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4月的杭州,春意袭人。有幸参加了在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举办的“千人万课”全国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近距离目睹了众多名师的风采,聆听了他们精彩的课堂和报告。在充实、满足之余我不由地陷入深深的思考:新课改形式下,作为年轻教师,我们的生本教学又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2.
凡事皆有“道法术”,语文教育也如此。道生法,法生术,术服务于法。因此,语文教育要“道明”“法当”“术精”。下面我就道、法和术三个层面谈谈我的语文教育观。“道”是事物的本源,“法”是方法,“术”是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3.
看到了吗?“青”这个字是由一个“生”字和一个“井”字组成的。“生”表示野草新生的嫩芽,新鲜的嫩绿色(青色),“井”表示在一个四角的框里涌出了清澈的水。  相似文献   

4.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每一个教师都有必要建构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师在使用教学方法时,不仅应该因“文”制宜,因“生”制宜,更应该因“师”制宜,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不拘泥于固有的教学方法,大胆地超越甚至打碎权威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每一个教师都有必要建构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师在使用教学方法时,不仅应该因“文”制宜,因“生”制宜,更应该因“师”制宜,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不拘泥于固有的教学方法,大胆地超越甚至打碎权威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今天下午,语文老师给我们听写生字。我写错了两个字,一个是奶奶的“奶”字,我忘写勾了;另一个是年级的“级”字,最后一笔捺,我写成了点。  相似文献   

7.
看图写话是低中年级的常见作文形式。在一次送教下乡活动中,一位教师这样教学看图写话-- 师:同学们,你们能在教室里找到词语吗?比如老师找到了“门”“窗子”,你们能找到吗? 生:我能找到“窗帘”“桌子”“凳子”。生:“老师”“电脑”。生:我能找到“作业本”“文具盒”。生:我能找到“举手”“发言”师:我能找到“勇敢”“自信”。生:我能找到“专心”。  相似文献   

8.
在学校中有这样一个群体——问题生群体。一般来说每个班中问题生的比例大概是6%~10%。问题生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弱势群体,也应该是关心下一代工作者应该研究的课题。因为,能否较好的转化这些学生,将直接关系到班集体的班风和学风。更重要的是将直接影响这些学生一生的前途和幸福。有人说过:“智育不好是次品,德育不好是危险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心理不健康是易碎品。”可见,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是不容忽视的,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必须立足于学生一生的发展来从事管理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地发展。几年来,我通过观察、研究班主任在转化问题生的工作中不同的做法产生的不同效应,积累了一些经验,总结出“四位一体”的转化方法。  相似文献   

9.
段玲 《文教资料》2010,(22):180-182
本文介绍了“三生教育”提出的历史背景,“校园文化建设”与“三生教育”的密切关系。通过将“三生教育”和红河学院“六个一”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系列活动进行对比.论述了校园文化建设对高校开展“三生教育”的重要意义: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为“三生教育”,也为素质教育打下一个坚实的根基,开垦一片肥沃的土地。  相似文献   

10.
黄红艳 《云南教育》2009,(21):43-43
我是一名母亲,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在与女儿的相处中,我时刻扮演着母亲与老师的双重角色,既是慈母,更是严师。不久前,女儿参加了学校举行的“三生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回来后,她兴高采烈地对我说:“妈妈,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是成熟、饱满的生命姿态,什么是人生意义的终极寄托!”女儿的举动,让我十分欣慰。作为家长,我对“三生教育”也有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关于所谓“问题生”的讨论,已经很多了,人们纷纷出谋划策,可是在现实中还是有那么多的事情发生,例如青少年的犯罪率持高不下。这仿佛构成了一个悖论。事情为什么还是再三发生呢?我常在深夜里问自己,我们真的懂得了“问题生”的内心了吗?作为人师,我们总渴望被学生理解,我们有很多无奈,我们需要学生的倾听。而往往这时候,我们会忽略了“问题生”本身,忽略了他们想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想。于是,我开始了思考。我曾遭遇过这样的一件事情,这件事情令我茅塞顿开。我到一个学校听课,教师正在讲发散思维。一个学生,头发长长,是通常教师眼中典型的“烂…  相似文献   

12.
李霞 《湖南教育》2003,(5):50-51
教学片断师:对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写的第一首诗,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爸爸的评价是“糟糕透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请同学们分小组进行学习、讨论。(生小组学习、讨论)师:明白了吗?你是怎样理解的?生:妈妈的评价———“精彩极了”,这是对孩子的赞扬与鼓励,爸爸的评价———“糟糕透了”是对孩子的批评。生:我觉得正像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那样:“‘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生:作者为什么要说“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都是爱?生:我有时候虽然考试考…  相似文献   

13.
张长松 《江苏教育》2023,(11):75-78+3
语文“生·动”课堂是以“生命”“生活”“生成”为语文教学的基础,以“主动”“互动”“灵动”为课堂呈现样态的教学主张。“生·动”课堂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和学习力的提升,可以通过激发生命热情,提升文字体悟力;走进生活世界,提升认知迁移力;促进优质生成,提升创新思维力;设计活动方式,提升学习辐射力等举措获得灵动的教学效果,达成以语育人、以文化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语文教学失败的病根在哪里?作为一名从教十余年的中学语文一线教师,我深切地感到:是“一元化”的思维窒息了语文。  相似文献   

15.
人言数无味,我道味无穷。一个好的理念,理解和承认它的合理性并不难,难的是找到恰当的方式和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运用到实践。对于“生本教育”的理解,我个人就经历了一个从“接受理念”到“落实方法”的蝶变之旅。  相似文献   

16.
“四生课堂”理论是关于生命性、生长性、生活性和生成性等特性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四生课堂”理论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很强的实践意义,能够引领和指导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基于“四生课堂”理论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具有“四个高度”特征,即高度彰显阅读教学主体的“生命性”、高度重视阅读教学目的的“生长性”、高度体现阅读教学内容的“生活性”、高度显示阅读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实施基于“四生课堂”理论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需从激活生命、着眼成长、密切生活、活化过程四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聂俊岭 《亚太教育》2023,(7):120-122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学效果。针对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进行研究,从生本课堂的特点和意义、语文生本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做合一”思想视域下语文生本课堂的构建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指引下,转变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形式、注重学情分析、贴近生活实际,有助于构建科学高效的语文生本课堂,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8.
王益民 《师道》2010,(4):35-36
语文有很多的这个“派”、那个“式”.他们大都在研究“怎么教”。我这里不是说“怎么教”不重要.只是以为有点“过”了:动辄就在语文前面加个定语,这个语文那个语文的。崔峦老师说,在“语文”前加任何一个定语都不是“语文”了,窃以为然。  相似文献   

19.
聆听了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讲座,当时为之一振:“还有不用老师讲的课堂?”当我拿到《教育走向生本》一书时,如沐春风,第一次阅读,竟然一口气读了50页,之后爱不释手。书中的一些观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先学后教,不教而教;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成长在前,成绩在后。  相似文献   

20.
伍红春 《课外阅读》2011,(8):102-102
教师爱生,老生常谈。教师爱生,理所当然,不少的文章和书籍,乃至不少人物的先进事迹都是“爱生”的最好阐述,把“爱生”的主题推向了极致。当然,也出现了“爱”与“严”的讨论,“宽严相济”,“严是爱,松是害”等“如何爱”的问题似乎也得到了证明。但实际工作中,有不少的老师施以“博爱”或“软硬兼施”或“严就是爱”过,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或折中,往往效果不佳。究竟如何“爱生”看来并不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