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学术播客作为一种非正式学术传播方式影响力与日俱增,展现出区别于已有学术媒介的新特征。本研究从补偿性理论出发,探讨学术播客在学术知识的生产、传播、消费以及评价这四个环节对先前媒介的“补偿”作用,并提出促进学术播客发展的建议,包括通过人机协作加强学术播客信息质量甄别,结合学科与市场进行分类管理,不断探索多元效果评价体系、声音到文本的版权管理方法以及衡量学术影响力、同行评审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2.
人与人之间的爱心传播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爱心传播理论认为,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的爱心行为是有适应性的,人类的爱心传播从根本上受到生存和繁衍目标的推动,并直接地对人类的生存和繁衍有所助益;爱心传播能产生进化的优势,使有爱心的个体比没有爱心的个体能更好地适应。同时,爱心传播对传者的精神健康和身体健康都能产生积极效果。但是,完美的交流是乌托邦,爱心传播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一些消极的效果,因此最重要的是对彼此的关爱。在人类日益依赖媒介的当下,基于人际传播的爱心传播理论对媒介的爱心传播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权力是传播批判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也是本文文献检索所使用的关键词。在不同的学科研究领域,权力概念具有不同的内涵。如何跳出传统宏观权力观的桎梏,另辟蹊径从微观权力视野下解读新媒体与权力关系理论热点,这是本文文献检索的基本依据和研究的逻辑框架。本文试图通过对欧美国家在新媒体与权力关系理论方面重要研究成果的解析,揭示欧美学者在批判理论研究上的特色及其学术启示。  相似文献   

4.
鲍尔—洛基奇的传播基础结构理论探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的"传播基础结构论"是近年来由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桑德拉·鲍尔-洛基奇在"媒介系统依赖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文中详细分析了该理论的渊源、内容和理论基础的区别,指出传播基础结构论是在全球化和新媒体时代分析个人、媒体、社群乃至社会各层面之间互动关系的传播学新理论.  相似文献   

5.
徐培枝 《青年记者》2009,(24):44-45
“四方格理论”辨别究竟是舆论创造了媒介还是媒介创造了舆论是件困难的事情,因为它们常常互为因果,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为了研究分析大众传媒在社会舆论中处于怎样的地位,1995年,美国学者普赖斯(V.Price)和奥斯哈加(H.Oshagan)提出了“关于舆论的社会影响来源四方格”理论(简称“四方格理论”)并列出图示。  相似文献   

6.
人类社会的进步历史是一部媒介的发展史。随着人类在社会生产力方面的不断进步,作为人类信息传播主要渠道的媒介也在不断变化。2005年"报纸即将消失"的观点在美国学者菲利普·迈耶其《正在消失的报纸:如何拯救信息时代的新闻业》一书中第一次被提出,"报纸消亡论"自此成为媒介业热议的话题之一。2013年,《华盛顿邮报》易主亚马逊,使得"报纸消亡论"再一次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是在北京居民健康信息调查基础之上展开的关于健康信息行为的基础性研究。问卷工具借鉴了美国HINTS调查的经验并做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修改。作为健康传播与信息行为研究的交叉领域,研究目的在于初步构造一个符合当前中国媒介环境、医疗环境、健康信息环境的"健康信息寻求模型"。研究发现支持了媒介依赖理论,并验证了媒介接触、人际交流、人口统计特征对个人主动寻求健康信息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吴雁 《现代传播》2015,(3):160-161
自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伴随着"空间转向"的理论与现实同步展开,城市公共大屏幕凭借其大尺度、大规模的空间制造标识着都市力量的象征。正如传播学者S.Mc Quire所言:"电子屏幕迁移到外在城市景观已成为当代都市化的最明显趋势。"城市大屏幕作为实实在在的空间景象,既构成了城市人群的现实视野,又是营造一定空间氛围和空间情感、具有虚幻象征意义的空间符号。同时,它又是由屏幕延伸的物质空间(客观/物理的空间)、公共交往的社会空间(日  相似文献   

9.
周书楠 《新闻传播》2013,(12):227-228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媒介权力发生了逾越与僭越,本文围绕媒介权力的本质、构成与变化形态,基于大众社会理论的基本假设,对媒介权力嬗变的动因及对策进行思考,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新闻传播学"技能训练与学理教育并重"的定位使其比一般的人文社会学科领域更加重视理论与实务间的关系探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生态正在经历结构性的变化,这一趋势也将影响新闻传播理论的形塑及其与实务界的互动。我们一方面以传播实务的流变为脉络,来探讨新媒体时代理论建构的可能;另一方面,也从"理论"和"实务"的本体内涵进行分析,以此厘清理论与实务间的辩证关系,并就新媒体时代理论与实务的互动给出建议,希冀为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和学术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王飘岩 《采.写.编》2021,(11):131-132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成为我国发展的新要务,如何提升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是当下中国媒体的重要议题.本文以湖南广播电视台纪录片《我们的非洲朋友》为例,分析其迅速走红的原因,说明在新媒体时代框架理论及其应用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重要转向——国际传播的关键已从传统媒体时代只关注媒介框架转向对受众框架以及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之间互动.这对我国今后"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实践,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以"景观理论"作为研究视角,观察罗城依饭节仪式,分析媒体对此报道的文本,力求阐释出媒体在文化传播中的组织与建构角色.  相似文献   

13.
1970年,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等人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知沟”假说:“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递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卡茨曼的“信息沟”理论认为,新传播技术将带来整个社会信息流通量和信息接触量的增大,但新技术所带来的利益并非对所有社会成员都是均等的,那些既有的富裕阶层通过早期采用和熟练使用先进媒介而比其他人更拥有信息优势,从而使得原有的“知沟‘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4.
何明智 《新闻三昧》2008,(11):46-47
一.现实的社会建构 从建构主义的视角来看,很多因素,包括社会互动、与媒介的互动等,都在影响人们看待世界和周围环境的方式。因此,人们对世界的感知和理解是社会建构的结果。换句话说,人们的感知是已经成为其客观现实的经过包装的主观知识。  相似文献   

15.
16.
人肉搜索中的参与者是拥有多重身份和社会角色的人。从传播学意义上解读,他们首先是作为受众而存在的,但他们已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受众概念。在多数情况下,我们提到受众一词,  相似文献   

17.
2010年1月,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董事长江作苏等执笔的<媒介公信论>一书出版,该书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现象和理论两个源头上溯,对公信力问题产生的历史做了深入的考察,对传媒界涉及公信力的各种理论,作了厘清与梳理.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从媒体和政治的关系看,媒体被视为发展民主,推动社会民主化进程,改善和提高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力量。媒体的这一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传播信息,构建公共事务信息平台,满足公众的知情权。第二,提供实现民主参与的平台与机会,利于公民自由发表意见,讨论公共事务。第三,揭露权力机构中的腐败及阴暗行为,包括不合理的制度,对权力的滥用等,使权力的运作更公平、更阳光。  相似文献   

19.
刘敏 《传媒》2007,(9):45-46
学术与电视媒介的结合,会产生什么样的图景,会有怎样的传播效果?看看时下的"电视讲坛"热就可管窥其中一二.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从"品三国"到"读论语",从易中天到于丹,每一个专题,每一个主讲学者,都会掀起一股"文化热浪";也有虽不"热"但形成特定受众群的,如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堂》;再加上其他各台陆续涌现出的各类"电视讲坛",建构起了一幅全新的电视学术生态图景.  相似文献   

20.
施依秀 《新闻传播》2013,(6):125+127
2013年3月,为进一步扩大十八大精神学习宣传的覆盖面,提高理论宣讲的针对性,回应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江苏省委宣传部和江苏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推出《热点观察——十八大精神解读》12集系列节目。这是一档政治规格高、制作标准高、审查要求高的政策解读专题节目,如何抓住十八大以来社会关注的理论热点,紧扣观众的兴趣,透彻解读中央的精神,做出新意、做出水平,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是一直贯穿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