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北宋诗人梅尧臣和苏舜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尧臣和苏舜钦是北宋中期著名的诗人。在北宋一代诗坛上,他们享有很高的声誉,并以“苏梅”齐名。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是他们的好友,他称梅为“诗老”,赞扬他“作诗三十年,视我犹后辈”。(《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对苏则称其“名重天下”,“天下之士闻其名而慕,见其所传而喜,往揖其貌而竦,听其论而惊以服,久与其居而不能舍以去也。”  相似文献   

2.
"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有关琼花的记载始于北宋,乃扬州之独有,咏琼花诗由此成为扬州文坛之独有,体现了一定的地域文化特征。本文试从《全宋诗》中初步考证出北宋咏琼花诗数首并加以分析,权为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3.
铁面苍髯目有棱,世间儿女见须警。心曾许国终平虏,命未逢时合退耕。不称好文亲翰墨,自嗟多病足风情。一生肝胆如星斗,嗟尔顽铜岂见明。《览照》这首诗气势豪迈、遒劲刚健,是宋代诗人苏舜钦的一幅自画象。作者写这首诗时,正是他罢官退隐苏州之际。他虽然已被削职为民,远离朝廷,但没有计较个人的得失,仍把国家的命运铭刻在心,以身许国,杀敌雪耻的壮志没有减退。苏舜钦之所以具有如此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决非偶然的,这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坎坷的仕途生涯息息相关,是因为诗人一生辛勤地耕耘在时代生活的土壤上。  相似文献   

4.
夏竦"出入荣华四十余年",虽"为人无足取",但博文好学,在文学方面颇有一定的成就。他诗词文皆擅,作为后期西昆派诗人,其文论较为丰富,已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夏竦的文学思想对前期昆派有承有变,充分反映了后期西昆派诗人在诗风转换期的发展变化。在诗歌创作方面,也颇有自己的个性。夏竦诗与其他昆体诗人的诗歌多缺少主观情感,思想内容单调、贫乏相比,他还具有托意委婉之作,微语中藏有讽刺,或寄予寓意,富有哲理。其诗风具有多面性,既有西昆浓艳之风,也有清丽、气势开阔之作。总言之,对夏竦诗歌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后期西昆派的性质、作用,更为清晰地描绘北宋诗坛由"唐音"向"宋调"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5.
通读了全部二百余首贺铸词及部分诗,查考了他的生平事迹,得到这样的印象:①、平生不喜交结权贵,终未得宠于朝廷;②、空怀鸿鹄之志而虚耗青春、仕途多艰;③、生活贫穷乏困,性格傲岸不屈,知识渊博,才华横溢。 北宋文人程俱,贺铸少数的密友之一,在《贺方回墓志铭》和《贺方回诗序》(见  相似文献   

6.
一、刘概佚诗的发现刘概是北宋一位著名诗人.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现今存世的作品仅1首,为清厉鹗《宋诗纪事》卷12收录.其诗题为《府舍西轩作》:  相似文献   

7.
年已古稀的维吾尔族诗人库尔班·伊明从事文学创作已经半个世纪了。近半个世纪来,他用自己的心血写出了大量优秀诗歌及其他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他的主要诗歌收集在《塔里木之歌》《喀什噶尔之声》这两部诗集里。他的诗作感情真挚,语言明快,主题鲜明,形式多样,色彩别具一格,民族特点鲜明,时代气息浓烈,在维吾尔族群众中广为传颂。他为维吾尔族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是新中国少数民族优秀歌手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8.
唐诗中,笛声是一种常见的意象,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东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中的笛声,悠扬婉转,随风飘散,勾起了游子无限的思乡之情。但对笛声情有独钟,描写得出神入化的,当推中唐诗人李益。  相似文献   

9.
试论杜甫及其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甫生活的时代杜甫生活的前期是开元时代。唐自开国至开元经历了百年之久,其间在太宗朝出现贞观之治。太宗能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重视农业,因此,农村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贞观四年竟出现“米斗不过三四钱”、“行旅不(?)粮,取给于道路”的现象。太宗以后,经过高宗、武后、中宗、睿宗四朝的休养生息,到玄宗朝又出现开元之治。玄宗早年,尽心庶政,发展生产,经济进一步繁荣起来。柳芳《唐历》称:“开元二十八年,天下雄富,京师米价,斛不盈二百,绢亦如之。东由汴宋,西历岐凤,夹路列店,陈酒馔待客,行人万里,不持寸刃。”于此可见当时的兴旺景象。  相似文献   

10.
曾公亮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学界对其为政风采及历史功绩作了探讨。本文主要考证曾公亮撰写《吊曹觐》等四首诗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论证了宋太祖赵匡胤篡夺后周政权后,出自巩固其皇位的需要,在北宋统一战争中,采取了“先南后北”的战略,放弃了周世宗“先北后南”的战略,失去了攻取政治腐败的辽穆宗政权的机会,给辽后继者以喘息机会,造成了辽、金攻宋和宋、金对峙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北宋初期文人杨徽之是由后周入宋的著名文臣,但因其诗文留存不多,致使其声名湮没无闻。杨徽之以儒学立身,开启了"蒲城杨氏家世学派",在学术思想上颇有影响。他喜好为诗,诗风清丽典雅,当世诗名甚著。通过对杨徽之的思想及其文学创作的梳理,可以一窥北宋初期文人的情貌。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论证了宋太租赵匡胤篡夺后周政权后,出自巩固其皇位的需要,在北宋统一战争中,采取了“先南后北”的战略,放弃了周世宗“先北后南”的战略,失去了攻取政治腐败的辽穆宗政权的机会,给辽后继者以喘息机会,造成了辽、金攻宋和宋、金对峙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试论何绍基的生平及其诗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何绍基,字子贞,晚自号猿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生于清嘉庆四年(1799)十二月初五日,卒于同治十二年(1873)七月二十日,享年七十五岁。 何绍基的一生大致可分为求学应考(道光十八年以前),编修典试(道光十八年至咸丰元年)、简放学政(咸丰二年至五年)和绝意仕进(咸丰六年至同治十二年)四个时期。他的儿童时代生活在道州。两岁前住道州东门本家,两岁后因父拔贡入都,随母“就育于舅氏”。  相似文献   

15.
在“慕陶史”上,宋代文人对陶渊明文学风格和人格精神的认识渐趋深化和丰富,把陶渊明推崇到了和杜甫相提并论的程度。这也标志着中国文化的某种成熟。这种慕陶之风,在北宋中期大炽,尤以苏轼的“和陶诗”及陶渊明评论为著名。但如若留心王安石,会发现他对陶渊明的喜爱不在东坡之下,虽无正式的陶渊明评论,但在其诗中,却屡屡述及渊明,对此,我们的文学史有所忽略。故本文通过王安石作品,特将安石和渊明的关系缕出,并兼及北宋诗人的慕陶情况,以供文学史之着意。  相似文献   

16.
在宋代崇杜、学杜的背景下,北宋诗人作诗喜用杜诗典故。北宋初期的王禹偁是最早较多使用杜诗典故的诗人。北宋中期的梅尧臣、苏舜钦、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大部分诗人都大量使用杜诗典故,苏轼是北宋使用杜诗典故最多的诗人。江西诗派也普遍喜用杜诗典故,江西诗派中使用杜诗典故最多的诗人是黄庭坚。  相似文献   

17.
苏舜钦《暑中闲咏》诗补校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平骧先生与胡问陶先生合著的《苏舜钦集编年校注》(巴蜀书社 1990年版 ,以下简称《校注》) ,扎实严谨 ,材料丰备 ,可谓研究苏氏作品的集大成之作 ,但惜仍有疏漏。例如 ,其中对于苏氏的《暑中闲咏》诗未作任何校勘 ,并注为吴中诗 (卷第四 ,二八九页 ) ,笔者以为 ,尚可补充商榷。今检《汴京遗迹志》(195 9年中国书店影印明嘉靖二十五年刊本 ) ,见其卷十“延庆观”下转引了陈颀《闲中今古》中的一段材料 ,曰 :  后于延庆观东偏道士房见一石刻 ,乃苏子美所作诗 :“瓜果浮沉洒半醺 ,满床书史乱纷纷。北轩凉吹开竹 ,卧看青天行白云。”因录…  相似文献   

18.
于鹄早年曾以官禄为志,意气风发,斗志昂然。然而,仕途的失意使他最终选择了山林,进行着野夫般的耕种、僧道般的修禅。他既写山寺、山林、古洞、古祠之景,也写习禅、饮酒、耕种、读书之趣,诗风清雅,意境清幽。其诗成为中晚唐时期失意文人寄情山水、觅仙寻道以求长生的一个缩影,折射出唐朝佛道文化对文人生活的渗透。  相似文献   

19.
20.
张枣是中国先锋派代表诗人。他的诗以现代手法演绎对传统的依恋。以“静”传“动”,“动”、“静”结合营造出的意境展示了诗人非凡的空间领悟力。所用象征的背后有着完整的表意链条。善于营构书面语和口语的交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