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中华文明是人类史上持续发展数千年而未曾中断历史进程的唯一文明。关于中华文明之起源的研究由此而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为该项研究积累了丰富资料。追踪世界学术发展的动态,拓展研究视野,在40多年资料积累的基础上求真探索,破解中华文明起源之谜,这是时代对当代中国史学界提出的挑战。湖南出版社最近推出的陈剩勇新著《中国第一王朝的崛起:中华文明和国家起源之谜破译》(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2.
黄帝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斌 《新闻爱好者》2008,(11):76-77
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一直绵延流传至今的人类文明。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问题,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自古以来许多学者为之付出了巨大的精力。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文明起源研究,开端于1928年由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对安阳殷墟的发掘。“九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理清了先秦历史的起承转合和发展脉络,为继续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打下了基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启动,则必将在完整探究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进程及发展等方面取得新的成就。  相似文献   

3.
中华文明的全景式整合──评《中国文史百科》夏雨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并积累了辉煌灿烂的文明遗产。面对着这浩如烟海的文明遗产,每一个炎黄子孙在为之自豪的同时。又总不免要生出几许“吾生也有涯”的感叹。也因此,中华文明遗产丰富多样的“无涯”性与...  相似文献   

4.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时代要求,明确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战略性历史性目标。为推动中华文明更好走向世界,为中国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实现世界范围内的文明交流互鉴,本研究围绕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这一宏大论题,尝试提炼了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绘制了中华文明的分类和元素谱系表。并通过将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五力”理论(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应用于中华文明的全球传播,尝试性地构建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评估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5.
孙明晖 《声屏世界》2012,(5):181-182
山西位于我国中部,因位于太行山之西而得名,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五千年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给这块土地留下了大量瑰宝和丰厚的文化积淀。文物界流行着一句话:"地下的文物在陕西,地上的文物在山西。"在山西,宋辽金以前木结构建筑占全国总量  相似文献   

6.
我国南朝时期的梁朝,官府藏书事业兴旺发达,藏书数量巨大,藏书处所众多,所编新型图籍颇具影响,为传承中华文明作出了贡献.通过考论这些藏书机构,不仅可以感知萧梁政府对藏书之重视,而且还能明了其重视之原因.  相似文献   

7.
段鹏  彭晨 《中国编辑》2024,(3):4-10
数智时代的到来,为中华文明国际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形式,短视频具有传播速度快、受众基数大、互动参与性强等特点,为中华文明的国际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本文从内在逻辑、呈现方式和创新路径三个方面对短视频推动中华文明的国际传播展开全面分析,提出从调动多元内容创作力量、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特性、优化话语表达方式、发挥算法推荐作用、推动传播平台多元化等方面,以短视频助力中华文明国际传播的创新路径,以期更好地借助短视频平台推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8.
提起"诚信之邦",你不能不提起河东,提起解州,因为,这缘于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缘于这个人物千百年来对中华文明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古人云:"一字之失,一句为之蹉跎;一句之误,通篇为之梗塞。"下功夫锤炼语言,努力掌握驾驭语言的能力,是新闻工作者的一项基本业务训练,也是改进文风的必由之路。锤炼语言要师法古人。在中华文明5000年的历史上,留下了极其丰富、极富滋味而又脍炙人口的文学著作,这些著作几乎篇篇精粹光润、朗朗上口,语言之生动、精美,令人叹为观止。毛泽东曾在《反对党八股》一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月4日,北京电视台科教节目中心诞生了一档文化讲坛栏目——《中华文明大讲堂》。它以传承中华文明为自觉使命,经过近两年的探索与发展,在栏目定位、选题策划、传播内容、表达方式等多方面独具一格,制作不断精化,同时传达中华文明中蕴涵的先进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古典文献丰富多彩,浩如烟海,是我中华文明的象征,是历代人们开发与利用的宝藏.通过列举实例,以颂扬古往今来开发和利用古典文献之典范,以启当今"以史为鉴",努力开发与利用古典文献,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2.
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积极传承中华民族的千古文明,坚决捍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作为国内首部系统讨论中华文明核心价值的专著,清华大学陈来教授的《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4月出版)一书为我们系统梳理了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来的文明体系,向我们诠释了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3.
崔林 《东南传播》2016,(5):50-52
中央党校校园内有一座"六合亭",已历500余年。此亭初建于明景泰年间,当时明朝经"土木堡之变"由盛转衰,自唐以来呈现千年文明高峰的中华文明也从此逐渐走入低谷。与此同时,西方文明却正在迅速复兴,而其变革的历史动因,是由来自中国的印刷术提供的。建于如此重大历史节点上的"六合亭",如今又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随着中国力量的和平崛起,中华文明正全面复兴,与500年前印刷术促动西方近代化变革相对应,当今的互联网革命对中华文明复兴将产生的历史影响,亦应引起人们的重视和深思。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尽管有汉唐之雄奇气魄,宋朝之风流韵致,但诚如贾志刚在此书前言中所言,中华民族最不能缺的朝代,就是春秋,"好像,如果没有春秋,就没有现在的中华文明。"我以为,"好像"这两个字完全可以去掉。  相似文献   

15.
戚德祥 《中国编辑》2023,(11):10-16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作了深刻阐释,为出版强国建设指引了行动方向。一是立足中华文明连续性,引领新时代出版发展方向,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创新话语表达方式和传播渠道,提升出版国际传播力;二是立足中华文明创新性,推动科技与出版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塑造出版融合发展新业态,扩大优质内容供给,创新内容呈现传播方式;三是立足中华文明统一性,以多元文化出版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出版多元协调发展;四是立足中华文明包容性,构建出版国际传播文化融合生态、多主体融合的出版市场新生态和互联网生态,形成出版国际传播生态体系,增强出版国际传播效能;五是立足中华文明和平性,积极搭建中外出版合作交流平台,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传播多元文明和合共生理念。  相似文献   

16.
《中华文明大视野》共八册,是一套向青少年讲述我国五千年文明史的图书,由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袁行霈教授担任主编,一百多位著名学者参与编写.全书以中华文明发展为线索,上自远古的传说,下至五四运动,内容涉及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历史、考古、地理、科技、民俗、中外交流等多个方面.图书展现了波澜壮阔的中华文明演变、发展的历史,是青少年了解中华文明的理想范本.  相似文献   

17.
2007年1月4日,北京电视台科教节目中心诞生了一档文化讲坛栏目——《中华文明大讲堂》。它以传承中华文明为自觉使命,经过近两年的探索与发展,在栏目定位、选题策划、传播内容、表达方式等多方面独具一格,制作不断精化,同时传达中华文明中蕴涵的先进价值观,吸引了观众的持续关注。截至目前,栏目已经成功策划并播出了六个系列讲座。根据讲稿整理出版的书籍问世后大受欢迎,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文化品牌。文化类电视讲坛的新生力量《中华文明大讲堂》茁壮成长并稳步提升,是诸多要素合力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杨定安 《出版参考》2007,(9X):13-13
《中华文明大视野》共八册,是一套向青少年讲述我国五千年文明史的图书,由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袁行霈教授担任主编,一百多位著名学者参与编写。全书以中华文明发展为线索,上自远古的传说,下至五四运动,内容涉及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历史、考古、地理、科技、民俗、中外交流等多个方面。图书展现了波澜壮阔的中华文明演变、发展的历史,是青少年了解中华文明的理想范本。[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之根,历史文化资源悠久而丰富,具有古文化、都文化、山文化、拳文化、根文化、花文化等鲜明的特色。充分挖掘中原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得以又快又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已数千年,积累了丰富而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甄别、整理可供征考的文献资料是继承和研究中华历史和文化的基础,我们任何人都没有皓首穷经的功力去博闻强记,面对丘山之积的古籍,初学者更会有茫然无所措手足之感。了解、学习和掌握前人的一些古籍整理的基本技能可以帮助我们缩短摸索过程,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书目文献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