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试论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价值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保守主义的兴起是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思想文化领域里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从价值取向的角度考察,这一思潮主要有回归传统、反现代化、否定革命、走向世俗四个方面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2.
对现代女性文化的理性观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时代我国女性文化出现了多层次、现代化、世俗等转向,但是由于对女性文化的理解和建构更多的是诉诸感性,对女性文化的特殊价值和功能认识不足,从而导致女性文化发展出现某些偏斜。针对女性文化存在现状的诸多问题,有必要在理性的层面上进一步认识女性文化的特殊价值,增强女性文化建构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3.
北宋是我国古代社会的转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世人价值取向的转变,以及审美情趣的转化,文学也相应有了重大转变,高雅文学渐趋向世俗文学倾斜、靠拢,柳永的词是这个特殊时代孕育的世俗文化产物,他的词以俗为美,瓦解崩溃传统价值,重树新的价值观念,形成独特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动画片及卡通文化深刻地影响当前的社会道德文化,国产动画片预设的德育价值面临着诸多的实现障碍。预设“德”的标准超越了现代普通人的生存遭遇,回避了战胜恶的武器及世俗生活;动画制作的成人视阈和动画角色、功能的定型化影响了受众者对德育内容的诠释和内化。  相似文献   

5.
当下,以对个体价值的极度尊崇,对主流文化拒斥,以及对日常庸众的蔑视形成的“另类”文学现象,表现出“另类”写作的“私人化写作”,“走向世俗”和“零度叙事”三个明显的“后现代”特征。  相似文献   

6.
清代士人的思想困境,在于世俗生活理念对于文化担当者所具有的超越精神的侵蚀,《红楼梦》对于“洞明世事”的世俗生活理念的反感性表述因而具有反抗世俗、反抗日常生活庸常化的意味。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往往以世俗生活经验为文化价值的起点,世俗生活又自有其内在合理性。因此,《红楼梦》又在批判“洞明世事”的世俗生活理念表达中传递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社会所具有的超越性和合理性因素的承认,作品的内在价值追求极其复杂矛盾。  相似文献   

7.
功利主义作为一种涵盖面极广的伦理理论和公共哲学,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塑造着现代世界的普遍道德文化和价值取向,并因其对世俗追求的适切性、实用性和操作上的灵活性而成为公共行政实现其基本价值目标的重要参照系。  相似文献   

8.
宋初朝庭将赏花钓鱼,曲宴赋诗作为常例和制度规定下来,以至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饮宴游乐的文化习俗。曲子词在宋初朝庭这种文恬武嬉,欢歌醉舞的世俗文化的风习中,找到了合适的位置--于酒席歌筵承担娱宾遣兴的角色功能。宋词的文化角色功能具体表现在消遣式,反省式,旅游式,价值化,审美化等方面。宋词所表现出的与诗文道统迥异的文化功能,是宋人对文学功能的一种开掘,是宋人关于人性的深度觉醒。  相似文献   

9.
汪曾祺小说以"仁爱"为内核,以超脱为形式,力排外界阻挠,营造了一个极具传统文化色彩的和谐人生境界,它是关注世俗价值的朴实情感,是对人的和谐生存的现世关怀和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0.
由北京人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话剧《北街南院》和《赵氏孤儿》在表演和创作上都很有特色。其艺术感染力不仅震撼着观众的心灵,更演绎着生活中的人生世相、生命体验,演绎着世俗生活与精神追求之间的碰撞所带给人们的启迪和感悟。《北街南院》以浓浓的京味表现了市井文化中的人情美;《赵氏孤儿》则从历史的角度展示了传统文化中的人性美,两场话剧的推出从不同视角既满足了公众情调,同时还表现出一定的价值向度。  相似文献   

11.
当代大众文化成因及其双重效应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众文化是当今社会的一种必然现象。人类的世俗性需求、后现代思潮、市场经济以及现代传媒的发展等诸多因素是其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大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普及,缓和了现代人的生存焦虑,同时也导致了人类感性欲望的放纵、逃避现实的心理以及文化价值的危机。当代大众文化的理想发展方向应该是对世俗关怀和终极关怀的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12.
艺术的神圣性在前现代时期来源于自身以外的宗教;当宗教衰微之后,“天才”和世俗政治权力成了它的新神。然而,随着20世纪以来化的变迁,传统的人艺术化急剧衰落,旧的精英化阶层解体,艺术的膜拜价值最终淡出了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3.
黄汀 《怀化师专学报》2012,(10):100-102
对当代中国青年来说,大众文化已经成为青年价值观形成的文化环境中的最重要因素。当前青年大学生在价值观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价值取向上更加追求个性,崇尚自由;价值观世俗化、实惠化;对社会主导价值取向排斥、拒绝等。因此,重塑我们的政治价值观,为青年价值观构建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外部环境、用先进文化引领消费时代的大众文化以及重塑青少年人文精神成为消费时代大众文化背景下青年价值观构建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d the way in which children attending Orthodox Jewish schools internalize the value of both their Jewish studies and secular studies, as well as the value of Jewish cultural practices. A distinction was made between identified internalization, where children perceive Jewish studies and Jewish culture to b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ir sense of self, and introjected internalization, where children participate in Jewish studies and Jewish culture because they feel like they “ought to” or because of external pressures. Primary identified reasons for their Jewish studies and Jewish cultural practices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positive self and teacher ratings of adjustment; internalization of secular studies was unrelated to adjustment. The study also found that parental support of autonomy, which involves allowing children some latitude in making decisions for themselves regarding religious issues, was associated with greater identification. Together, these result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autonomy-supportive parenting in promoting identification of adolescents' Jewish identity.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大众文化走俏、消费文化泛滥,受其影响,人的价值世界日趋平面化、世俗化。人是价值存在,对人生幸福和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人的本性需求。好的教育必然涉及人的精神品质、关注人的价值世界,它承担着帮助和引导人进行价值探寻、价值决断、价值追求和价值生存的任务,承担着引导人学会过美好生活的职责。  相似文献   

16.
通过从伦理现实与世俗超越,感性包容与理性独尊,淡然宁静与积极进取等方面对基督教与儒教与道教的分析比较中,可见中国文化注重感性的内在世界,崇尚淡然处世;西方文化注重理性的外在世界,崇尚积极进取,是有其宗教文化的历史渊源的。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国正处于传统的农业形态向现代的工商业形态过渡的社会文化转型期。由市场经济所催孕的世俗文化,对僵化的传统意识形态文化和“伪崇高”的精英文化具有天然的瓦解作用,使文化重返民间、走向大众成为一种可能。它的发育,是人文学科在社会转型期发生分化和进行重新整合的征兆。世俗文化协助主导文化冲破了计划经济思想的禁区,从它的身上即可发现社会转型期的人生世态和价值嬗变的痕迹。  相似文献   

18.
张登林 《天中学刊》2012,27(4):84-87
从现实的角度看,《圣经》中的《箴言》与我国民间流传的《增广贤文》都是世俗性因素极为显著的"智慧性"文本。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箴言》可以收入"旧约"《圣经》作为经典流传下来,说明希伯来民族乃至整个西方世界都有着较高的关注世俗生活的热情;而《增广贤文》这种日常生活训诫类书的主导价值取向虽是儒家思想,但却长期流传于民间而不能登大雅之堂。通过对二者的比照,我们可以得到多方面的启示,特别是两书对于世俗生活的热情关注和世俗生活原则的训诫教诲,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宫体诗与花间词都以女性形象为其表现中心,但两者在形象塑造上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前者较后者表现为更大程度上人的“物象化”,后者较前者则体现出鲜明的世俗化与放荡化特征。通过对这两组文本的系统考察,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特定的时代诗学范型、宗教文化、艺术审美观以及文体特质对意象塑造的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