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力拖动与自动控制”是技工学校电工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在该课程结束后的技能训练阶段,我们采用了“四段三步”法进行训练。几年的实践证明,训练效果较好。学生通过训练,不仅能按照理论原理图和专业课所学的理论知识自己动手、自行安装较复杂的电控线路;还能够在教师模拟故障时,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故障点,并正确处理和排除故障。所谓“四段三步”法即把技能训练分为识图、用图;设计能力;工艺安装(配线技能);故障处理四个阶段,每阶段分三个步骤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2.
一、设计原理“两段四步”教学程序中的“两段”就是把教学过程分为“课前预习,课堂练习”的两个基本段落;所谓“四步”就是(课前)“查一查、记一记,问一问,画一画”和(课堂)“议一议、动一动”。本设计自始至终都贯穿一条思想主线———“科学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的学习态度。二、具体操作第一步,查一查、记一记。这个步骤体现两个方面的要求:1.根据课文内容向学生提出明确而适度的学习要求,使学生加强注意事物的主动性和有意性。2.重视“最近发展区”,根据学生知识能力的差异,预习时可分三个层次提出,即…  相似文献   

3.
跳法 单圈,男女相间,面向圆心。 前奏:相互手拉手。 1小节:手拉手,右脚开始,向右“前进步”每拍一步(右、左、右)走三步(见场记一)。 2小节:仍手拉手,“正步半蹲”。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给出关于圆规直尺可作正五边形的一个证明。为论证所需,我们先来证明下列引理。引理:给出一条长度为1的线段,则用圆规直尺就可作长度为(5~(1/2)-1)/4的线段。证明:设AB=1。于是可作图如下(图1): 第一步:在点B上作垂直于AB的直线L。第二步:在直线L上作点C,D,使之BC=CD=AB。第三步:作延长线段AB的直线L′。第四步:以点A为中心,AD为半径作交L于E的圆。显然线段BE=5~(1/2)-1 第五步:把BE分成四等分,则每一等分的长度就是(5~(1/2)-1)/4。  相似文献   

5.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设有三个函数,第一个函数为y=f(x),它的图象与第二个函数的图象关于直  相似文献   

6.
“三段五步”教学法这种目标教学模式,可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文章从四个方面论述了运用“三段五步”教学法的优势推动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分形是20世纪才开始研究的几何图形,它的每一部分和整体都相似,更宜于刻画大千甘界的千姿百态.请欣赏分形“科克雪花”和“分形树”:…▲***… “科克雪花”的最初四个阶段.它的生成从一个等边三角形开始,把每一边三等分,取走中间的三分之一,在这被取走的线段处向外作出两边为此三分之一线段长度的尖角.…举苹黔终分形树数学欣赏——分形~~  相似文献   

8.
“两段四步”教学程序中的“两段”就是把教学过程分为“课前预习,课堂练习”的两个基本段落;所谓“四步”就是(课前)“查一查、记一记,问一问,画一画”和f课堂)“议一议、动一动”。本设计自始至终都贯穿一条思想主线——“科学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的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9.
我讲“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先提出问题,说明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学生思考后再讲:实验开始先通氢(第一步),通氢以后再点灯(第二步),由黑变红先撤灯(第三步),试管冷后再停氢(第四步)。把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以后,一字一句把这“两先两后”讲明确,不含糊,然后提炼出四个字:“通—点—撤—停”,这就加深了学  相似文献   

10.
把1平均分成”等分(”为大于1的自然数),每一份1/n做单位分数.把一个单位分数表示为单位分,数的和,叫做单位分数的分拆,文[1]第三讲给出了单位分数1/n分拆为两个单位分数之和的四种方法:列举,尝试法、公式法、约数变形法、平方因子法.本文将模仿两项和分拆,解决单位分数的两项差分拆:  相似文献   

11.
我们从一九八一年开始进行化学教学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已初见成效。1.从八一年开始,以要求学生预习,培养自学能力作为突破口。2.从八二年开始,在完善自学方法和培养自学习惯的同时,改革课堂教学。3.重点改进和加强实验教学。 下面作简要介绍: 一、改革课堂教学 改革课堂教学是将传统的“五段教学法”改革成明确教学目的、学生自学、讲议结合和综合练习的“四步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一、求有关角例1如图1,它是函数y=Asin(ωx+φ)(A>0,ω>0,|φ|<π/2)的一段图象,试求它的一个解析式.解由图象易见它的振幅A=2.又由周期T=2π/ω=2(5π/4-π/2)=3π/2,得ω=4/3.此时已得到y=2sin(4/3x+φ)(*).以下是求初相角φ的几种不同方法.方法1(直接代点法)图象过点(π/2,0),可直接把这点坐标代入式子(*)中,有sin(2π/3+φ)=0.但注意到点(π/2,0)是在图象递减的那段上,故有2π/3+φ=2kπ+π(k∈Z).又题目中要求|φ|<π/2,故上式可取k=0,得  相似文献   

13.
初二学生学了“惯性、惯性的应用”这节后,完成课本上的“练习三”非常困难,许多学生根本就不会做。我在教学中总结出“三步法”,同时把“练习三”移到下一节“运动和力”讲完后布置给学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三步法”的内容是: 第一步: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怎么样? 第二步;哪个物体受外力作用,改变了运动状态? 第三步:哪个物体没有受外力作用,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例1.如图所示,把纸片突然弹去,钢球掉进筒里,为什  相似文献   

14.
文章根据对戴启猛先生提出的“四度六步”教学法的原理和使用技术要领的理解,对“函数中的图象(1)”这一课例进行重新设计,并对比课例常规的教学设计,逐步展示“四度六步”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5.
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因此,我校“大语文”教育的主体也是语文课堂教学。为了使学校的整体语文教学达到一个较高水准,我们创建了“大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三段四步”课堂教学模式。“三段”指“课前准备”“课中探究”“课后拓展”三个阶段;“四步”指课堂上进行的“师生确定教学目标”“师生互动教学”“质疑问难”“迁移运用”四个教学步骤。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模式变式来组织实施教学(见下表)。  相似文献   

16.
采用“四步法”教学模式把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教学内容划分为“学会—引导—独立—综合或设计”四个层次进行教学,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培养,让学生先“学会”、进而“会学”、再而“能创”.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四步法”教学模式在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在分子生物学实验方面的基本技能,该方法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7.
周建军 《物理教学探讨》2009,(6):67-69,79,80
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1所示.取开始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物下列体运动的v-t图象.中正确的是( )  相似文献   

18.
美国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把解题概括性地划为四个步骤:第一步,弄清问题;第二步,拟定计划;第三步,实现计划;第四步,回顾。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看到不少人(包括我们一些教师),尤其学生,只是“忙”于解题,这四个步骤中完成了前三个步骤就“鸣金”收兵了,却少了这第四步,即不愿回顾。“回顾”,笔者以为除了检验这一层意义之外,还应有另一层意义:积累。检验,是回顾解题过程中有否什么疏漏而导致的错误。而积累,是在正确解题之后回  相似文献   

19.
〔一晋,号,上是增函数 ,晋〕上是增函数 污一4 ,J一 一 沪..‘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印分. 在每,J、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与470。终边相同的角表示为() A .k·3600 2300 B.k·3600 250。 仁_左.1印o 700 D.k·3600 2700 C.卜介,0]上是增函数 2.函数川俨碗乒 俪的定义域为‘ 〔一二 4 ,丝〕上是增函数 4 A.(0 二) B.(介,4〕 C.(0,4] D·‘o,号,U“,4〕 9·将y=Sin‘号” 2k,,的图象上所有点横坐标 缩小到原来的一半,纵坐标不变,然后把图象向左平移 晋个单位,得到新的函数图象,其解析式为‘…  相似文献   

20.
每首简谱歌曲的左上方,都有“2/4”、“4/4号”或“3/4”这样的乐拍记号。而我们许多教师甚至有些音乐教师往往把曲谱的“2/4”、“4/4”和“3/4”与数学中的“2/4”、“4/4”和“3/4”混为一谈,分别读成“四分之二拍”、“四分之四拍”和“四分之三拍”。其实这些教师是不知乐拍记号的含义而读错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