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中引入社会管理创新机制,符合未成年犯的特殊性,顺应世界刑事司法制度改革的潮流,是我国刑法理念与刑事政策转变的必然选择.但是,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还处于起始阶段,法律体系还不健全,缺乏专门针对未成年犯的矫正措施,矫正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经费紧张,因此,必须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完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渐突出,适时对未成年犯进行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的社区矫正,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实践开展较晚,目前正处在试点阶段,但由于受观念转换和制度建设等因素的限制,在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立法、主体、矫正项目、矫正方法和监督体系等方面尚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为此,需要我们多管齐下,完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法律制度,最终构建起适合我国国情的相对完善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体系。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一种高发态势,再犯罪率居高不下,因此,针对未成年人具有年龄较小、心智尚不成熟等特点,对其实行以非监禁为特点的社区矫正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对未成年犯实行社区矫正可以有效避免监禁场所的负面影响,有利于未成年犯的再社会化。但社区矫正目前还处在试点阶段,在法律依据、执行主体和群众基础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多管齐下,加快社区矫正的立法步伐,明确矫正主体,打造专业的矫正队伍,强化群众基础,细化矫正措施,最终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体系。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萌芽和发展 在我国漫长的古代社会,人们基本上是没有未成年人的观念的,更不会有现代意义上的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系统规定;直到汉代才出现了"恤幼"思想;明代的监狱制度中的某些规定体现了对未成年犯的关爱,如对未成年犯予以单独关押.从总体上看,我国古代社会刑法的指导思想是"以刑去刑"、"重典治世",对未成年犯的处刑仅停留在"恤幼"的层面,并没有对未成年犯的教育矫治.  相似文献   

5.
我国刑法中针对未成年犯的缓刑考察制度存在诸多缺陷,主要是考察主体单一,考察内容抽象,考察方式消极等。这些缺陷的存在使针对未成年犯的缓刑难以产生应有效果,应当针对未成年犯的特点,结合当前正在进行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完善我国刑法中未成年犯的缓刑考察制度,实质性地增加缓刑考察主体,具体规定未成年犯在缓刑考察期间的义务。  相似文献   

6.
未成年人意识薄弱、自我认知失衡,违法犯罪问题日趋严重,其犯罪表现为情绪化、冲动化的特征.音乐矫正是对未成年犯教育的必要手段.音乐对于未成年犯的教化主要表现在情绪的转变和感情的诱导、散发、激动、镇静、虔诚、祥和、安慰与勉励等方面.音乐矫正干预能使未成年犯在深刻改造自我思想意识的标签下,大大减小甚至消除其由于各种社会、个人原因造成的犯罪行为及越轨行为,增强改造自己的社会功能,因而是促进未成年犯改造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社区矫正工作者的矫正理念包括工作理念、价值理念和专业理念三个层面.社区矫正工作者在对矫正对象的执行刑罚、监督管理、矫正教育、危机干预、社会救助等活动中,必须在不同的工作层面上,树立不同的矫正理念.价值理念是社区矫正工作者基于客观的社区矫正现实而提出的一种价值判断,包括社会本住的价值理念、文化本位的价值理念、以个人为本位的价值理念、经济本位的价值理念、刑罚本位的价值理念等等.社区矫正工作者的专业理念是指社区矫正工作者在实施具体社区矫正工作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规范、行为准则和工作原则.  相似文献   

8.
社区矫正制度主体是整个社区矫正工作的核心,明确社区矫正制度的主体将决定社区矫正工作的实效.《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虽然对社区矫正制度的主体做了相关规定,但结合我国现实情况,社区矫正仍然存在着执行主体不明确、被执行主体不全面、社会力量参与度低等问题.通过完善立法,明确司法行政机关为社区矫正的执行机构,合理组建“1+1+X”矫正小组模式,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真正实现“在社区内矫正”罪犯.  相似文献   

9.
我国历来重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处理,确立了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形成了区别于成年人犯罪的处置体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现阶段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矫治措施仍是将其集中在相对固定且封闭的场所进行管理,尚缺乏独立、协调、统一的教育矫正机制.社区矫正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行之有效的行刑社会化方式,充分体现了我国青少年犯罪再预防的刑事政策,符合对未成年犯行刑的非刑事化、非监禁化和轻刑化的国际刑罚执行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社区矫正在我国现行法律中没有专门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名下发了《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北京、上海等地相继开展了社区矫正工作的试点并取得初步成效.目前迫切需要抓紧立法工作,使社区矫正制度纳入法治化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