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文章用苏轼三首具有代表性的茶诗反观宋代茶文化的特点,,宋代茶文化的反叛与延续的双重性,使宋代茶文化在中国茶文化史中独树一帜。延续性在于宋代茶馆文化传承前代茶馆文化的血脉,为中国茶馆文化定型,对后世茶馆文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茶馆是茶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茶馆的设计应依循展现茶文化的精蕴和各种功能的需要这一主导原则,注重茶文化与茶馆设计的辩证关系,运用各类设计元素,烘托茶馆的文化氛围,凸现茶馆的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3.
普洱茶文化的发展及其在国内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洱茶文化是中国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93年4月,云南省思茅地区成功地举办了“首届中国普洱茶叶节”,同时在思茅隆重地举行了有9个国家和地区的181位专家学者出席的“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和“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获得了圆满成功,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大大丰富和发展了源远流长的普洱茶文化,对边疆民族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现就学术研究交流和文学艺术宣传方面对普洱茶文化的发展贡献及其对民族文化的影响作一简要阐述。不妥之处,请专家学者指正。一、学术研究交流对普洱茶文化的发展贡献源远流长的普洱茶文化,…  相似文献   

4.
成都"茶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馆文化是一种民俗旅游资源,反映了地方社会经济和文化。成都茶馆文化作为传统民俗文化,充分体现了成都的时代风貌,旅游开发价值较大。本文论述了成都茶馆文化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开发潜力,并对其开发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东方的茶道     
关于我国茶文化的界定是:“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艺术的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我国茶文化的核心部分是茶道。王玲指出: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博大精深的茶道文化。道寓于器,道在器中,茶与道得到融合升华。“茶以载道”,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枝奇葩。新兴行业“茶艺”承载着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7.
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博大精深的茶道文化。道寓于器,道在器中,茶与道得到融合升华。“茶以载道”,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枝奇葩。新兴行业“茶艺”承载着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8.
国茶文化:583,农业考古:463,中国茶叶:366,茶艺文化:358,文化节:273茶文化:9603,茶艺:1574,茶馆:1036,趋势分析:667,茶文化活动:656,陆羽:647,发展现状:609,中国茶文化:595,农业考古:592,茶文化研究会:582,文化节:466,茶学:460,中国茶:443,茶史:441,中国茶叶:441,茶会:386,茶艺  相似文献   

9.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茶诗是中国茶文化的主要构成和传播内容之一,然而在历代笔记小说中,很多有关泡茶、品茶、煎茶以及社会各阶层对茶的描述和认识的思想资源,还没有很好地进行整理研究。历代笔记小说作为非主流的文化载体,其中所记载的茶产地、茶品、茶艺、茶道等比之诗文审美化的描写,更具研究传统茶文化的价值,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0.
书屋品茗     
“茗”者,茶也。朋友来访,聊到读书,兴致上口,茶思绵绵,于是不得不提品茶的事。古人爱茶,今人亦爱茶,东晋张载的一句“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道出了古往今来多少读书人的心里话。于是,有了茶事、茶艺、茶联、茶戏、茶歌、茶诗、茶笺、茶馆,种种种种,成就了茶道,构筑了茶文化。冠上“文化”名气,书  相似文献   

11.
茶,在中国被誉为"国饮",具有悠久的历史。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日本的茶和茶文化来源于中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为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和精神内涵。本文着重介绍中、日两国的茶叶历史、现状及茶道艺术,分析异同,从而加深对其文化心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李娟 《培训与研究》2008,25(7):15-17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茶诗是中国茶文化的主要构成和传播内容之一,然而在历代笔记小说中,很多有关泡茶、品茶、煎茶以及社会各阶层对茶的描述和认识的思想资源,还没有很好地进行整理研究。历代笔记小说作为非主流的文化载体,其中所记载的茶产地、茶品、茶艺、茶道等比之诗文审美化的描写,更具研究传统茶文化的价值,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3.
中国饮茶文化的发展在历史上是随茶叶制造技术而演变,饮茶方式和习惯的不同是随朝代的不同而有变化。主要经历了唐代团茶的煮饮到宋代的末茶点注,明清以来的叶茶冲泡的演变过程。在唐代茶文化的繁荣期,通过传播中国文化的僧人们将中国茶文化传入日本,日本结合禅宗和本国文化传统,完成了对中国茶文化的改造,形成一套完整规范的茶文化和日本独特的茶道文化。  相似文献   

14.
六堡茶文化研究及文化产业开发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文化研究是提高茶产业软实力的有效途径。通过与普洱茶文化研究的现状对比,指出六堡茶文化研究及文化产业开发存在的严重问题与不足,进而提出六堡茶研究人才引进和培养、六堡茶文化研究机构设置、加大六堡茶宣传力度、打造"中国六堡茶名茶茶城"、打造"中国六堡茶都"、调动文艺工作者积极性和创作多种形式的六堡茶文艺作品等主要对策,总结出六堡茶文化研究及文化产业开发借鉴"普洱茶模式"过程中切忌盲目照搬,要精确、深刻提炼出六堡茶精神,形成"天下六堡"的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在佛教寺院丛林中经常定期或不定期地结合一些活动,举行有组织的茶会或茶宴(筵)。这些活动均有规范的仪式,在许多寺院丛林的清规中都有记载。同时,作为这类茶事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或不可缺少的礼仪,就是必须以"茶榜"、"茶状"等形式进行告示,并执礼延请某些特定的用茶对象。研究"茶榜"与"茶状"的相关礼仪规制及其文体形式和内容,有助于佛教史、禅文化史及茶文化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茶灯起源于民间的一种祭祀、娱神形式,是从花灯中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在茶文化的影响下,逐步分离出来,演化为一种寓物抒情、制作艺术、营造氛围等相对独立的民间娱乐文化活动。在乌江流域黔东北石阡县,茶灯至今已有六百年以上的历史,经过不断的流传和发展,以其鲜明的个性和艺术特色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传统,延续了中华民族的人文主义精髓。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茶文化历史悠久而丰富,在文化旅游蓬勃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开发茶文化旅游对于整合湖南省旅游资源,提升湖南省旅游战略地位和提高旅游文化品味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湖南省可以通过挖掘传统、适度创新、设计多层次茶文化旅游产品等战略构想开发茶文化旅游,使湖南省旅游产业创造出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在分析湖南茶文化旅游的发展优势基础上,着重讨论了进一步开发湖南省茶文化旅游的对策措施:(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适销对路的茶文化旅游新产品;(2)充分挖掘乡村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提高可参与性;(3)不断提高茶文化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增强其吸引力。  相似文献   

18.
铜仁茶文化历史悠久、独特、富含生活情趣,最早可以上溯到3050多年前的巴子国时期.铜仁茶属于“夜郎茶”、“蜀荼”、“思州荼”、“费州茶”和“夷州茶”.  相似文献   

19.
泉州茶文化历史源头可追溯到晋末.宋元时期,饮茶之风盛行于官府、士族、寺院、民间,茶产业得到初步发展.明代中后期茶树无性繁殖法的发明,使得茶叶产量徒增,茶产业开始进入商品化时代.清代以来,茶树长穗扦插繁殖法的采用,使得茶叶产量高、质量优,茶产业得到兴盛繁荣.  相似文献   

20.
池州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州是皖南著名的茶乡,自然条件优越,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资源丰富,且有一定的影响。茶文化旅游开发对池州生态环境保护、旅游品位提升和经济发展等方面有极其重要意义。可采取茶园观光游、茶农生活体验游和佛茶文化游等开发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