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月5日,教育部在武汉召开的国家课程标准改革征求意见会传出信息:国家课程标准框架已基本确定。据该框架,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低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高年级设思想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初中阶段设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语、数、外、科学(理、化、生)、历史与社会(史、地)、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并开设选修课程。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课…  相似文献   

2.
国家课程标准框架已基本确定,目前该课程标准正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预计 2002年 9月在各省市建立课实验区,启动课程改革实验; 2005年开始在全国逐步推行。   该框架中,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低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与健康、艺术 (音乐、美术 );高年级设思想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与健康、艺术 (音乐、美术 )。   初中阶段设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科学 (理、化、生 )、历史与社会 (史、地 )、体育与健康、艺术 (音乐、美术 )以及…  相似文献   

3.
程黎阳 《教书育人》2001,(16):33-34
一、必要性3月5日,教育部在武汉召开的国家课程标准改革征求意见会传出信息:国家课程标准框架已基本确定。预计2002年9月,在各省市建立课程改革实验区,启动课程改革实验;2005年开始在全国逐步推行。据该框架,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低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高年级设思想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初中阶段设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语、数、外、科学(理、化、生)、历史与社会(史、地)、体育…  相似文献   

4.
3月 5日 ,教育部在武汉教研室召开的国家课程标准改革征求意见会传出信息 :国家课程标准框架已基本确定。目前 ,该课程标准正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预计 2 0 0 2年 9月 ,在各省市建立课程改革实验区 ,启动课程改革实验 ;2 0 0 5年开始在全国逐步推行。  据该框架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低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与健康、艺术 (音乐、美术 ) ;高年级设思想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与健康、艺术 (音乐、美术 )。  初中阶段设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主要包括思想政治、语、数、外、…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基本是学科课程一统天下,在学习方式上几乎是以接受教师讲授为主。小学开设了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自然、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劳动10个科目。初中、高中分别开设了思想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劳动技术和体育;初中开设这11门学科外,还开设了生理卫生、音乐、美术3个学科。从初中到高中,均  相似文献   

6.
李阳 《辽宁教育》2004,(5):45-47
小学阶段,孩子们要学的科目并不多。新近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门类和各学科九年课时比例作了具体的计划和规定,其中,小学阶段的主要课程为品德与社会、科学、语文、数学、外语、体育、艺术(音乐、美术)、综合实践(信息技术、社会实践、劳动、研究性学习)及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课程将动大手术,这是在近日召开的四川省中学校长联谊会上,中国课程改革小组成员、华东师大教育系教授霍益萍透露的消息。此次课改具体设想包括:A、小学以综合课为主,低段只开设思想品德、综合实践、语文、数学等6门课。中高段再加上科学课,同时将思想品德和社会课合成一门新课,共计7门。B、初中实行分科类和综合类两套方案,鼓励使用综合方案。分科方案包括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社会、科学、艺术、体健8门课。新的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等课程不再追究具体人物事件、知识点的记忆,而力求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素质和科学…  相似文献   

8.
作为国家中小学课程改革实验区38个区、县中小学校新学期将试用新教材。新教材涵盖20个学科,共49种,其中包括《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历史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等。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自小学到初中的9年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新课程方案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其搜集和处理信息…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9,(96):156-157
2018年秋季,兰州市中考改革正式启动,将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全部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共12门课程全部列入考试科目,实行"4+6"模式。"4"为语文、数学、外语、体育;"6"为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在考试方式上,"6"学科可以采取各科分卷或相近科合卷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三晋短讯     
我省3500万元确保城市低保职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山西省人民政府日前作出决定:从2005年秋季开始,对全省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免杂费、免书本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资助政策。这次省政府共拿出专项经费3500多万元,用于负担2005年到2006学年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各项资助。省教育厅要求,免费教科书、免杂费的对象必须是经当地民政部门确认的城市低保职工子女。免费教科书只限规定课程的教科书,小学为: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艺术或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科目的教科书。初中为:思想品德、语文、…  相似文献   

11.
作为国家中小学课程改革实验区 ,38个区、县中小学校新学期将试用新教材。新教材涵盖 2 0个学科 ,共 4 9种 ,其中包括《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历史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等。  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自小学到初中的 9年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新课程方案强调课程的综合性 ,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其搜集和…  相似文献   

12.
世纪之交 ,上海市提出了中小学新课程方案和各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 (研究报告 )——包括中小学语文、数学、外语、社会、信息科技、理科、艺术 (音乐、美术 )、体育与健身、劳动技术、活动课 ,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 ,中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 ,小学自然 ,中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这是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面向 2 1世纪的第 2期工程的阶段性成果。第一期工程 ( 1988年起 )编制的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整套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已在全市实施。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第 2期工程的特点之一是 ,在按照新的教育思想形成宏观的新课程理念和…  相似文献   

13.
综合课程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设想是: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根据现有教师的适应能力和具体情况,设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并鼓励各地选择“综合课程”;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同时,从小学三年级起至高中三年级,在各年级设置“综合实践课”。这种课程设置,旨在从总体上改变单一“学科课程”编制,克服分科课程的缺陷,适当减少学科门类,增加课程的综合和学生实践的机会。这里拟就初中阶段“以综合为主的课程”发表一点意见。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2007,(4):F0003-F0003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至九年级各学科教材:语文、数学、外语(英、日、俄)、物理、化学、生物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历史、历史与社会、地理、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世界各国部在研究课程结构和教材改革。小学阶段除语文和数学外,其他文、理科一般都设置综合课程;高中文、理科除少数国家个别学科外都分科教学;初中阶段设置综合课程还是分科教学,本世纪以来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探讨和试验,这是一个世界性的教育改革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6.
全面推进艺术教育正成为我国现阶段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这次改革中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教育课程正在南分科课程向综合课程发展。传统的艺术类课程是指音乐和美术、写字等分科课程,而新的艺术课程是综合的艺术课程,涵盖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基教[2001]17号)(以下简称"纲要"),启动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纲要"在课程结构中提出: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等以及综合实践活动。高中以分科为主,开设技术类课程。特别强调"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的内容。从吉林省的情况看,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重点是  相似文献   

18.
一、"综合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差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称《纲要》)中明确指出: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作为必修课程,两者的概念体系有何差异,我们在此作一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在不少学校老师和学生的潜意识里,学科被分为主学科和小学科两类。主学科,主要是指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小学科则是指音乐、美术、体育、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在中小学校,让小学科老师当班主任是  相似文献   

20.
<正>2000年,国家启动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改革目标。20余年前,基于儿童群体、个体心理经验具有整体性、连续性、变化性的有机体特征,针对学科课程中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专门化、分科化和稳定性的特征,提出的课程改革方向和目标,无疑非常正确。但是,学校美术课的教学依旧在实行美术学科知识技能的单一传递方式,限制了儿童的身心发展。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始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