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 线描是人的精神活动和象征,对线的完美锤炼是人们修养的体现。二、赋色是人的面貌的体现,是对丰富色彩的提炼,是在学习过程中的升华。三、历史画家成功地运用了线描和赋色,使他们成为传世佳作。  相似文献   

2.
意象色彩是中国传统美术在中国哲学思想背景下建立起来的色彩文化体系,是艺术家用色彩创造出的心物相契、情景交融、虚实统一的色彩运用体系。中国画的色彩经历了一个由色墨并重到水墨为上再到色墨并举的演化过程。面对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我们应该明确意象色彩的价值,色墨并重、随情赋色应是当代中国画的色彩之路。  相似文献   

3.
汉魏六朝是我国古代赋体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该阶段出现了我国最早的赋论。这些赋论是我国古代文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内容多针对于赋的渊源、创作、文体特点及地位等方面的概括与评价,具有早期的文章辨体意识与论赋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4.
六朝赋在汉赋成熟的体式的基础上,追求“体物”之妙,即要求赋美丽、写实、巧似。六朝诗歌在这种强势体的影响下,表现出赋的许多特征,铺陈手法的运用、对偶等形式技法的借鉴正是这种倾向的外部体现,究其实质则是诗歌审美趣味向赋的靠近。  相似文献   

5.
冬色赋     
钱敏华 《教学随笔》2010,(12):24-24
我喜欢和风细雨、万物争荣的春天,我喜欢繁花似锦、绿树成荫的夏季,我喜欢云天高洁、麦浪涌金的金秋,但是,我更喜欢的却是冬天。  相似文献   

6.
学语言的音乐性,与民族语言的语音特点和读的审美愉悦密切相关,但重要的还是基于情感节奏表现的需要。把彼此不同的声韵因素组织起来,使之适应于所要表现的情感节奏,就产生了学语言的韵性。学语言的音乐美又表现为均衡美、错综美、抑扬美和回环美。  相似文献   

7.
战国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描写邻家之子时写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这个邻家之子究竟有多高、肤色究竟如何、到底有多美.这一切从语言文字上无从得知。汉乐府《陌上桑》中写罗敷的美貌:“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峭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汉魏六朝动物赋为素材,从体物、写志、说理、言情四个方面着手,探讨动物在赋中的内涵与要义,以求达到对赋作和赋家的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9.
汉魏六朝音乐赋中乐器赋占绝大多数,始于两汉,盛于两晋,在发展过程中题材不断拓展,呈现出骚体趋于俳体,骈偶化增强的趋势。其发展兴盛、题材拓展、体制变化的过程与当时的社会生活内容的拓展、人们的喜好和文学体制的变化息息相关,成为了解和考证当时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10.
六朝时期诗与赋的发展状况处于"一种过渡折中状态"。为了适应新的文化环境,六朝赋家不断地改进作赋的方法,使得赋作逐渐具有了诗化的倾向。这主要表现在:赋作之抒情化,赋作形式之诗化以及赋作修辞格选用之诗化。这使得赋体克服了自身的结构性危机,恢复了生命力,使得其在新的文化环境下得以复兴。  相似文献   

11.
杂语性是文学面对的语言现实,文学性的获得在于消除杂语对文学性的分解力,而文学性的心理基础在于刨作主体的直觉能力.直觉对杂语具有统摄作用,并使之由实用语言转化为直觉语言。在文学创作中,直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美好的思想情感要通过精妙的语言来表现。因此,语文教学要深入开掘课文中美的东西,以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提高教学水平。特别要注意分析那些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创辞、炼字、描声绘影的句段,激发美的效应。  相似文献   

13.
人才培养一直是外语类专业建设及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本文从我国外语类专业外国文学课程设置的历史考察出发,结合《国标》精神和《指南》方案,立足文学知识和文学欣赏能力培养,简要探讨外语类专业外国文学的课程设置,并提出参考课程框架及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进行了陌生化语言模式的解析,分析了英美文学中的陌生化发展,提出了英美文学中的陌生化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工作主要目的是解决人们的一些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和立场的相关问题,从根本上提高人们思想觉悟。思想政治工作离不开语言,语言美是工作者内在品格的一种自然流露,是心灵美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汉代学思想中的言意关系主要着眼于辞达意的追求,但也有一些新的变化,魏晋南北朝学思想中的言意关系则侧重于言外之意的追求,提出了“隐秀论”和“滋味说”等影响深远的学思想命题。这两个时段的言意关系特色正好是对先秦学思想中的言意关系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伴随"读图时代"的到来,图像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学生阅读习惯的改变,也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应该在教学目标、教材建设、授课方式、评价机制等方面加以改革,以应对汹涌而至的图像时代和顺势而来的文本样式、图文关系和阅读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8.
在关注人性,提倡对话、提问,追求民主、创新的后现代教育思想下,汉语言文学学习该如何进行?本文在对后现代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及汉语言文学的特点的阐述的基础上,探析后现代教育思想下如何进行汉语言文学学习。  相似文献   

19.
六朝时期的文学与清谈、绘画与书法、陵墓石刻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以建康为代表的南朝文化,与同时期的西方古罗马文化同样被认为是人类古典文明的两大中心。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results of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from 2000 to 2011 evaluating the effects of early care and education practices on the developmental outcomes of dual language learners (DLLs) from birth through 5 years of age. Across 25 studies that met inclusion criteria, study samples consisted primarily of Latino or Spanish-speaking children 3–5 years of age enrolled in center-based programs. The analysis focused on features of the early education programs and practices (intensity and language of instruc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sampling, research designs) in relation to child outcomes for the various types of research interventions evaluated in these studies (center-based program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urricula, and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On the basis of a few large-scale scientifically sound studies, the review found at least some evidence to suggest that DLLs benefitted from attending widely available, well regulated programs such as Head Start and public pre-k, particularly with respect to improving language and literacy skills. However, because the extant research has not systematically accounted for the separate effects of language of instruction versus type of intervention, very little can be concluded about how these factors contribute to the positive main effects of these interven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