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存  宋长坡  吴亦文  钱林 《科技风》2023,(7):164-166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越来越深。本文对国内大学生的社交媒体使用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社交媒体对大学生阅读习惯的塑造和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影响。并提出本科高校可以通过建立信息时代的知识获取环境、引入碎片化知识传授方式和提升课堂吸引力等策略来应对社交媒体对大学生阅读习惯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变革与发展,传统新闻媒体已不能满足受众的心理诉求。随之诞生的自媒体则以其独有的互动方式成为新媒体时代的一种新潮流。本文从德里达的解构主义视角下对自媒体的信息传播形式、承载意义、文化价值进行解构,来揭示自媒体是大众狂欢化的结果,从而说明自媒体以其独有的方式催生了新的社交格局和大众文化,呈现出百花齐放、多音齐鸣的去中心化特点。自媒体所呈现出即时的反馈性、大众化、碎片化、自主化的特点,反映了在网络信息碎片化的潮流中,中国年轻一代在文化和心理方面的诉求日趋多样化,也激发年轻人文化交流的活力和语言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了提高学术论文传播力与学术期刊影响力,利用互联网新技术,使科技论文在社交媒体上更易于传播。【方法】 利用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技术优势,对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期刊中的学术论文进行博客化处理,即以自然段落、图、表为基本单元顺次拆分为形式上的讨论区块。【结果】 用户不但可以针对区块内的内容进行自由、深入的交流讨论,而且可以将本区块内容分享扩散到社交媒体中。【结论】 这种方法将学术论文与社交媒体充分融合,不但保持了学术论文的完整性与严密性,还赋予其社交媒体的碎片化与互动性的特征,将学术论文的被动传播变为主动推广。  相似文献   

4.
以河南省高校图书馆门户网站为调查对象,主要从页面布局、资源检索集成、特色资源、移动端是否自动响应、我的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社交媒体、机构知识库等方面进行统计,通过分析发现目前河南省的高校图书馆门户网站存在的不足,并进行相应的对策分析研究,以期提高图书馆门户网站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5.
移动互联网的社交、本地及移动属性为社交媒体带来了新的特点,这一新环境对社交媒体用户隐私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分析了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社交媒体用户隐私泄露的方式、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移动互联社交媒体用户隐私保护的对策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交媒体营销的意义,分析了社交媒体营销的内涵与主要工具,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交媒体营销的策略,为更好地利用社交媒体营销,宣传与推广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7.
张艳丰  李贺  彭丽徽 《现代情报》2017,37(10):36-41
[目的/意义]针对移动社交媒体倦怠行为进行理论分析,有利于帮助企业或相关组织更好地持续利用社交媒体工具开展相关的业务及公共服务。[方法/过程]基于"感知-态度-行为"研究范式,结合计划行为理论、隐私计算理论以及心流理论内容,构建移动社交媒体倦怠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检验。[结果/结论]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自我效价"对移动社交媒体态度不存在显著关系;"隐私保护"和"信息过载"对移动社交媒体态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心流体验"对移动社交媒体态度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社交媒体态度"对移动社交媒体倦怠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随着社交媒体APP的不断普及,社交媒体已经成为用户移动搜索的重要平台。对社交媒体APP用户的移动搜索体验展开研究,有助于完善用户移动搜索体验,丰富相关理论研究。[方法/过程]基于用户完整搜索过程(如目的、动机、搜索过程、结果采纳等)设计访谈问题,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构建社交媒体APP用户移动搜索体验理论框架。[结果/结论]用户个体、信息特性、系统3个主范畴对用户在社交媒体中移动搜索体验产生直接的影响;使用环境对用户个体产生影响,特别是用户的使用习惯,进而间接影响到用户体验。研究结论对社交媒体APP改善搜索功能、提升用户搜索体验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随着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移动网络迅猛发展,基于手机的社交媒体蓬勃发展,微博、人人网等社交工具纷纷推出了各自的手机客户端,其中以微信为代表的即时通讯工具最为风靡.本研究对国内图书馆公众服务平台的信息服务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在对国内图书馆公众微信服务现状进行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对图书馆微信服务的整体情况、服务特点、劣势、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阐明了高校图书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所面临的服务滞后、个性化服务不完善、移动端简单、社交元素空白等问题,提出了完善个性化服务、资源数字化、推进移动端开发、读者社交化等新思路。针对当前图书馆网站面临的种种挑战,改进完善图书馆数字平台对图书馆的建设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改进数字图书馆,可以为读者提供更为精准的服务,进一步提高图书馆文献服务在师生心目中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常艳 《情报探索》2014,(7):117-120
指出目前我国移动图书馆存在手机客户端下载种类少、多媒体资源缺乏、深层次服务不足和过分依赖移动图书馆开发商等问题,并分析其原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提高馆员素质和能力、开展多种方式的用户需求调查、借助新媒体技术提高深层次服务水平、将知识性和休闲性融合到移动图书馆建设中等措施,打造读者满意的移动图书馆。  相似文献   

12.
崔秋丽 《现代情报》2013,33(6):28-30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对图书馆的影响越来越大。论文分析图书馆与大众传媒在传播功能上的联系,并就大众传媒对图书馆知识传播所产生的负效应及其启示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张小虎 《科教文汇》2011,(12):203-204
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迅速发展和普及的时代,手机因其高普及性、传播更迅捷性和多功能性,已不再只是一个移动通讯工具,它承载了更多的社会功能,并成为一种新兴媒体,在现代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A Korean version of broadcast-type mobile TV service called digital mobile/multimedia broadcasting (DMB) that started in 2005 is now considered a failure. Existing studies approach DMB's failure in commercial terms. This study discusses DMB in the sociocultural context of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into which it was inserted, where it struggled and eventually declined. With the rapid spread of smartphones and social media, the media environment was reshaped toward interactive and decentralized communication practices that were radically different than those of broadcasting-centric times. DMB with a centralized mass communication structure did not fit in well with this environment.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new media services may well depend on how they fit in within the larger media environment. More broadly, it shows that a contextual approach to analyzing new media technologies that employs the concept of fitness formation can be very useful.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在富媒体环境下和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架构下,数据的类型和集合不断增加,技术发展推动新一代图书馆知识资源建设和知识规划的变革,富媒体环境下信息技术和资源类型使新一代图书馆的服务框架、资源框架、知识链框架、管理框架(质量控制框架)、技术支撑框架、数字空间知识框架、外部辅助框架等发生变化。具体影响有环境、空间、资源、新技术、管理、协同关系、实现流程、服务、使用、安全、保存、外包、交互等知识存储、利用、发展因素,富媒体和信息技术集成了以数据为基础的知识机构、知识组织、知识共享等各种资源因素之间的复用关系,这些关系与组合构成新一代图书馆新技术新媒体推动下的富媒体虚拟知识运行机制、知识服务及知识服务支撑、资源整合(Open Access、机构知识库)、管理策略、知识空间复用等。  相似文献   

16.
孙战彪 《现代情报》2017,37(12):110-116
SOLOMO是一种融合社交、本地和移动3种服务的新型社会化交流网络,是未来互联网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其意味着泛在知识环境环境的到来,深刻影响着知识创造、传播和利用的方式。文章在分析SOLOMO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信息资源协同建设是第三代图书馆在泛在知识环境下实现信息互联共享的根本途径,并从图书馆与用户,图书馆与图书馆以及图书馆与信息供应链上其他机构3个角度深入研究资源协同建设内容,以便提升图书馆资源供应能力,在泛在知识环境下为用户提供互联、高效、便利的信息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7.
基于UTAUT和TTF模型的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图书馆是新的网络环境下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随需信息服务的应用平台,近年来其呼声热度很高,但仍然面临用户采纳率不理想的局面,为解决此现实问题,分析和挖掘影响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意愿的因素,解释和预测移动图书馆用户行为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在整合UTAUT和TTF模型的基础上,从用户感知和任务/技术的双重视角构建理论模型,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利用结果方程模型探究各个因素对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意愿的影响。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绩效期望、个体创新和感知信任对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任务技术匹配通过绩效期望间接影响用户采纳意愿。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本文对移动图书馆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3G技术在手机图书馆中的应用和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图书馆接待读者人数的下降,使得图书馆寻求拓展服务领域的新途径成为必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手机在图书馆业务中的应用日趋多样化,为图书馆创新服务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从简单的短信服务到多媒体信息服务,最终会走向无线网络服务。文章在解释手机图书馆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手机图书馆目前的服务现状,探讨了3G手机图书馆服的组成、WEB网站设计、服务功能的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应用价值的体现等问题,展望了3G手机图书馆的发展未来。  相似文献   

19.
李娇 《情报科学》2020,38(12):105-109
【Purpose/significance】In the era of mobile Internet, new media has become the main media for people to obta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e, as well as the new media for library knowledge dissemination and promotion.【Method/pro⁃ cess】In the process of using new media, the library realizes the content increment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through content production,user feedback and user interaction, and optimizes the relationship with users by establishing, expanding, main⁃ taining and deepening the communication relationship.【Result/conclusion】The communication mode based on new media needs to strengthen the design and production of topical and interactive content,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and mainte⁃ nance of user relationship, and effectively integrate a variety of communication modes, so as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knowl⁃ edge communication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of libra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