,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对加拿大大学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新形势下,加拿大大学需要进一步梳理大学内外部治理的关系,优化治理结构,以协调大学诸多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关系.  相似文献   

10.
大学是一个利益相关者组织。大学内部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定位影响着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大学内部各利益相关者在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中担当着不同的角色、地位、权利和职责。目前我国大学内部利益相关者存在着各方权责不清的问题,要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就必须通过修订《高等教育法》、制定高等学校章程、改革高等学校管理制度等措施,进一步明确大学内部各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1.
美国大学共同治理界说及制度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同治理是指大学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大学的治理,其核心是"共享,"参与大学决策的人员包括立法者、社区领导、董事会、行政人员、教师、学生、家长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具有公共性、系统性、层次性。美国大学共同治理制度的发展历程,较为深入地展示了治理制度变迁过程中有关"控制-合作"这一永恒矛盾的动态组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大学治理结构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大学变革的重要前提。其治理结构与运行模式既体现大学和政府、社会、市场之间的外部交互关系,又体现大学内部管理的绩效与效益。具体来讲,大学治理结构是指对于大学内部以及外部各利益主  相似文献   

13.
大学是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在所有权分离的情况下,特别需要建立一种制度与组织结构,用以对多元化的利益主体进行权责划分和关系协调,进而提高大学的办学效益,实现办学目标。本文从不同分析视角对我国大学治理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与分析,揭示出了当前我国大学治理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一、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内涵学校治理是指学校内外利益相关者参与重大决策的结构和过程。治理结构在某种意义上而言是一种权力结构,治理结构的调整过程就是权力再分配过程。学校治理结构包含外部治理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两部分。外部治理结构主要是指学校与政府和社会等利益相关群体相互作用的规则及其制度安排,是一种外部环境;内部治理结构体现在大学重大事务的决策权在利益相关方之间的配置,在形式上表现为一种管理体系和制度,是一种内部环境。  相似文献   

15.
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是现代大学治理结构中的重要内容,社会参与大学治理是大学与社会关系中的一个关系向度。基于市民社会理论的政府——市场——社会——大学的四分结构是研究大学治理社会参与问题的分析框架。四分框架下,"社会"范畴的利益相关者组成要素的划分是清晰界定大学治理社会参与概念的基础。参与的广度、深度和效度是衡量和评测大学治理社会参与实际水平和质量的三个维度。  相似文献   

16.
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是大学内外多元利益相关者博弈后处于均衡状态的结果,一直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与缓慢变革当中。从变革模式的维度来看,可以将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变革的模式分为内部革命型、内部演化型、外部渗透型和模式移植型四种类型;从变革动因的维度来看,影响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变革的动因包括内部动因和外部动因,内部动因往往起到量的积累作用,而外部动因则起到质的飞跃作用;从变革内容的维度来看,寻找大学内部纵向权力分配的"平衡点"、横向权力的分工合作机制和最高权力主体的权限是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变革的三个重点内容。研究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变革的特征对于我国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更好地推进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地方行业特色大学在服务行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其发展受限于一元制治理主体、双子科层化治理结构、"大行政、小学术"的行政权力的强势地位和资源配置的不尽合理等问题的束缚,使高校陷入了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主动性不高、固化科层组织影响效率提升、创造力受制于行政权力、发展特色不彰等困境.为此,高校要从完善大学章程、建立多元利益相关者参与的治理主体、科学设置治理结构等方面,构建地方行业特色大学的多元共治体系.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公共治理改革的推进,中国大学治理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关注。目前就大学改革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目标而言,中国大学治理仍然面临着诸多的难题和困境。在此背景下,应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视角,深入了解大学治理的概念、性质和功能,进一步促进大学治理改革的"去行政化",充分构建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的渠道和平台,完善大学治理相关章程和规范,努力构建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的新型大学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公立高校董事会治理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立高校董事会治理结构是指为实现高校的教育目标,就高校内部治理的组织机构设置及其相互之间权力配置、制衡与激励等进行的制度安排,以及对高校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等关系进行处理的机制安排。因而,在对国内公立高校董事会发展状况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从利益相关者视角,探讨构建公立高校董事会治理结构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治理结构是指高职院校的组织机构设置及其权力配置,以及处理各利益相关者之间法权关系的一系列制度安排。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决定了高职院校治理结构重建必须实现行为法治化、组织扁平化、管理跨界化、决策民主化等四个目标,完成重塑政府与高职院校的关系、调适社会与高职院校的关系、理顺高职院校内部权力关系等三项任务。高职院校治理结构重建应该从系统科学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寻找理论依据,通过建立高职院校理事会、完善二级管理体制、成立独立监事会,分别疏通外部治理、内部治理、监督问责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