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甘南藏族自治州双语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西南部。西与青海省黄南、果洛两个藏族自治州接壤,南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毗邻。从而与上述相邻地区共同成为藏族三大方言区之一的安多方言区。全州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所辖7县1市108个乡镇中,大多为牧区。总人口64-7万人,其中藏族31-0122万人,占总人口的47-9%。基于上述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甘南州教育工作的重点是藏族教育,难点是牧区教育,如何才能建立适应甘南地区藏族教育的教学体系和办学模式是发展甘南民族教育的关键所在。多年来,甘南…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山区职业技术教育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本文根据恩施山区职教现状和问题,谈谈山区职教发展的对策。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武陵山区东北部,湖北省的西南边陲,与四川、湖南接壤。辖管六县两市和一个开发区,国土面积2.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56万人,居住有土家,苗、侗、回、蒙古等27个少数民族,是一个民族聚居,人才缺乏,经济落后,资源丰富的山区州。 建州以来,州委、州政府确定了“教育立州、科技兴州”的战略决策,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职教很快在全州兴起。目前,全州有各类职业技术学校56所,在校学生总数达20824人,  相似文献   

3.
角巴 《青海教育》2004,(4):16-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州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四个面向”,确立“科教兴州”战略,不断加快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步伐。全州教育系统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教育厅和上级机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几代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走出了以寄宿制和双语教学为主的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办学路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一是全州各级各类学校达到72所,其中广播电视大学分校1所,职校1所、过渡中专(州藏文高级中学)1所、中学13所、县民族小学3所、乡寄校44所、村办小学5所、私立和寺院办小学4所,在校生大幅度增加,共计14671人。2000年末,经省、…  相似文献   

4.
同志们:这次全州职业教育暨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州”和“人才立州”战略,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总结教育改革与发展试点工作,全面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全州教育事  相似文献   

5.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总人口43.78万人,有藏、汉、回、土、蒙古等21个民族.其中藏族占总人口的63.19%.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藏族地区。全州平均海拔3200米。由于受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海南州教育起步晚、底子薄、历史欠账多,整体发展水平低。原海南州委书记旦科深有体会地说...  相似文献   

6.
海北藏族自治州辖海晏、刚察、祁连、门源四县和青海湖农场、同宝牧场两个县级农牧场,围踞青海湖。属青海省民族教育重点发展区域。全州31个乡镇,总人口276724人,有藏、汉、回、蒙、土等2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3%。全州各级各类学校229所,在校生46015名,其中有少数民族学生29150人,占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总数的63%。学校教职工3114名,其中少数民族教职工2029人,专任教师2690名,其中达到规定学历的专任教师2325人,占86.4%,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7.26%,其中藏族儿童入学率由建州初起的3%,提高到96.55%(以上数据2004年教育统计报表为基数)。  相似文献   

7.
针对地区特点,抓好民族教育田富廷文山州地处祖国西南边疆,南部与越南接界。全州8县、115个乡(镇),居住着11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共169.4万人,占全州总人口303万人的55.98%。目前,全州有各级各类学校3072所,在校少数民族生28.1万...  相似文献   

8.
对藏族数学教育有关问题的评估分析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藏族数学教育有关问题的评估分析及思考张定强,宋文钰藏族是我国历史悠久、勤劳勇敢、富有智慧的民族之一,人口为387万多人,主要分布在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省区。藏族有灿烂的文化,藏族教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和优秀的传统,积...  相似文献   

9.
陈亚平 《湖北教育》2002,(10):30-31
位于鄂西北山区的恩施州是湖北省唯一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是一个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建州以来,州委、州政府确立了“教育立州、科教兴州”的战略方针,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尤其是把发展基础教育事业作为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目前。全州8个县市都先后通过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验收,按期实现了“两基”目标。  相似文献   

10.
“十一五”以来,我州全面实施“科教兴州”战略,切实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州委、州政府出台《海西州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决定》等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各级领导和各族干部群众发展教育意识明显增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绘制了蓝图,指明了方向;国家支持青海等省藏区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将进一步  相似文献   

11.
小康大业,人才为本。民族地区的发展关键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发展教育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黔东南自治州委、州人民政府从“生态立州、农业稳州、工业强州、旅游活州、科教兴州”  相似文献   

12.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现人口在万人以上的民族有藏、蒙古、土、撒拉、回五个民族,其中既有文字,又有语言的民族只有藏族和蒙古族,藏族居住地占全省总面积的90%,人口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二分之一。他们居住分散,文化教育落后,大部分地区只用母语(藏语)进行初级教育,很难培养出更高层次的人才。究其原因,一是中级教育缺乏藏汉双语教学师资,语言上形成“不通车”现象;二是藏汉语结构不同,思维特点不同,第  相似文献   

13.
红河州40年来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经过历届党政领导和各族人民的奋力拼搏,从困境中走出,初步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体系,走上了“科教兴州”的希望之路。1957年自治州成立时,所辖3293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仅有幼儿园12所,小学1343所,初级中学13...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是全国第二大“藏区”,总人口90余万,辖糜定、泸定、丹巴等18个县。各级各类在校学生17万余人,教职员工1万余人。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甘孜州教育总体水平仍然十分落后,发展极不平衡,是全省教育落后地区之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为了破解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难题,2001年,四川省实施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11年来,甘孜州通过集中办教育、教育信息化建设等举措,使昔日贫穷落后的民族教育驶入跨越发展的“快车道“。而在实践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教育跨越发展的过程中,有一名对甘孜州父老乡亲满鲁感恩和热诚的康巴汉子,用他特有的实千精神、富有创新的教育理念,为甘孜州全域康巴儿女的教育负重前行,在他的努力之下,甘孜州藏区的孩子们正朝着“从能读书到读好书”的目标快速靠近,他就是本文的主人翁——四川省藏族自治州教育局局长嘎绒拥忠。  相似文献   

15.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位于吉林省东部,东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接壤,南隔图们江与朝鲜咸镜北道、两江道相望,处于东北亚金三角中心地带。全州总面积4.2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18万,朝鲜族人口82万,占全州总人口的37.8%。自治州成立50多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导下,在自治州历届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延边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延边州电化教育工作在“十五”以来建设和发展快速,初步形成了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发展的良好氛围,推进了全州教育现代化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在“八五”期间,我州各级政府认真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科教兴州”,建设全国模范自治州的战略措施来抓,促进了全州职教事业的稳步健康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州共有普通中专9所,在校生7968人;技工学校21所,在校生5300人;职业高中17所,在校生9393人。中等职教在校生人数占高中段在校生人数的比例比“七五”期间提高了12.8个百分点。’‘八五”期间,我州各类职业技术学校为社会输送了34000多名中、初级职业技术人才,职业教育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李顺邦 《青海教育》2009,(12):29-30
建国六十年来,海北藏族自治州历届州委、州政府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真正把教育作为提高民族综合素质,推动民族进步的奠基工程,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着力实施“科教兴州”和“人才强州”战略。  相似文献   

18.
黔南州位于贵州省南部 ,是贵州省三个自治州之一 ,聚居着布依族、苗族、水族等36个民族 ,全州总面积2 6万平方公里 ,辖12个县(市) ,1999年全州总人口366万 ,其中少数民族196 8万 ,占人口总数的53 77 %。1999年全州财政收入9 92亿元 ,全州有“瑶山、麻山”式典型贫困乡(镇)128个 ,是一个经济、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民族地区。近年来 ,通过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以下简称“义教工程”) ,农村学校一批崭新教学楼拔地而起 ,一所所设备基本齐全、设施基本完善、规划基本合理的项目学校 ,不仅成为…  相似文献   

19.
<正>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四川民族类别、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面积6万多平方公里,辖15县2市,境内有彝族、汉族、藏族、蒙古族等14个世居民族,总人口530万,其中彝族占53.6%。截至2022年底,全州共有各类学校1726所,在校学生125.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91.2万人,占72.5%。从2015年起,特别是2018年以来,凉山教育系统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我对凉山寄予厚望”的殷殷嘱托,始终心系百万学生家庭的殷切期盼,在教育部、省教育厅的关心支持和全国各地各界的倾情支援下,坚定自觉地把“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作为改变彝区孩子未来的命运之战、格局之变,作为教育扶贫的先导工程、脱贫攻坚的希望工程、民族未来的奠基工程,攻坚克难、探路前行、全力推进,“学前学普”行动取得显著成效,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创新内容写入《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  相似文献   

20.
1.甘南州基本情况
  1.1州情概况。甘南藏族自治州是全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甘肃省西南部,甘、青、川交界处。全州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少数民族地区总面积的26%,处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部高,东南部低。境内海拔1100-4900米,大部分地区在3000米以上。全州分三个自然类型区,南部为岷迭山区,山大沟深,气候温和,是全省重要林区之一;东部为丘陵山地,高寒阴湿,农林牧兼营;西北部为广阔的草甸草原,是全省主要牧区。全州辖夏河、玛曲、碌曲、卓尼、迭部、临潭、舟曲七县和合作市,99个乡(镇、街道办)。州内有藏、汉、回、土、蒙等24个民族,总人口69万,其中藏族38.9万,占总人口的53.5%,农牧业人口54.56万,占总人口的8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