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任丰 《东南传播》2013,(8):88-97
《巴黎最后的探戈》有人说是色情片,其实不然,它是一部商业很成功的经典艺术片,曾获戛纳电影奖,英国影视学院最佳改编奖等,是一部在泛黄色调的影像中描述着炽烈、悲伤而疯狂的情爱故事的影片,电影诗人贝尔托鲁奇在电影这一寓言体中运用视听思维去思考人的孤独、索取、逃避、挣扎、无常的命题,本文通过对影片的开端部分逐一镜头的影像分析,从视觉冲击到心理震憾,在贝式特有视听语言中对原始与文明、生命与死亡、性与情、沉沦与升华的理解和诠释,这部片子早期尽管被误入"禁片"的歧途却至今熠熠生辉,我们姑且不要片面对影片的道德性和性倾向作出评价,只对影像所构筑起人物的孤单、无法逃脱的寂寞、死亡与重生的感觉,从电影的视听思维里让人们在观影过程中自然而漓淋尽致的获得感受和那一分精彩的视听语言带来的快感,而这份快感感受正是来自于贝尔托鲁奇的诗画视听思维。  相似文献   

2.
3.
周佳晨 《视听》2021,(3):47-48
人物类新闻作品在众多视听新闻作品中总是格外引人关注,究其原因,逃不过一个人字,人的复杂性、丰富性、灵动性、思想性才是新闻作品最有力量的一部分.央视《面对面》节目主打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希望用对话记录历史,以人物解读新闻,这一方式也俘获了不少观众的心,而故事化叙事更是《面对面》的杀手锏,通过人讲故事、故事讲人...  相似文献   

4.
陈馨凝 《东南传播》2017,(12):126-127
新闻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人物。新闻中的人物,是由记者通过观察、记录,再用视听语言手段表现出来的。本文以正反两面的四个角度,分析记者如何对新闻人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记录,辅以电影《霸王别姬》为例,分析如何借鉴电影中的视听语言来展现新闻中的人物,让新闻中的人物在真实的基础上有更加多元化的呈现方式。  相似文献   

5.
著名纪录片人冷冶夫是2006届法国FIPA国际电视节唯一的亚洲评委,在参加选拔时被问及“如何能够拍摄好的纪录片呢?”他回答:“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细节画面化”。《故宫》正是如此,在影片建构的宏大叙事中,王朝的兴衰、文明的沉浮通过精美的视听元素得到了令人信服的诠释。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的作品历来被影视导演所青睐,她的作品多次被改变成电影、电视剧、舞台剧等.本文将以张爱玲小说《半生缘》与许鞍华导演的同名电影《半生缘》为例,结合小说作为语言艺术和电影作为综合艺术的特点,通过探究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塑造与环境描写三个方面,分析小说与影视改编的区别与联系,为创作者在今后的创作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国强 《记者摇篮》2014,(9):45-46
2012年,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曾感动了无数人,也让一贯低调的纪录片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2014年4月,《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回归荧屏,给观众带来了新一轮的视觉盛宴、美食狂潮和超越美食的思考。艺术源于生活,但绝对不是对生活的复制。同样作为艺术品的纪录片,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并不仅仅是用我们先进的摄像工具精细地复制我们的生活,在描摹生活的同时,它更应该传达一种艺术美感,抒发一种  相似文献   

8.
俞洁 《视听》2022,(5):169-172
深刻把握融媒体时代变革趋势,把思政要素融入专业能力培养中,是当前高校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进行视听语言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根据培养影视行业高级应用型、创新性人才的目标,挖掘课程育人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实践体验,完善考核机制,打通线上线下、课内课外,进行全过程教学育人,实现专业知识、技能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效...  相似文献   

9.
张登邑 《新闻世界》2014,(8):431-432
事件类视听新闻往往从一个新闻事件出发,综合各方面资料,叙述新闻事实、采访新闻事件相关者、探寻并分析事件原因、最后进行评论和由点及面、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思考。本文以《看见·专访药家鑫案双方父母》为例,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评析该视听新闻作品,以期为以后该类新闻作品的采访编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11.
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近年来传播广泛,推动了网络视听媒体的多元化发展。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短视频的兴起和抖音平台,接着分析了抖音短视频独特的视听语言体系,最后探讨了抖音短视频文本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旨在进一步促进抖音短视频的发展,营造良好健康的网络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12.
籍耘  杨扬 《声屏世界》2021,(6):45-46
电影《你好,李焕英》是一部由喜剧改编的电影,导演贾玲为是这部影片投注了真挚的情感,精心布局了叙事结构,在母女生死离别之间,用电影的视听语言,拉出了一个长时段的"心灵时空",让人生最猝不及防的分离,有了一片温情而真切的中间地带,得以放置悲伤看见爱,并带着这种温暖照亮现实世界.文章指出影片通过叙事结构和视听语言建构起的"心...  相似文献   

13.
风貌类新闻作品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它记录着一定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特色。然而,如何更好的运用自身特点摒弃此类节目千篇一律的呈现方式,《岩松看日本》系列报道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范本。本文从新闻价值、叙事逻辑、镜头视角和深度挖掘的角度出发,以《岩松看日本》为例,对风貌类视听新闻作品的叙述逻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15.
互联网业已发展壮大,新媒体盛行,作为新生代互联网产品之一的短视频流行于世,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移动短视频的视听语言及文本究竟呈现何种特点和意义、其构建对于传播效果发挥何种影响是本文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广播节目主要依靠传递出来的声音和听众建立联系,在声音的传递过程中,由广播节目产生的视听造型使得听众产生情景再现之感.通过笔者本人制作的《牛肉面畅想曲》《五弦琵琶的前世今生》《爷爷的号子》等获奖广播节目为个案进行分析,试图探究广播节目基于场景建构使得听众由声临其境到身临其境,广播节目如何在情境再现中将情感...  相似文献   

17.
《登场了!洛阳》是一档全景式人文探索节目,探索并致敬了动人心炫的洛阳十三朝古都文化.节目共10期,于11月17日收官.节目开播以来,洛阳的旅游期望数据也随之攀升.本文以《登场了!洛阳》为例,分别从古文化"复活"视听化的宏观意义、古文化"复活"视听化的实践分析、古文化"复活"视听化的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探讨古文化"复活"...  相似文献   

18.
19.
林晓 《东南传播》2014,(10):41-42
细节直接影响到作品内容的整体表现,因此是电视纪录片中不可或缺的,而细节的充分展现需要依托解说词的帮助,通常包括事件细节、情感细节、环境细节、动作细节等;解说词所表达的细节与画面有机结合,也就是视听语言共同配合完成细节处理,这就是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蒙太奇作为电影美学中最重要的概念,历来是电影大师们讨论最多的.在电影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对它从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解释,真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以至于到了今天,它仍然被看做一桩“难断的公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