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彩霞 《甘肃教育》2011,(24):33-33
所谓“数感”,就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理解数和应用数的意识,它可以帮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数感的建立,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需要;数感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用数学观念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如何理解数感,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数感解决生活问题呢?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那么什么是数感呢?所谓数感就是一种数学素养,就是—个人对数与运算的感觉、感受乃至感睛,是对日常生活中的数与运算有敏锐的感受力,有意识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数据特征和空间形式,理解数的意义,善于捕捉一般问题中潜在的数学特征。  相似文献   

3.
陈赛珍 《甘肃教育》2008,(20):41-41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活动,感受数学的意义,体会数学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自己去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数学教育界对学生数感的培养越来越重视。文章基于数感培养的重要性,重点探讨了教师如何运用多种方法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数感,以及数感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并且在内容标准的几个阶段都阐述了培养学生数感的问题。可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数学课程改革十分强调和重视的理念。这一理念已逐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充分关注。那么,究竟什么是“数感”呢?我们必须深入剖析其内涵,探讨如何结合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感的策略。一、对“数感”的认识1.数感是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需要。“数感”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个概念。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经常要和各种各样的数…  相似文献   

6.
“数感”,具体地表现在对日常生活中的数和运算有敏锐的感受力,有意识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数据特征和空间形式,善于捕捉一般问题中潜在的数学特征。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同时,课程还明确地指出建立数感的重要性,即数感是有效计算和建立数概念等数学活动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十余年教学,常会在试卷和学生的作业上看到这样一些小笑话:“门高2厘米”“妈妈的体重是50克”“小红每分钟走1米”“小明的爸爸今年18岁”……如此荒诞的结果,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再问问其他老师,也都有这样的经历。不禁反问自己:我们的学生怎么会这么差劲!  相似文献   

9.
数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素养.通过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够有效地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借助有效情境、数学活动和问题解决这三大策略培养学生的数感,并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学生数学感受能力、数学探究能力与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数学是一门必不可少的基础学科。新课标指出:"学生应在数学学习中建立良好的数感。"即学生对数学的感觉和认知以及理解数的意义。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是提高数学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基础,并且可以提升学生整体的学科素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数感,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而数感是人的一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大多数学生将来不会成为数学家或数学教育工作者,但每一个人必须建立一定的数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学会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谈一谈关于数感培养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所谓“数感”.就是对数学的感觉、感受乃至感情。从数学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具体地表现在对日常生活中的数和运算有敏锐的感受力.有意识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数据特征和空间形式.善于捕捉一般问题中潜在的数学特征。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笔者认为.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生所关心的事情人手进行数学教学.从而建立良好的数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感,主要包括联系现实背景和具体情境解决问题,并能用数来表达与交流信息,为解决问题选择有用的策略,能估计出结果,并对结果做出解释等。那么,我们应该怎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数感"作为一个全新的学习内容被首次提出."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感,主要包括联系现实背景和具体情境理解数并能用数来表达、交流信息,为解决问题选择有用的策略和恰当的方法,能估计结果并对结果作出合理解释,等等.那么如何建立和培养学生的数感呢?一、走近数学,在生活情境中感知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身边的数学素材,让数学教学贴近生活.要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  相似文献   

15.
所谓“数感”,就是对数学的感觉、感受乃至感情。从数学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具体地表现在对日常生活中的数和运算有敏锐的感受力,有意识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数据特征和夺间形式,善于捕捉一般问题中潜在的数学特征。如何让数感从孩子们的心中长出呢?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儿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首次提出培养数感的要求,是对数学能力很好的补充,要想学会“数学地”思考,走进数学,亲近数学,就必需建立数感。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数感是人们对数的直觉,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这种理解和意识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作出数学判断和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它使我们与数学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7.
王孔顺 《新疆教育》2012,(12):66-66
数感,是人们对数及数的运算的直观感觉、感受及情感。它可以帮助人们用数学的思维对客观事物作出正确判断,并用数学的思想去解决问题,寻找最佳策略。它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和运用数及运算的态度和意识,是一种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8.
陈家梅 《辽宁教育》2012,(19):44-45
数学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而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大多数学生将来不会成为数学家或数学教育工作者,但每一个人必须建立一定的数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学会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谈一谈关于数感培养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9.
罗绍宁 《广西教育》2008,(10):42-42
就像美术有“美感”,音乐有“乐感”,语文、英语有“语感”一样,数学有“数感”。数感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用数学的方法观察认识和理解周围事物,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联系;数感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使学生“经历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数感是一个人数学素养高低的标志之一,它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作出数学判断和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数感与自身拥有的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的程度有关,但并不成正比例关系,它是与有没有得到培养息息相关的。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感已成为当前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