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认为,教育学的逻辑起点是“知识新人”,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是“教育软技术创新”;教育学是研究生产“知识新人”及其规律性的科学,教育技术学是研究“教育”活动的软技术及其规律性的科学;教育技术是指涉及教育软技术创新的技术;教育技术学与教育技术进步有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极其迅速,但基础理论体系的建构却相对滞后。本文论述了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中的几个理论问题,提出了教育技术学应当研究教育的问题,应当提到教育科学的高度和相关学科对话;分析了教育技术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呼吁当前的教育技术学研究重点需要从“应然”走向“实然;”论证了开展教育技术哲学研究的必要性。希望本文能引发围绕学科基础理论建设的学术思考。  相似文献   

3.
对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进行定义及对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思考的意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传统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种类及各种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实现思辨哲学方法与实证科学方法的融合是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教育学以"教育"活动作为逻辑起点具有研究对象与逻辑起点重合的缺陷,相应地教育技术学以"借助于技术的教育"活动作为逻辑起点也具有同样的问题。对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的认识只有当教育技术学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才成为可能,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处理好逻辑起点与研究起点、历史起点的关系。最后,作者提出了重新认识逻辑起点的问题及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确定独特的研究对象、构建完整的理论体系、发展专门的研究方法是学科独立、成熟的三大标志。为论证教育技术学的独立性和成熟性,在研究了教育技术学的完整理论体系和专门研究方法两个标志的基础之上,本文首先分别运用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多层次解析了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然后,根据确定研究对象的抽象概括原则,将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抽象概括为:教育的技术化和系统化。  相似文献   

6.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是该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它也是教育技术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探讨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首先从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取向出发,对其作了相关阐述,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教育技术学应采取的研究方法,并指出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是走向多元化。  相似文献   

7.
教育技术学作为教育科学领域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教育认识的逐渐深入首先从一些发达国家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在美国,发展较快。电子传播媒体在教育中的应用是其产生的直接基础,视听教育、程序教学是其产生的实践基础,学习理论与系统理论是它的主要理论基础。我国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建立、发展与完善,离不开对国外教育技术学的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理论思辨的失真及实证研究的乏力是当前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主要症结.对当前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深刻反思,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探寻合理、多元化的研究范式已迫在眉睫.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困境、理论基础的多元性及发展性、研究内容的多样性和整合化的趋势呼唤多元化的研究范式.而社会科学领域广泛兴起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教育技术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它能促进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的多元化,弥补教育技术学研究中实践基础的缺失,彰显主体间性、加强对话与交流,促进教育技术学领域教师的成长与专业发展,推进学科研究方法的融合与互补.我们在开展现象学研究的同时,要注意多种范式的融合和优势互补,迈向研究范式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9.
教育技术研究方法是教育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问题之一,学界对教育技术学是否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存在明显的分歧。有人认为教育技术学没有自身独特的研究方法,有人主张教育技术学必须确立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才能成为成熟学科。采用文献分析法,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视角,我们认为,教育技术研究方法本身是一个专业术语,但该术语的使用并非意味着教育技术学一定要有自己原创性的研究方法。其所谓独特的研究方法的探寻,更主要依赖于对既有研究方法的改造,这种改造可能是研究数据的获取工具和方法的改造,也可能获取数据的类型和分析的方法也发生了变化,还有可能因研究对象形态的差异造成研究方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领域已进入一个发展的新阶段,但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发展方向以及如何促进该学科的发展一直是教育技术界十分关注并深感困惑的问题,这些问题与教育技术及其学科的定位密切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技术的定位决定了教育技术及其学科的发展方向、培养目标等,因此,梳理、匡正、确立与明晰教育技术及其学科的定位,已成为国内外教育技术界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对于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定位、内涵,至今尚未完全统一,各位专家都持有不同的见解,因此,以科学的态度探讨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研究对象,并从历史的变迁中来认识…  相似文献   

11.
教育研究:走向复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研究通常有两种研究范式,分别称之为实证范式和理解范式。从存在哲学认识论角度看,两种范式的认识逻辑分别是"是"—"是者"与"在"—"在者"。然而,它们在"语言界限"和"逻辑界限"上都表现出了颠倒与混乱,其主要原因在于教育活动的复杂性。复杂事物只有通过复杂性理论进行研究。运用复杂性理论对教育进行再认识可以发现,这两种范式在研究中都存在着难以承受之力。鉴于当下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存在不足以及教育活动自身的复杂性,教育研究应遵从复杂性研究,做到把教育的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教育研究的多元发展必然引起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深刻反思和探索。从源起之处如其所是地把握其内涵实质是以严格的科学态度反思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关键。从对教育是什么、研究是什么、方法是什么的内涵实质之理解,建立起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强调教育研究的理论界定环节,把多种研究方法的运用内在地组织在形成研究资料的过程之中,形成以研究过程的序列而不是方法的序列展开教育的研究以及教育研究的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3.
教育量化研究旨在通过测量、统计、推论分析教育现象,探究教育规律和指导教育实践。能否正确运用教育统计方法,直接影响研究结果科学性和指导教育实践有效性。本研究以35种教育类CSSCI来源期刊(2019-2020版)234篇教育量化研究论文为样本文献,设计《教育统计方法应用检核表》,记录文献中涉及的教育统计方法和归纳常见的统计“误区”。结果发现,当前教育量化研究存在误用统计方法、参数报告不完整和不规范、相关回归误作因果推论等“误区”。教育类专业可适当增加研究方法实操和数理统计课程,教育研究领域应加快制定教育量化研究论文写作规范以及完善同行评审制度,举办教育统计分析工作坊等,助力我国教育实证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教育研究中的技术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科学方法是通向科学知识或真理的唯一入口。从科学史的角度看,科学发展的每一次大的突破都与方法的革新有关。在教育研究中,方法论的知识成为获得研究成果的有效工具,现今的教育研究活动逐渐从相对简单、单一的操作发展到复杂的综合运用,有质量的教育科研必然是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和注重科学研究方法,注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有能力的教育研究者一定是掌握了先进的教育研究方法和技术的研究者。  相似文献   

15.
针对学界存在方法、方法论与研究范式概念含混使用的现象,文章站在教育技术学学科的视角上对"范式"概念的含义重新解读,总结出了范式的四个基本特征,并探讨了三者的关系及其对教育技术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从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3个方面具体分析教育装备学与教育技术学的异同,对一些概念进行界定。作为教育装备发展史的一个研究课题,这些概念的界定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在系统分析教育技术常用的两种研究范式的基础上,结合哲学史的梳理,从方法论、研究方式和具体研究方法三个层面对现象学进行了分析,指出现象学是教育技术研究的第三种范式。在方法论层面,现象学范式的创新性突破在于穿透了“一般”和“个别”的割裂;在研究方式层面,现象学范式遵循质性研究的模式,擅长对微观体验的揭示;在具体研究方法层面,现象学范式综合运用访谈、体验报告等手段,使研究结论具有建构性。在此基础上,根据对教育技术研究特征的分析,明确了现象学之于教育技术研究的方法论价值在于贯通融合,即有利于教育技术研究的定位融合、视域融合和研究取向融合。  相似文献   

18.
自然科学研究的目标是发现自然事物的实然秩序,教育研究的目标是探寻应然的教育行为。教育研究的逻辑是通过观测到的“或然映像”推断实然的教育事实,发现某种实然教育行为与受教育者随之发生的实然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根据对实然教育事实的价值判断,设计更加合理的教育行为,最终形成新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教育实证研究离不开理论研究成果指导,教育理论研究需要实证研究提供事实支撑。教育研究应该保持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之间的张力,既要以教育目的与理念为指导开展实证研究,也要开展关注本土现实教育实践的理论研究,从而实现教育研究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当前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音乐教育心理学已经成为音乐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音乐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思考具有现实意义。当今我国音乐教育心理学研究一方面亟需加强“量的研究”,另一方面必须重视“质的研究”,在教育实践中采用行动研究模式将两者有机地结合是实际有效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