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第84—86页。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母与分子的含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使学生受到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对分数意义的正确理解。 教学过程: 一、谈话质疑,引出分数。 1.你们测量过自己的身高吗?哪位同学的身高是整米数?如不是整米数,仍要以“米”做单位,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  相似文献   

3.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5、46页及相关练习。【教材分析】"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单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三年级上学期已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会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及学习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能结合单位"1"描述具体分数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疯狂猜分数、大胆说含义、动手画分数、动脑括意义……一系列活动的设计,从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学内容、课标落实出发,准确把握学生认知基础,不但深入解读教材,更加注重读懂学生。  相似文献   

5.
1.让学生看图和实物回答问题。①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得到这个苹果的多少?②把一张纸平均分给四位同学,每人分得这张纸的多少?2.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的阴影部分。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第84—86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2.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及观察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概念。教学媒体:液晶投影仪、多媒体电脑。学具准备:每组准备长方形和正方形纸各一张,蛋糕图一幅,木制米尺一把,苹果图一份(4个),熊猫图一份(6个)。学前准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相似文献   

7.
陈华忠 《辽宁教育》2007,(1):115-116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第84-85页内容。  相似文献   

8.
教学要求: 掌握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理解单位“1”的实际含义;能熟练正确地表述分数。教学过程: 1.动手操作,认识意义课前每位学生准备好一张长方形和一张圆形的纸片,若干根小木棒(或火柴棒)。教师可从谈话设疑开始:两个小朋友要分一块糕点,平均每人应分多少块?用1米长的尺子去量黑板的边沿,如果量得3米多一点,4米又不到,怎样用数  相似文献   

9.
设计理念"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10册第4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借助直观手段,对分数已经有了一个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  相似文献   

10.
教学设计通常是基于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习者的分析,提出教学方法设计,学具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设计等。本文以小学数学五年级第十册课本中“分数的意义”一节为案例,进行教学设计,期待对教师有一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84—85页,“分数的意义”第一课时。  相似文献   

12.
一、动手操作,初步感知概念。 1、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有几种折法?(教师收集学生各种不同折法,出示在黑板上。) 提问,(1)折叠后的1份各是什么图形?(2)折叠后的1份是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3)为什么折叠以后的1份图形都不一样,但都是这个正方形的1/4呢?(4)这样的2份、3份、4份各是几个1/4。 2、让一名学生上台分饼干。 (1)把1块饼干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到总数的几分之几?  相似文献   

13.
使用教材: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教学内容:分数的意义。教学目标:认识与掌握分数的意义与分数单位;理解单位“1”的实际含义,能熟练正确地表述分数。教材简析:分数的意义这一节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会读、写分数,已经认识分子、分母和分数线,也知道当等分一个物体(或一个同类事物的整体)而得不到整数时,可用分数表示等知识的基础之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十册 第65页 例1。 教学目的:1.理解、掌握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者带分数的方法。 2.启发学生初步运用“分析法”的逻辑思维形式分析和处理学习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1.复习旧知。(1)把一块饼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7(1/3)(2)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1/6)5份是它的几分之几?(5/6)(3)把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几分之几米?(1/10米)9份是几分之几米?(9/10米)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六年制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73~74页 教学要求: 1.通过自主探索,了解分数是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的,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使学生在理解“平均分”、单位“1”的基础上,掌握分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及评析王钊弘设计王剑田评析教法说明: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看作单位“1”,学生易于接受,而对单位“1”的扩展──把多个物体看作单位“1”却难以理解。本课变过去那种先讲单位“1”的建立,而进行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传统教法为交叉...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 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60~64页。 教学目标: 1.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归纳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和愉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相似文献   

19.
一、整体感知 "分数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知道了 "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 用分数表示"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是学生系统学 习分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使学生 理解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 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理解单位"1"的含义 并建立分数的概念,为今后学习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一、整体感知“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十册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理解单位“1”的含义并建立分数的概念,为今后学习打好基础。二、教学目标1.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进一步掌握分数的读写法,理解分子、分母的意义。2.通过经历从生活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