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化自觉”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命题。基本意思是。生活在既定文化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从本质上,“文化自觉”既反对孤芳自赏的文化保守主义,又反对文化西化主义或文化霸权主义。从理论上,“文化自觉”提出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关于民族和民族主义问题的讨论,是围绕“想象的共同体”这一核心概念展开的。其中,他对印刷品与“想象的共同体”的关联论述,启发我们去思考广播对听觉共同体的想象。从“想象”到“听觉”,广播在技术驱动、文化规范和价值认同上团结着民族的力量,人们通过广播创造的共时性经验,展开沟通、表达、连接,继而形成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大众传播与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传播学研究逐渐成为我国学术界的一门“显学”,各大高等院校纷纷设立传播学院和研究所。但是,在传播学的学科建设中,学科本身的“定位”和“身份”问题仍是众说纷纭,再加上以大众传媒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之一的“文化研究”的兴起,使传播学内部的门户之争更加复杂化。本文力图从元理论的视角讨论大众传播和文化研究之间的对立与融合的历史渊源,从而为研究媒体、文化和传播三者的辩证关系廓清一些理论和概念上的模糊认识,为我国传播学的学科建设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讨论了接受理论中“文本”与“读解”的关系,“读解”的重大意义。从这点出发,论述了与其他媒介比较广播的优势在于更便于充分地开拓“读解”的空间,高层次广播文化应当紧紧抓住这个优势,去追求语言与类语言与音乐与音响的,实事的与哲理的与艺术的溶为一体的整全性效应。分析了思维的整全性对建设高层次广播文化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文化素养的函义,分析了全面性的知识和创造性的能力是建设多层次广播文化的基本文化要求。  相似文献   

5.
这几年,“文化”的概念日益扩大,连饮食、服饰、茶、酒都“文化”了。不管文化有几多,与我们一家关系最密切的是书籍;在所有的文化机构中,我们一家跑得最勤的是图书馆。就说我吧,刚工作一拿到工作证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去图书馆过过书瘾。第一次去上海图书馆借阅图书的事我至今难忘。  相似文献   

6.
一、文化和互联网的定义现行的“文化”一词在多种意义上使用。①最通常是指“知识”。如“学文化”,“文化课”等。这恐怕是“文化”的最通俗,最表层的含义。②指某种较突出的社会生活习惯,风俗。如“饮食文化”等。③我国古代“文化”一词主要指“教化”、“文治”。作为“教化”的文化,如传教等。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文化?学界有颇多解释,不一一列举。从动态意义上讲,文化应该是“以文化人”和“以人化文”辩证统一的过程。“以文化人”强调的是传承,是把人化自然的成果内化为人的精神力量,形成人的学识、修养、品格的过程。“以人化文”强调的是发展,是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成果。所以,文化说到底,就是“人”的问题。“文化”造就人,反过来,“人”也造就“文化”,这就是“文”与“人”互化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8.
记者要有深厚的文化素养,这似乎是一个无可争议的话题:记者是做文化工作的,谁不知道要有文化?但是,一般的有无文化,与有无深厚的文化素养,决不是一个质级上的概念。从这一点来说,这个问题就很有议一议的必要。 为什么记者要有深厚的文化素养,简单一句话,这是记者从事的职业的性质决定的。 新闻传播学,文化是它的根基。我们通常从意识形态的视角来审视新闻,强调新闻的阶级性,得出的是“工具”、“喉舌”。但从文化视角来审视,看到的是新闻传播的文化属性。当然,强调新闻是一种社会文化,并不排斥它的意识形态属性,上层建筑功能。这只是新闻功能的一种。而传播文化和创造文化,这种文化视角的新闻观,应该说是新闻观的本质回归。既然新闻是一种社会文化,担负着传播文化和创造文化的职责,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新闻从业人员,必须有深厚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对文化问题的讨论可谓达到了炽热的程度。参加这场讨论的已不限于哲学、史学、社会学等与文化有着最密切和最直接联系学科的同志,其他一些对文化问题不甚敏感的社会科学学科,甚至一些自然科学学科的专家、学者也都积极撰文讨论我国的传统文化问题,讨论中西文化比较问题。参加讨论的既有象冯友兰、任继愈、梁漱溟、阴法鲁、李泽厚这样的知名学者,更有大批名不见经传的青年研究人员、研究生和大学生。讨论已越出国界,吸引了国外一些教授和汉学家。学术问题得如此众多人的关注是不多见的。有的同志高度评价这场讨论,誉之为是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讨论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在这场讨论方兴未艾时就来给它作确切的估价是困难的,但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时兴起的这场“文化热”,无疑是对正在进行的这场改革的深层次的理性思考,它必将对我国四化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从文化视角报道经济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大洪 《记者摇篮》2005,(7):14-14,20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文化”已经与“经济”越来越紧密地融汇在一起。经济中蕴含着文化,文化中蕴含着经济.这是我们记者在采写经济报道时所必须正视的一个新课题。也就是说,记者在搞经济报道的时候,既要从纯经济的视角人手.还可以从文化的视角人手,进而在“文化经济”与“经济文化”现象的交叉点上发现新闻,挖掘新闻,报道新闻。从文化的视角去认识经济规律,去报道经济现象,实现“经济现象”和“文化视角”在新闻上的联姻,就会使经济报道的贴近性进一步增强.影响力与感染力进一步加深。  相似文献   

11.
2006年9月.国家颁布了《”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作为下一步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国家首次明确提出“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  相似文献   

12.
崔静 《青年记者》2001,(3):38-38
随着时代的发展,读者对文化新闻的需求越来越大。文化新闻在一张报纸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多。各家报纸纷纷出现了周末版、星期天刊、文化周刊等。那么,怎样才能写出有深度和力度的文化新闻呢?一、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精心选好主题做为一名“文娱”记者,不能只盯住“明星”们搞一些所谓读者爱看的风花雪月的稿件,而应投身到社会市场经济的大变革中去,炼就一双“火眼金睛”,善于从纷乱的现实生活中去发现新闻,从大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新闻界的理论讨论和实务研究中.时时会发现概念运用上的种种混乱。近年来人们对于“新闻”这一最基本的概念又重新加以审视和讨论,这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不过,除了“新闻”之外,其他一些与“新闻’湘关的概念也很需要加以辨析.以避免和减少认识和行动上的偏差。所谓新闻的相关概念.包括延伸概念和并列概念两大类。现在存在的问题是:新闻的延伸概念都能叫做“新闻”D4:)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因新闻而存在、由新闻而派生的事物或现象,为了指说它们,人们使用了许许多多带有新闻二字的复合同组,这便是新闻的延伸概念。这些延伸概…  相似文献   

14.
苏州古称“勾吴”,后又在此建立“吴国”,这是苏州被称为“吴”的由来。吴文化的“吴”字,起源于政治概念中的“勾吴”,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衍化为地理概念中的“吴地”和文化概念中的“吴文化”。苏州位于太湖流域的中心区域,习惯上把苏州历史文化称为吴中文化,即吴文化的代表,故苏州历史文化又称吴文化。一、吴文化对苏州古城规划与建设的影响吴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地域特征,其中鲜明的水乡文化色彩、外柔内刚的文化品格、精巧细腻的文化品位等是其主要特征。吴文化自我塑造的开放性、交融性与创造进取精神是其突出的“个…  相似文献   

15.
郑自军 《新闻界》2004,(3):53-54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西方“媒介文化”研究的基础上,中国学者提出了“新闻文化”的概念,强调新闻活动是一种文化现象,新闻研究是一种文化研究。15年来,这一文化新样式被不少人认可。从文化视角对新闻活动进行全新审视,有利于丰富新闻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推动新闻研究向纵深化发展。本文拟对15年来我国  相似文献   

16.
对于文化霸权的解读,国内学术界有观点认为其是一个表现为单向、强势、带有侵略和殖民色彩的负面词汇。这实质上是狭隘地理解了“霸权”的概念,将不同文化间的关系简单地归结为“抵抗”与“敌对”,从而使自身囿于后殖民主义和文化一元论的框架之中。  相似文献   

17.
“人类编辑活动”与“文化缔构编辑观”是王振铎在《编辑学通论》中提出的两个范畴。从提出者对它们的解释和论述来看,前者实际上是指作者、学者、编辑者、读者及其他一些不同职业、不同地位的人共同具有的“编辑活动”,后者实际上是把“编辑学”看作“是一门研究人类文化缔构的科学”。对此,王振铎近几年来的论述又有所发展。笔者不敢苟同,故作此文。 (一) 阅读王振铎关于“人类编辑活动”与“文化缔构编辑观”的论述文字,人们就常会面对逻辑上的矛盾与混乱。 例如什么是他所说的“文化”呢?在“文化的构成”这部分中,王振铎指出:“广义的文化,有三层含义:一是自然的文化,……二是社会的文化,……三是精神的文化,即人类思考世界、美化世界、完善自身心智,建构共同的心理状态与文化结构。”而其“在本书中所用的文化一词,通常是指狭义的精神文化,而不是包罗一切的‘大文化’概念”。这很明确,王振铎所说的“文化缔构编辑观”中的“文化”是指“精神文化”,而且“精神”前面没有任何修饰语、限定语。他又说:“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曾把世界划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客观物质世界,二是主观精神世界,三是人类文化世界。我们借用这个划分方法,而着重从其中的第三世界,即人类文化世界来考察编辑现象。”这  相似文献   

18.
编辑学研究的误扩与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概念的讨论正在深入,这无疑会对编辑学的建设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准备谈一谈由“编辑”概念引出的“编辑学”概念的问题,不妥之处,敬请诸家指正。 文化缔构与编辑学 《科技期刊编辑学导论》(以下简称《导论》)认为:关于编辑活动的释义存在着缩小和扩大两种倾向,“缩小的倾向,往往把编辑活动界定为‘六艺’,或‘六艺’加信息”,“扩大的倾向是把编辑活动延伸到文化或其他领域中去了”。书中没有引用这两种倾向表现者的原文、原话。如果我没有猜测错的话,那么,“扩大的倾向”当指包括王振铎《文化缔构编辑观》(以下简称王文)在内的一些文章的主张。因为,王文从题目到内容都是着眼于文化的。 我赞成《导论》的“编辑学是研究和探索编辑现象与编辑活动规律的科学”的简单定义(对其“详言之”的内容却不敢苟同,容待下文评说),也认为确实存在着缩小和扩大“编辑活动”释义的两种倾向。但《导论》认为“把编辑活动延伸到文化或其他领域中去”就是“扩大的倾向”,却是大谬了。道理很简单:编辑活动本身就参与了文化的创造、传播与积淀。所以,鲁迅在《<译文>复刊词》中说,出版家(包括编辑家)“大抵是‘传播文化’的”;斯坦利·安文在《出版概论》中特地引用了约翰·莫利的《回忆录》中的一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钢 《网络传播》2007,(7):12-15
“面对网络文化的复杂发展状况,政府应该如何去管理和引导这一新生事物,使之健康发展,如何才能做到规范与繁荣并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社会办文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馆拓展活动空间的新探索高春玲(辽阳市图书馆)文化从无准确定义,我国古代《易经)有“人文化成”之语,文是指丰富多采的人类社会生活化是指融汇合一。这是“文化”一词的最有来源。《辞海》为文化下的定义是;“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