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景润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1957年,陈景润调到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当时住房紧张,他和其他三个人住在一间房子里。搬进新房的第二天,累了一天的室友纷纷入睡,只有陈景润还在演算数学题。夜深了,有人忍不住催他说:“小陈,明天再干吧!”陈景润嘴上答应着,但并没有放下手中的笔。“过了几天,室友对陈景润夜里开灯工作影响他们休息提了意见。对此,陈景润感到既抱歉又苦恼。他感到自己的时间怎样抓紧都不够用。可是,怎样做才能既在深夜里工作又不打扰别人呢?想了几天,陈景润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原来,陈景润发现楼下有一个废弃的厕所,…  相似文献   

2.
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中学数学教师沈元在向学生介绍“哥德巴赫猜想”时说:“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接着又说:“我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你们中有一位同学很了不得,他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他的这些话像甜甜的蜜,粘住了陈景润的心,使陈景润踏上了摘取数学皇冠上明珠的漫长征途。这充分体现了教师语言艺术的魅力所在。正如俄罗斯民谚所说:“语言不上蜜,却可以粘住一切。”  相似文献   

3.
陈景润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他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从小就对数字和演算很感兴趣,母亲见他学习心切,咬紧牙关把他送进了城关小学。别看陈景润长得瘦小,可他学习用功,成绩很好。有一段时间,母亲发现陈景润不像以前那样一回家就看书或者写作业,学习成绩也下滑了很多。母亲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相似文献   

4.
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生前与来看望他的中组部领导同志合影。(新华社发)1996年3月19日,一代数学巨星陈景润去世了。在他那辉煌的生命历程中,党和政府的关怀、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爱护始终伴随着他,直至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关怀,凝聚着中央领导的殷切之情关心爱护知识分子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早在延安时期,中央组织部就有“知识分子之家”的美誉。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讲话中明确指出:“为科学技术人员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这也是党委的工作内容。我愿意当大家的后勤部长,愿意同各级党委的领导同志一起,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小…  相似文献   

5.
王金昌 《教学随笔》2012,(Z2):22-23,78,79
正①陈景润1966年发表《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②作家徐迟1978年发表在《人民文学》第一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人民日报》1978年1月进行了转载,立即在全国引起轰动。不久,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陈景润作为年轻的代表之一坐在主席台上。③作为我国优秀知识分子的代表,陈景润之后继而出现了数学家杨乐、张广厚在"函数值分布论"领域研究的突破性成果。他们成为一代中国青年学习的榜  相似文献   

6.
陈景润的一生,是摒弃物质享受而呕心沥血地在艰辛的科学道路上跋涉的一生。他的过早逝世,实在是因为他多年积劳成疾、为事业透支了生命的结果。他是这个世界上距离哥德巴赫猜想这颗璀璨明珠最近的人,他走了,没能最终搞取这颗明珠,这实在令人扼腕痛惜。但他以奋斗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一笔硕厚的精神财富,启迪我们对人生的意义和人生的追求进行审视和思考。陈景润是一个爱国的科学家。70年代他在英国讲学时,一位大学校长曾盛情挽留他,说要为他提供世界上最好的研究条件和生活待遇。可是这位当年在动乱年代被斥责为“白专典型”和“没有政治灵魂…  相似文献   

7.
有一位叫沈元的中学数学教师,用诗一般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200多年来难住无数数学家的“哥德巴赫猜想”:“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他还意味深长地对学生们说:“昨晚我还做了一个梦,梦见你们中有一位同学,他了不得,他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他的这些话语像甜甜的蜜,粘住了陈景润的心。从此,陈景润开始了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的漫漫征途。  相似文献   

8.
罗声雄 《教师博览》2006,(11):17-18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大体都有各自的业余爱好,有人爱下棋,有人爱钓鱼,有人爱种花,有人爱养鸟,等等。所有这些爱好,都要付出代价,那就是要花时间,或者说要消磨时间。在陈景润的潜意识里,时间就是论文,“花掉一天,等于浪费24个小时”是他的格言。他怎么可能用这些爱好去消磨宝贵的时光呢?不知从何时起,陈景润有了一个奇特的爱好,就是喜欢日益增长的钱的数字,这爱好符合他的原则:省时间。父亲一贯节省的习惯,也许是他这种爱好的生长“基因”。年轻时,陈景润经历过失学和失业的痛苦,很早就体会到钱的重要性。特别是患严重的结核病时,对他来说,钱…  相似文献   

9.
陈景润同志一九四八年春季升入我校前身福州英华中学念高中,一九五○年夏季,以同等学力报考大学,进了厦门大学数理系。作家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发表后,许多同志关心地询问起陈景润在英华中学学习时的情况,——他在高中时期的学习生活有些什么特点呢? 提起陈景润,过去的老师和同学都有这样的印象,他沉静寡言,性格内向,很少跟同学接触。上完课不是上图书馆,就是背起书包回家。他不多讲话,讲起话来笑嘻嘻的,是一个和善的老实人。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研究所一级研究员陈景润教授因长期患病,医治无效,于1996年3月19日与世长辞,终年63岁。我们全所同仁为失去一位杰出的同事和朋友,为我国失去一位科研功臣而万分痛惜。一1957年,我所老所长、数学大师华罗庚教授远见卓识,把陈景润调来数学所,并引导他迈进数论研究的前沿。在此后的十几年里,陈景润对解析数论的许多重要课题作了深入探究。他在华林问题、圆内和球内整点问题、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问题、小区间中殆素数分布问题、三素数定理中的常数估计、孪生素数问题和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独立地获得了十几项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1.
司空雨在3月28日《改革时报》撰文说,陈景润与世长辞,又是一个英年早逝者。他因为骑自行车被汽车撞后,新伤未愈,又在挤公共汽车时被挤翻在地,再踏上几只脚,从此卧床不起,直至辞世。当他还在卧床的时候就有人发过感慨:陈景润为什么就没有一辆汽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我们喊了多少年,教授享受某级待遇,讲师享受某级待遇也讲过很久了。可是,若不落实在住房上,也不落实在用车上,到底落实在哪里?就在听到陈景润逝世消息的当天,我骑车经过我们这座城市的效区,听到一段对白:“听说村长买一辆奔驰!”“对,是黑色的。”村长买得起奔驰,陈景润却买不…  相似文献   

12.
陈景润是我国著名数学家,曾担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他把2000多年来人们未曾解决的歌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大大地推进了一步,在国际上被誉为“陈氏定理”。陈景润在数学研究中之所以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这同他在读书、研究中的目标专一、锲而不舍的学习方法是分不开的。陈景润在中  相似文献   

13.
<正>文章同样是贴近地气跑出来的,尤其是写人物传记。我不由得想起写长篇人物传记《陈景润》的有趣经历了。那是1997年春,陈景润去世一周年。厦门大学出版社邀请我写一部比较完整记叙和描述这位传奇式数学巨人一生的长篇人物传记。我见过陈景润。1981年5月,我当时还在江西师大中文系任教。正逢母校建校6 0周年,我作为校友代表应邀回厦大参加校庆。在隆重的庆祝大会上,我第一次  相似文献   

14.
对于很多人,特别是数学爱好者来说,陈景润的名字并不陌生。他以惊人的毅力,顽强的意志,用去几麻袋草稿纸,在数论研究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哥德巴赫猜想被人们称为皇冠上的明珠,一代又一代的数学家为摘取这一明珠做出了艰辛的努力,而陈景润在这方面取得了最为卓越的成就。他的“2 1”已经问世30多年了,到现在仍然无人向前逾越一步。难道这样的精英人物,其素质还成什么问题么?是的,我过去也一直以为这不应该是个问题,可最近的“北大才子卖肉”一事却让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这里所说的北大才子是指38岁的陆步轩。当年,他高考成绩高出本科线…  相似文献   

15.
1997年3月19日,是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氏定理”的创始人陈景润教授(1933~1996)逝世一周年的纪念日. 陈景润是福州市人,13岁那年,母亲去世,这使他较早懂得了生活的艰辛.他在福州英华书院读高二时,班上来了一位沈元老师,沈老师知识  相似文献   

16.
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塑造的数学家陈景润的形象是如此地深入人心,以至于在人们心中有一个公式:数学家=不食人间烟火、缺少感情和乐趣的书呆子。许多见过张伟平的人都说他不太像数学家。同样对陈景润十分崇敬的张伟平说:“陈景润的年代是一个悲剧的年代,今天如果再用徐迟报道里的一些描述想象数学家,将是很大的误导。”作为一位新生代数学家,张伟平的生活既单一、自然,也真实、现代;他的工作既充满了紧张和刻苦,也充满了快乐和丰收。他热爱数学,已经将数学融入了他的生命;他同样热爱文学和电影,因为在他看来,只有将…  相似文献   

17.
笔者给大学文科学生上课时,谈到了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全班百余名同学都听说过陈景润,却没有一个人知道哥德巴赫猜想是怎么回事。1942年6月7日,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提出了“任何大于4的偶数总能写成两个奇素数之和,大于7的奇数总能写成三个奇素数之和”的重大发现,这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这个问题用三两分钟时间就能在小学高年级讲清楚,但文科的大学生却不知道。笔者也曾教过这样一位理科大学生,他不知道保尔是谁,当时社会上正在宣讲张海迪的事迹,他在作文中写道:“向当代的宝儿张海迪学习”,我问他“宝儿”是什么意思,他答不上来。中…  相似文献   

18.
陈景润走了     
昨天,我们把一束洁白的玫瑰捧到陈景润的遗像前,63朵白玫瑰,用以缅怀他63年全力以赴的生命。照片安放在陈家的客厅,小小的客厅已经被布置成灵堂,21日清晨,前来慰问和悼念的人络绎不绝,有老领导,有陈景润多年的中科院数学所的同事,有刚刚从福建老家赶来的他的亲人,还有许多敬仰他的晚辈。窗外春雨绵绵,遗像中的陈景润微笑着面对大家,此刻,他可以安息了。患帕金森氏综合症长期住院的陈景润,今年年初因肺炎并发症病情加重,虽经全力抢救,终因呼吸循环衰竭,医治无效,于1996年3月19日13时10分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63岁。陈景润生命的最后日子里,感…  相似文献   

19.
谈"机遇"     
有人说成才的关键在于"机遇".例如:陈景润如果没有遇上慧眼识宝珠的华罗庚,就成不了大科学家.试问:华罗庚怎样赏识陈景润呢?华罗庚之所以赏识陈景润,正是由于陈景润自己具备了"千里马"的条件.从陈景润的角度来看,与其他人相比,并无特殊"机遇",只是他具有为祖国争光的崇高理想和奋斗不息的可贵精神.所以我认为成才的关键在于"机遇"是荒诞不经的.  相似文献   

20.
哥德巴赫猜想研究近况3月19日.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不幸去世,这是中国乃至世界数学界的重大损失。陈景润从60年代开始研究哥德巴赫猜想,1973年发表了他的研究结果,至今,陈景润的这个研究结果依然是数学界公认的取得的最好结果。目前有关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