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世俊 《今传媒》2012,(5):68-69
近年来,中国内地的电视节目呈现出白热化的竞争之势。各类选秀节目、相亲节目、穿越电视剧充斥着荧屏。与此同时,关于电视节目原本应该赋予观众和社会的正面元素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削弱。本文对这种泛娱乐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之策,以提高电视节目的品味。  相似文献   

2.
桂涟军 《视听界》2014,(5):108-109
湖南卫视在2004年出品的《超级女声》这档真人秀竞赛类节目,可谓中国大陆娱乐文化大潮中的先声,堪称经典之作。走平民化路线,让一个普通女孩一夜之间被全国数亿人关注并且迅速成为灸手可热的明星,甚至当选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其全球性影响显然使媒体方大喜过望。但不能不说电视台在推出这个节目时对娱乐化的通盘谋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界定了泛娱乐化的概念,分析了泛娱乐化的具体表现,以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对中国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现象进行了全面的批判,认为泛娱乐化现象导致观众的审美单一和非理性鉴赏;催生了观众的避世倾向,并且弱化了电视的信息传播功能。  相似文献   

4.
杨雍 《青年记者》2013,(2):73-74
泛娱乐化的界定不知从何时起,"泛娱乐化"这个词被传媒领域的一些学者和相关从业人员广泛地应用开来。这个词最早是谁提出的已无法查证,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人对泛娱乐化下过较为权威、准确的定义。那么,到底什么是泛娱乐化呢?有的学者认为,现在所谓的泛娱乐化,指的是一股以享乐主义、消费主义为核心,以现代媒体作为主要载体,以其内容的空洞浅薄甚至不惜用噱头包装、粗鄙搞怪或戏谑的方式,通过那些戏剧化的滥情搞怪表演,试图放松人们紧张的神经,进而达到快感的思潮。  相似文献   

5.
浙江卫视2008年8月改版后,不到一个月即从全国卫视排名第九升至第四,一个月后又排名第三,网络影响力更是提高了99,5%,排名全国第二,仅次于湖南卫视。浙江卫视打造“娱乐三剑客”为首的一系列电视娱乐节目,在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的今天闯出一片天地,成功打造“浙江卫视·中国蓝”品牌。  相似文献   

6.
电视传播泛娱乐化的洪流滚滚来袭,让电视娱乐的定义无限扩大其外延,电视文化市场日益凸显出低俗化和媚俗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电视从业人员深陷在电视泛娱乐化的泥潭中。电视媒体就像是一个  相似文献   

7.
刘伟 《新闻世界》2013,(8):33-34
求职类电视节目作为一种聚焦就业问题的服务类电视节目,其价值导向应该是帮助就业者培养正确的择业观和价值观。但该类节目目前的泛娱乐化现象使其偏离这一方向,引发社会质疑。本文以目前的求职类节目为例,从环节设置、形式及内容三个方面讨论求职类节目泛娱乐化现象的表现,从节目的价值导向、功能、媒体的公信力等方面分析泛娱乐化的危害,并提出解决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泛娱乐化时代下传媒的价值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泛娱乐时代下的各类电视娱乐节目,除了应有娱乐的性质外.还应该让观众在娱乐中轻松愉快的接受价值导向和审美取向.让娱乐节目里拥有更多的人文内涵,更好的发挥传媒引导观众的价值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各级电视台先后设置了多种类型的专业频道,专业性的对农节目越来越受到农村电视受众的青睐。东北农村电视节目数量多、质量高,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赞誉。但是,其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新问题。笔者在分析东北农村电视节目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其发展的条件和方向作一些探讨,以期对我国农村电视节目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东北农村电视节目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发展,东北各电视台的采编人员在农村节目设置、农村节目制作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高天航 《今传媒》2015,(3):69-70
娱乐是人类生活和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媒体都把经济作为衡量业绩的硬性指标时,娱乐或者电视文化其商业属性便被迅速地放大。这种商业属性促使电视产业一味的迎合"收益"的标准,过度的"泛娱乐化"媒体产品因运而生,从而整体降低了电视节目与媒体的价值取向,危害了受众的欣赏品味与鉴别能力;同时,造成此种"泛娱乐化"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应该归结于政治,政治因素规范与禁止了过多娱乐以外的内容。在此两种大的因素下,电视节目终于以一种"娱乐盛宴"的形式出现在受众的眼前。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电视媒体“泛娱乐化”现象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娱乐,作为人们放松身心、逃避现实的重要方式,在这个"压力山大"的时代背景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增加,娱乐的分量也就从"琴棋书画诗酒花"这一普通人生活的次要位置上,升到"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一现代人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当娱乐的精神要义发展过度,甚至是在娱乐以外的领域过度泛滥,连新闻、法律、教育等领域也用  相似文献   

12.
管馨予  叶海 《新闻前哨》2023,(16):73-75
适度的娱乐能够使人快乐,满足人类精神生活的需要。但在资本扩张、技术加持和受众需求等因素的驱动下,娱乐不断泛化和极化,形成泛娱乐化现象。当前,在全球化背景下,泛娱乐化现象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一种社会思潮。在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四个自信”的建设,并将文化自信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提出来。因此,正确认识和分析泛娱乐化现象及其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文章分析了当前泛娱乐化现象的现实影响,并从基于文化自信的视角,提出了应对泛娱乐化现象的三条对策——加强思想价值引领,夯实理想信念根基;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优质文化供给;以先进文化为导向,规范文娱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陈晓辉 《新闻传播》2005,(10):60-61
毋庸置疑,将电视娱乐功能和电视宣传功能简单对立起来的做法是行不通的。随着电视行业的改革和电视事业的急速发展,我国电视节目的娱乐功能从政治、教育功能中独立出来,电视开始成为了最受中国大众家宠爱的娱乐手和信息来源。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备受评论界和同行关注的一档电视节目,应该说是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习惯于注视央视改革进程而极少把目光投向省、市媒体的《南方周末》曾经用了一个整版的文字对《南京零距离》的制片人和另类主持光头孟非做了专访,而在以自由申请设置个人论坛为网民称道、聚集了大量人气的西祠网站上,有关《南京零距离》的讨论区就有4个之多。  相似文献   

15.
张超 《视听》2021,(4):30-31
从选秀的霸屏,到文化类节目的全面兴起,再到文化类节目的深耕,体现了新世纪以来我国电视节目创作热点的变迁.在这过程中,我国电视荧屏也实现了从泛娱乐到泛文化的可喜变化.泛文化是本文对当下电视节目创作生态的创新概括.  相似文献   

16.
殷亮 《传媒观察》2013,(4):32-34
激烈的电视收视竞争迫使电视人不断创新出彩。在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零距离》栏目版块中,出现一种新颖的节目样式——《新闻敏感度》。这是一个以新闻测试为特色的节目,虽然每天只是一个测试话题.但观众反应热烈。频道表示策划这样一种新形式的新闻节目样式,是希望通过实验或测试的方式来表现民生的主题,让百姓觉得好玩、好看并且贴近自己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对于泛娱乐化现象的批判,大部分矛头直指大众媒体。但在对微博近期的舆论势头观察看来,民间舆论场中的泛娱乐化现象在逐步增多,主要特点包括:由意见领袖带头、娱乐的对象性质涉及严肃社会事件、形式多种多样、出现时间滞后与主体事件舆论热度。这种现象出现是多维因素作用的结果,商品化经济环境作为社会大背景;滋生了后现代主义反叛思想,追求公众的话语权;微博平台创造了民间舆论起势的机会;加上社会压力增大,负面新闻引起的抑郁心理亟需释放,本我叙事要求亟需得到满足等原因。最终形成了微博民间舆论场泛娱乐化的乱象。虽然在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积极意义,但也要注意到其本质是精英话语权的隐形,呼吁关注社会焦虑心理以及促进法治观念的普及。  相似文献   

18.
刘娜 《采.写.编》2022,(12):111-113
宏观上,在民主政治推进、文化经济形成、后现代主义思潮等因素的影响下,国内舆论趋向泛娱乐化;微观上,人本能的娱乐需求、生活高压下的减压反应和企图在互联网场域中通过“表演”获得认同的心理使得舆论的泛娱乐化现象日渐凸显。舆论的适度娱乐化有利于信息传播与情绪释放,但过度的娱乐化将解构严肃议题,甚至产生错误的价值导向。因此,在对舆论娱乐化的引导中,政府应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社会各方应压实自身责任,个人应加强主流价值观建设,三方形成引导合力,共同打造健康、可持续的舆论生态。  相似文献   

19.
“泛娱乐化”已经不再是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出来的一个耸人听闻的空洞概念。而是目前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盛行的一种形态。其中.电视媒体以其强大的娱乐功能成了泛娱乐化现象的最佳载体。2012年8月27日,由央视综合频道与唯众传媒联合制作。被称作“中国首档青年电视公开课”的电视栏目《开讲啦》横空出世,节目一经播出就创下央视综合频道跨零点时段最高收视,被舆论赞为“一股吹过荧屏的清新之风”。  相似文献   

20.
2012年,按照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的要求,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扩大新闻、经济、文化、科教、少儿、纪录片等多种类型节目播出比例;对节目形态雷同、过多过滥的婚恋交友类、才艺竞秀类、情感故事类、游戏竞技类、综艺娱乐类、访谈脱口秀、真人秀等类型节目实行播出总量控制。其实"限娱令"对于各地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来说,并不像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