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也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举措。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的德政工程,是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素质的基础工程,也是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号工程。  相似文献   

2.
回首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10年,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取得了明显的发展,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有力的提高,同时国家还通过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公共文化重点工程,加大了对西部农村地区广播影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随之,内容的建设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它关系到公共服务的效果、效益和效率,成为当前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3.
张珩 《声屏世界》2007,(7):55-56
农村电视网络得到快速发展 自1998年”村村通“工程实施以来,农村电视网络覆盖率大幅度提高,极大地丰富了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4.
涉农节目在传播农业科技知识,转变农民视角,提高农村文化水平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村村通"工程目前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给涉农节目的发展带来障碍。本文从"村村通"工程建设的角度对涉农节目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村村通”工程作为一项国家主持实施,旨在提高农村和偏远地区广播电视覆盖率,以满足农民的信息需求,推进农民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习俗的进步,促进农村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但是只通设备,不通内容,难以达到工程实施的最终目的。新一轮“村村通”工程已经全面展开,计划至2010年完成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同时加强工程的维护,  相似文献   

6.
广电"村村通"建设:历史、现状和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然毅 《现代传播》2006,3(5):45-50
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自实施以来,一直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和好评,是一个真正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究其原因,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三个代表"思想在农村的具体落实.本文从理论上、实践上对这项建设进行了思考和研究,对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新中国农村广播电视基础建设进行了历史回顾;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成就和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对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未来进行展望;最后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十一五期间广播电视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工程,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作为广播人,我们一直关注着村村通工程中广播的发展,村村通中广播的喜与忧也一直是各地广播人谈论和关注的话题。为此,中国广播杂志特邀请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和浙江、贵州、河南、陕西、北京五个省市广播电视局村村通工程的负责同志撰文,请他们介绍各自省市村村通工程中广播的生存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8.
石长顺  李欣 《视听界》2006,(2):78-80
2004年9月,国家正式启动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一段时间以来,“村村通”工程增加了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频道数量,提高了收视质量。现在全国通有线电视的广大农村地区大部分可以收看到20套以上画面清晰的节目,山东青岛、浙江杭州等数字化走在前列的地区,农村广播电视收听收看数字化初现端倪。“村村通”为对农广播电视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外在保障,让广大的农民朋友能够及时了解变化的世界,随时倾听党和政府的声音。但同时,“村村通”工程在对农(农业、农村、农民)服务方面尚不完善,还存在一些不符合农村实际的地方:对农广…  相似文献   

9.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十一五”期间广播电视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工程,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作为广播人,我们一直关注着村村通工程中广播的发展,村村通中广播的喜与忧也一直是各地广播人谈论和关注的话题。为此,中国广播杂志特邀请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和浙江、贵州、河南、陕西、北京五个省市广播电视局“村村通”工程的负责同志撰文,请他们介绍各自省市村村通工程中广播的生存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0.
曾岩 《视听纵横》2007,(2):92-95
去年以来,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全国各地普遍启动了新一轮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计划在"十一五"期间,使20户以上已通电的自然村,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的目标。这对于进一步扩大农村广播电视的有效覆盖,缩小公共文化服务的城乡差别,改善农村群众的视听文化生活,保障农村群众基本的文化权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建设等,都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而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广大农村群众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  相似文献   

12.
当前。由于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基础薄弱、观念落后等原因.农村文化建设明显滞后。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群众思想观念的逐渐开放,其对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将不断增大。因而,应以提倡核心价值观、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建设乡风文明的新农村为目标.全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村村通"返盲现象透视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以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村村通广播电视工作。这项工程的实施惠及了山区农民,对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群众无不拍手称快。几年过去了,“村村通”成果巩固得怎样?农民群众是否能正常收看到电视节目?带着这个问题我对全县的“村村通”现状进行了调查: 一、“村村通”现状山西省代县位于山西省中北部的雁门关脚下,全县11 个乡(镇),384个行政村,约21万人,65000多户,属国家贫困县。其中山区村庄152个,9200多户,23000多人,  相似文献   

14.
加紧推进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从1998年启动之后,成效显著,到去年底,已经完成了通电的11.8万个行政村和8.6万个50户以上自然村的通广播电视任务,解决了9700多万农牧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困难的问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项工作下一步应该怎样做?国家已经十分明确,要把村村通工程视为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基础工程、民心工程,也是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1号工程。可以预料,今后,推动村村通工程进展的力度一定会更大,所采取的措施一定会更有效。那么,村村通工作的下一个目标、任务以及具体要求将是怎样的呢?“要载”栏目发表了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的文章《加紧推进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对相关问题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中国广播》2006,(2):79-79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1月17日在广电总局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现场会上强调,要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要求,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把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件大事,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强力推进新一轮“村村通”工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6.
余能文  黎楠 《声屏世界》2007,(10):18-19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以下简称“村村通”)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民心工程。“十五”期间,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江西省各级党政部门及广大广播电视从业人员满怀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克服各种困难,强力推进5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村村通”建设任务.为促进江西省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涌现出一批成绩显著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为展示全省“村村通”工作建设成果,发挥先进典型的引导示范作用,本刊特开设专栏.连续三期刊发全省广电系统荣获全国“村村通”工作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典型报道,旨在为迎接“党的十七大”的召开增加亮色,进一步推动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  相似文献   

17.
大力发展有线电视事业,实现有线电视"村村通",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号工程,是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有线电视"村村通"的关键是"长期通"、"优质通"。如何针对农村实际情况,建成投资少、安全可靠、维护成本低的网络是"长期通"、"优质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开展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试点工作,繁荣城乡文化,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为农民提供丰富、及时、可靠、实用的信息,是乡镇文化站工作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19.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农村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这项具有伟大意义的惠民工程,强化了图书馆的服务职能,提升了公益性服务单位的社会形象,特别是成为了新农村文化建设和广大农民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入开展共享工程工作,要持有变"送文化"为"种文化"的服务思想,要服务于当代农民由"要我文化"为"我要文化"的转变,变"三下乡"为"常下乡"的长远服务战略。  相似文献   

20.
远征 《声屏世界》2007,(11):20-21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1998年开始实施该项工程以来,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和市直各有关部门精心组织,认真落实,团结协作,艰苦奋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已解决了二十多万农村人口看电视、听广播的问题。与此同时,全市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作也取得了新的进展。2006年底,全市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4%和94.26%,分别比1998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和8.26个百分点,为繁荣当地农村文化、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景德镇市广播电视局由此被评为全省先进集体,5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被评为优良工程。在实施景德镇市“村村通”工程建设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