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健 《知识窗》2023,(4):57-59
文章基于产教融合,论述“六融合”人才培养机制对高职英语课程体系的重构,促进“双师型”队伍改革与建设,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的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邱薇 《中国科技信息》2006,(11):238-240
本文分析了陕西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的状况,并从观念意识、政府参与意义、资源保障体系的建立、技术环境的建设、校内资源的整合等方面对加大我省高校文献信息资源馆际协作收藏与共享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陕西高校文献信息资源馆际协作收藏与共享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薇 《现代情报》2006,26(8):182-184
本文分析了陕西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的状况,并从观念意识、政府参与意义、资源保障体系的建立、技术环境的建设、校内资源的整合等方面对加大我省高校文献信息资源馆际协作收藏与共享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双师工作室的建设初衷是为了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大趋势下能更好落实校企合作各项协议,充分利用好产业资源来培养社会所需的专业技术性人才,同时打造一批优秀的职业教师队伍。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共建适合自身特色专业发展的“双师工作室”,遴选职业道德高尚、技艺技能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骨干教师”与企业“优秀工程师”共同组织安排教学,不断改革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提升教师职业教育能力、改善教师对外服务交流环境。产教融合趋势下高职院校双师工作室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培养高质量教师团队,鉴于各所高职院校的自身情况有所差异,各专业特色也不同,所以具体做法也不尽相同。本文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为例,就产教融合趋势下双师工作室教师团队的建设进行了介绍,为其他高职院校双师工作室教师团队的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伍世英  李哲  许昌 《科技风》2023,(15):19-21
立德树人是教育根本任务所在,产教融合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更应该承担立德树人使命。工匠精神是建设制造强国、创造强国不可或缺的精神品质。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本文介绍学校在新时代产教融合背景下,如何在立德树人中融入工匠精神,为社会培养既能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又具有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学生。  相似文献   

6.
李哲  李助军  许昌 《科技风》2023,(14):28-30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模式一直随产业需求在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更注重学校培养的学生是否具有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学分制教学模式符合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在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同时更注重其实践能力的培养。工科型高职院校学分制不断改革完善有利于专业和课程建设,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有重要意义。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学分制改革为例,在学分制改革背景的基础上,结合轨道交通产教融合特点,就学分制改革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案进行了介绍,也为其他高职院校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结合吉林省延边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之间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与方法:①建立跨行业的具有行政效力的协调机构;②分工合作,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③开发利用现有资源,实现全地区范围内文献信息的共建共享;④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实现更大范围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8.
伍世英  李哲  许昌 《科技风》2023,(7):65-67
“产教融合”背景下的现代学徒制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近几年,高职院校的现代学徒制度逐渐兴起,随之也产生不少问题。本文围绕“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在推行现代学徒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给出的相应解决对策,目的是使高职院校的现代学徒制度真正适应社会、服务社会,从而使学生能真正学到知识,提高综合能力,对行业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辉 《科技风》2023,(9):78-80
“产教城”融合是以产业为依托,以教育为引领,以城市为载体,实现产业、教育、城市的有机融合,互相促进,协同发展,进而推动地方经济的创新、转型与长效发展。本文将以天津为例,围绕职业教育中产教城融合的协同发展与共同创新等问题,探索产业、教育、城市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0.
根据河源市市民信息素养调查结果,分析了市民信息素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以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借助“三馆合一”模式为例,阐述了市民信息素养教育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生物医药产业正迎来高速发展期,紧跟趋势、加大高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已刻不容缓。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已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焦点与难点。面对当前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中的人才缺口,亟须探索一条新的产才融合之路,从而提升校企合作内涵的深度与广度,提高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规模,全面适应经济发展转型升级。该文以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为例,结合当前生物医药领域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及挑战,从实践教学体系、技术人才评价机制及师资队伍建设等维度,探讨面向产业需求的1+2高职院校生物医药产才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12.
大学城是一种有趣的新型城市化现象,作为一种新型集约化社区,需要探讨与城市空间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内部各层次资源共享、整合、协调与城市之间的发展关系.本文根据广州大学城特点,运用具体事例分析和调查法,研究探讨了大学城社区文献信息资源管理现状及共享模式建设条件、建设举措等问题,解决了大学城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模式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李哲  伍世英  许昌 《科技风》2023,(13):62-64+113
产教融合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注重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工程项目实践能力,需要具备多学科交叉的创新能力。对轨道交通类专业人才多学科交叉、跨专业、跨学科协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模式和途径进行改进,定位轨道交通设备产业需求发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探索如何全面融入学科竞赛、创新创业项目等实践环节,凸显轨道交通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本文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轨道交通专业为例,就产教融合背景下人才协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进行了介绍,也能为其他高职院校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李名亮 《科技风》2023,(14):93-95
高职教育中企业与学校紧密合作的一种形式是校企合作,共同育人。这种开发技术可以加强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并改善学校的招生、就业和教学改革。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积极探索产教融合,积极探索“名班”“订单班”人才培养,积极拓宽学生职业发展路径,积极提升校企合作模式。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级技术应用技能,而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是这一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分析了高学历员工培训方法的背景和案例,表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的一种成功方式。  相似文献   

15.
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高效对接市场需求,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产教融合发展必须破解的议题。防灾科技学院通过开设“工程与环境物探”这门课程,实现应用型人才产教融合培养模式,为加强我国城市工程应急能力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方面开展理论教学与和实际教学相融合的培养模式,并开设十二个有针对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实验课程,为学生毕业后开展相关城市空间监测和应急救援勘查等工作提供强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6.
建设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人民幸福且辐射周边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十堰市发展目标之一。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离不开科教和人力资源支撑,建设辐射鄂豫陕渝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需要与之相配的高水平大学和高等教育体系。通过对十堰市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基本条件、地方高等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加快发展地方高等教育,构建与十堰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系,推动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路径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产城融合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产城融合示范区的发展有利于经济空间的重构,形成良性的产业集聚效应,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江门市为例,探讨产城融合中心示范区发展优势及路径.  相似文献   

18.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研究通过分析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关系,构建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及灰色关联系数矩阵的方法评价2008—2018年陕西省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状况,以期为陕西省历史文化资源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我国其他地区相关融合发展问题提供启发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文章根据石河子纺织行业产业链长、设备先进、企业众多等特点,以及石河子师市合一的独特体制优势,以纺织行业为例进行产教融合的探索,形成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此引发关于校企合作运行机制、行业的主体功能、"订单式"培养及企业的积极性等几个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就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及信息素养教育问题,对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部分在校学生进行随机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