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移动通讯产业的迅猛发展,使高职学生人手一机成为了现实,从而导致了课堂"低头族"现象的出现。通过对其原因进行剖析,提出了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因势利导,做到"网络资源为我所用,而不是为其所控"的应对措施,从而达到解决课堂"低头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如今,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中"低头族"现象越来越多,这种现象,不仅严重影响着学生的正常学习,还损害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更是让教师和家长忧心忡忡.笔者从学生心理因素、教学方法及学校因素三个层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低头族"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低头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让学生"抬起头来"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英语课堂表演正是以提高小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及合作能力为目的,被广大教师采用的英语教学手段之一。随着年级的增长,中低年段时"热闹非凡"英语课堂,变得越发安静起来。到了表演环节,课堂上出现了一大批害怕表演的"低头族"。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尝试利用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通过翻转表演的方式,改善课堂"低头族"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研究高职院校大学生"低头族"行为的成因及影响因素,本文对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低头族"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系列"低头族"评价标准,分析了"低头族"造成的积极和消极结果,提出了相应的"低头族"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数据时代,智能手机已经普遍被使用,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大学生群体更是成为"低头族"的主力军。为何大学生这么痴迷手机?如何使大学生脱离"低头族"行列?本文针对"低头族"现象,对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社会工作系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探讨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前,高职院校课堂上的"低头族"较为普遍,通过对某高职院校384名在校生的调查,分别就课堂上学生使用手机上网的原因、时间、用途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有41%的高职生课堂上使用手机时间超过了半个小时,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秩序和授课效果。针对这种手机依赖现象,分别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个人三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以缓解该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低头族"现象对高职大学生的消极影响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研究,研究认为,"低头族"现象会对高职大学生的学习、健康、人际交往和价值观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学校应对学生加强心理疏导,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同时,大学生本身也应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及学校社团,从而抬起头来,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相似文献   

8.
本课题组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在校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为在校生"低头族"现象,了解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就此问题提出可行性的解决策略。这一研究有利于了解"低头族"为何低头,了解"低头"之后对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让大学生认识这一现状的危害与隐患,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提高学习的效率,改进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9.
"低头族"现象已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最大挑战。基于延长注意力的改良"三明治"教学模式,将课堂分为三段,前后段为教师知识分析段,中间段为多样化的学生实践段,即三明治夹心,让学生课堂上动脑动手动嘴,及时延长注意力。此教学模式既保持了知识的系统性,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可操作性强,适合每一节课程内容,在专业上具有普适性,能彻底改变"低头"现象。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是大学教育最重要的环节。针对当下大学课堂频出的"低头族"、"逃课族"、"瞌睡党"等现象,分别从教师、学生、环境等方面剖析了原因。在对部分90后大学进行深度访谈基础上探讨了当代大学生期待中课堂的特征。最后针对90后的大学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针对时下"教育领域去英语化"和"课堂低头族盛行"的现象,采用观察、访谈和文献研究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当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几种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柳州师专学报》2020,(1):96-98
大学生"低头族"面临的问题,实际上是由互联网、智能终端等现代科技所引发的社会问题,科技是把双刃剑,智能手机等现代科技产品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大学生"低头族"现象的普遍化,当代大学生为科技所统治,其实质是一种科技的异化。厘清大学生"低头族"的内涵及其表现,分析其形成原因,才是消解科技异化,提出解决对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高校一些学生,任课老师在讲台上讲得眉飞色舞,他们却津津有味地用手机社交聊天、玩游戏,乐此不疲,长此下去,必将影响学生的学业及身心健康的发展。此种现象应当引起高等教育者及学生本人重视,找出源头,寻找有效的解决对策,拯救高校课堂"手机低头族"。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教育网络》2015,(1):63-64
如今,"课堂低头族"在大学里成为一种现象,而诸如"手机收纳、人机分离"、"无手机课堂"等应对措施也在各大学里纷纷推出,并且引起了诸多争议。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学习的方式,学生们愿做低头一族,难道不也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信息随手可得的时代,作为教育者应该思考的是如何顺应这一时代,使信息技术更好地为教育服务,同时如何改善教学质量,使学生们不去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在大学生上课"低头族"现象,提出"六步法"教学的课堂改革和实施方案,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计划地完成设定的学习情境,从而使学生由被动听课变为边学边做,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是“低头族”的主要构成者,“低头”现象从课堂之外延伸到课堂之内。在教学课堂上,使用手机必然对教学效果产生消极影响。学生自控能力较弱、课堂教学内容陈旧、课堂教学形式单一、授课教师的放任、课程考核降低课堂教学对学生的约束等助长了课堂“低头族”的形成。有必要开展合理运用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宣传教育、加强学生文明使用手机的管理、用精彩的课堂内容吸引学生、衔接课程考核与课堂教学秩序、学生增强自我约束等做法,让学生的专注力重新回归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时代的混合式教学赋予了教学新的内涵,针对部分高校学生思维能力不足,"低头族"现象普遍存在等问题,提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完善课堂实践教学设计,丰富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同时,探索适合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引入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强化课堂实践,优化混合式教学模式,推动高校课堂实践教学的发展,打造"金课"课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学风建设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学生工作也是推动学风建设健康发展的强有力手段。大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现象已严重干扰到正常的课堂秩序,本文以洛阳L高校为例,就"第一课堂"使用"手机收纳袋",使同学们上课不做"低头族",打造无手机课堂,构建学风建设长效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低头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流行词,它主要指那些在走路、乘坐交通工具、吃饭等过程中低头看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的一群人,随着低头族出现低龄化,各类安全隐患也在剧增。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现象普遍,多数人成为"低头族"。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发现使用手机已成课堂的普遍现象,主要用于社交聊天。男女生在使用手机的用途方面存在差异。大学生上课使用手机与课程重要程度、课程内容、老师讲授方式等密切相关。并对此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