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论教育硕士专业的课程目标和取向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课程目标是培养能够有效地、创造性地实现把文化科学“转换”为学科或课程和把学科或课程“转换”为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内外的文化科学学习活动的、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临床专家型”教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的价值在于提升学员的技能、判断力、敏感性、分寸感 ,为学员提供严肃的、理性的教育教学理论活动和行动研究活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应具有经验性、工具性和通识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物理科学、物理学科和课程、物理学习活动的本质和特点入手 ,分析了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实现把物理科学“转换”为中学物理学科、把中学物理学科“转换”为学生的物理探究活动的两次“转换”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物理科学、物理学科和课程、物理学习活动的本质和特点入手,分析了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实现把物理科学“转换”为中学物理学科、把中学物理学科“转换”为学生的物理探究活动的两次“转换”。  相似文献   

4.
论物理教学过程中两次转换的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物理科学、物理学科和课程、物理学习活动的本质和特点人手,分析了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实现把物理科学“转换”为中学物理学科、招中学物理学科“转换”为学生的物理探究活动的两次“转换”。  相似文献   

5.
物理教师的作用 ,是把物理科学“转移”为基础教育的物理学科或课程、把基础教育的物理学科或课程“转换”为学生的物理科学的学习活动。高师物理教育专业课程的内在价值 ,就是使高师物理系学生能够在未来的教学活动中实现这些“转移”。由于现行高师物理教育专业课程并没有很好地体现这一目标价值 ,造成其内在价值难以被未来教师认知和实现。因此 ,必须以实现“转移”为我国高师物理教育专业课程目标价值 ,改革高师物理教育专业课程  相似文献   

6.
实现高师物理教育专业课程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理教师的作用,是把物理科学“转移”为基础教育的物理学科或课程、把基础教育的物理学科或课程“转换”为学生的物理科学的学习活动。高师物理教育专业课程的内在价值,就是使高师物理系学生能够在未来的教学活动中实现这些“转移”。由于现行高师物理教育专业课程并没有很好地体现这一目标价值,造成其内在价值难以被未来教师认知和实现。因此,必须以实现“转移”为我国高师物理教育专业课程目标价值,改革高师物理教育专业课程。  相似文献   

7.
研究方向 高等教育原理    答辩时间  2 0 0 1年 4月本文的核心工作是解决构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课程过程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工作的背景下 ,笔者首先把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教育目的概括为培养“临床专家型”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然后从不同视角研究了教师的社会形象和作用 ,采用了实验研究方法 ,初步探明了“临床专家型”教师在学生自组织学习过程——“渐进或震荡期”、“高原期”和“突变期”中的作用 ,根据许多学者、专家和中小学校对优秀教师、名优教师、专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  相似文献   

8.
自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纲要以来,“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等新的教育理念已逐渐为广大科学教师所接受和实践,他们正力求按这些新的理念组织教学。然而,科学教师在开展小学科学探究学习活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①教师对学生在科学课提问方面没有界定,造成学生所提问题范围过大;②教师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总想把自己思想完整展示,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改中《,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强调学生直接参与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活动是教和学的中介。教师要组织学生的活动,而非单纯地讲教科书;学生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这就需要把活动化教学贯穿到整个教学中,形成“认识—渐进—发展—飞跃”的轨迹,让学生已有的道德认识在活动中得以迁移,得以提升。一、情境创设是活动的基础。《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活动”打破了以往一成不变的教学格局,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中。因此,教师要有目的地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经验、知识。教…  相似文献   

10.
论新课标下体育教学中位置的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飞 《林区教学》2009,(7):116-117
新课标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具备随时挖掘更能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课程资源,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要从“以学科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上来,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组织教学,改变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把新的课程理念转化到课堂教学的实践操作之中。  相似文献   

11.
听力过程是一个语言学因素和心理学因素交织在一起的、主动积极的心理语言过程。大学生的听力学习受到听力方法和技巧、听力课程的学时、英语基础、听时状态、文化背景知识以及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在听力练习过程中,大学生应选择难度适中的听力材料,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摒弃边看边听的习惯,注重学习方法的提升,如精听与泛听相结合、听与说相结合、做听力笔记、抓住关键词等,以提高大学生的听力技能。  相似文献   

12.
江原友 《天津教育》2021,(2):101-102
分层教学符合初中物理的教学理念,是落实以学生为主的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应积极结合物理学科特点,做好分层教学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物理学科中,提升学生物理学习的效果和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王爱萍 《天津教育》2021,(6):123-124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高中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现代发展意识,以提升学生素质,使其获得全面发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地理学科特点,选择科学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关注社会发展状况,与时代接轨。  相似文献   

14.
社会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外语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突出认知主体;教师转变角色,由"主讲"变为"主导";注重开展交互性学习,重视创设语言环境,加大英文输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注重知识重现的原则。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要以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改革教学方式方法,以提高学生语言应用技能。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堂教学反馈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与实践者所关注的焦点。调控的功能是如一根线一样,是课堂教学的潜在贯通。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控,要在尊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下对学生进行调控。语文老师是调控的主体,要纵览全局,既要照顾到"学生的反馈"又要照顾到"自我的反馈",在感知学生的基础上,做出恰当的调控。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One key to effective teaching is the ability to identify and understand the different ways students process information and acquire skill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experienced and preservice teachers’ ability to diagnose student learning-style preferences. The subjects were 15 pair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nd their student teachers and 5 randomly selected students from each school site. To determine student learning styles, students completed the Canfield Learning Styles Inventory, and corresponding teachers and student teachers completed the Canfield Learning Styles Profile Assessment on each of their 5 studen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service/experienced teachers’ perceived scores and the students’ actual learning style scores was analyzed by the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techniqu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 wide variety of learning styles existed among the students and that neither experienced nor preservice teachers accurately diagnosed the learning styles of their students.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study are twofold. First, if teachers are going to make informed decisions about the teaching process, then they need to know the learning styles of their students. Second, information about learning styles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curriculum of professional preparation programs.  相似文献   

17.
兴趣的三个定义,在解释力上依次递进,分别对应于不同的作用机制以及教育建议。其中,作为事物属性的兴趣,要求教师研究教学素材,在苦学与乐学传统中间做选择。作为目的的兴趣,要求教师研究学生,提供支持条件,引导和满足学生的需求。这两个定义,都没有正面回答在兴趣状态下,学习者心理感受的性质问题。阿诺德的兴趣定义强调,在兴趣状态下个人感受到的是紧张。这种紧张状态,可以推动学习活动的进展。这个定义,较为圆满地刻画了兴趣促进学习的作用机制。基于此,我们对学习活动的理解需要更新。一线教师们也可以据此调整自已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纲要》课是面向本科大学生开设的公共政治理论课,授课目的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纲要》课的教学时效,离不开一点,就是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使教师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教师"爱教"、学生"爱学",才会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9.
双语教学是学生识别和记忆专业词汇、提高英文科技文献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生物学双语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学生接受速度慢”“文科学生对理科知识理解难度大”“课程考核方式如何选择”等问题,为此,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将课件调整成由含有大量中文到全英文逐渐过渡的形式,并且考核方式也选择开卷考试以降低难度,此外通过评学和评教、加强师生对课程学习效果的交流等手段来不断提升双语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中存在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自我期待低的问题,高职院校教师运用罗森塔尔效应,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期望、倾注情感与爱心、在师生互动中欣赏学生,有助于开发、挖掘高职院校学生的潜在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