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制作内容和审美观念”、“制作形式和审美表现”、“精品意识和精品战略”三个方面分析和论述了社教类电视节目的制作理念和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2.
孙旸  王亮 《新闻前哨》2011,(10):60-61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观众已经越来越不满足于电视屏幕千台一面的现状了。于是,最近几年.一股文化节目的新苗悄然地在业内开始发芽成长。首先是央视纪录片频道开播,随后.一批省级电视台也相继开设了纪录片频道.与这种势头相匹配的,各个电视台也在逐渐地加大文化类节目的比例。这是电视从业人员针对市场进行的一次主动调节。《荆楚记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  相似文献   

3.
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50多年的创新与发展,中国电视从形态到内容都已经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就文化类节目而言,由于其外在形式的丰富性和内在风格的贴近性,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备受电视创作者和观众所关注,文化类电视节目正在从表现形式上的创造性开辟新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肖潇 《传媒》2015,(4):37-39
詹姆斯·凯瑞在《作为文化的传播》一书中指出,传播的“仪式观”并非直指信息在空中的扩散,而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作为电视节目,应不仅仅满足于信息的传递过程,更需要文化来支撑,而这种传播就是“仪式观”.另外,电视已是传播中国文化、推广中国文化和发扬中国文化的重要渠道之一.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文化更需要走出去,电视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如何使传统文化与电视节目运作结合起来,这将是未来电视节目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逐渐成为观众消费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在旅游业蓬勃发展、观众旅游消费日益增多的今天,旅游类电视节目却陷入了发展瓶颈。本文从我国旅游类电视节目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入手,总结当下旅游类电视节目存在的问题,从而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初步提出解决的思路。旅游类电视节目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我国的旅游类电视节目起步于风光片和纪录片,较早的如《请您欣赏》《祖国各地》等,属宣传片性  相似文献   

6.
电视崇高感,是作为美学的崇高范畴时代性延伸而提出的,同时,也是作为对后现代主义文化中消解崇高的思潮的反拨性回应。电视崇高感已成为中华民族审美现代性的核心范畴,其价值内涵也经由时代延伸出现了嬗变。崇高在传统文化内面向神圣世界进行价值认同的超越内涵在当代传媒文化中失去依存空间,转而确立了以日常生活为主体地位的核心内涵,建构了面向世俗世界进行价值认同的超越方式,电视崇高感由此成为了世俗世界的价值认同符号。民族/国家、家及群体性英雄作为电视崇高感在叙事中的象征符号,以世俗意义共同体的合理性存在消解了乌托邦理想的虚幻性,同时也以传媒文化的身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着重要的意识形态与价值秩序的建构功能。电视崇高感是崇高范畴在新的艺术媒介条件下的重建,同时也是我国媒介文化中的集中呈现和强化登场,是民族文化复兴的鲜明印记。电视崇高感的提出与明确,应该得到更多的认知,因为它在当代文化的转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必须重视的。  相似文献   

7.
王黎明 《传媒》2015,(4):55-56
俗话说:“百里不同习,千里不同风”,可见文化的区域性差异自是真实存在的.电视节目作为精神产品传播的具体形式,其社会属性决定了其在发展之始,节目样式与内容必然以服务于本地区大众的精神需求为前提,这也使得不同区域的电视节目的风格、类型,不同程度地受到本地区文化根基的影响与制约.  相似文献   

8.
胡红 《大观周刊》2012,(49):30-3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号召要大力加强对外国际传播和交流工作,提高对外国际传播能力,使中国的文化走向世界。把纪录片推向国际市场是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们地方电视媒体名气不响、实力不足、人才不多,能够对外宣传报道的新闻源也不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