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黄厚江老师认为阅读教学要三"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学会积累,在阅读中提高阅读素养。基于文本的阅读,应该包含两层意义上的对话:一是学生和文本主体间进行教学对话;二是学生与学生间的教学互动。显然,学生是阅读的直接执行者,而教师作为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主要通过课堂对话来促进学生和文本主体间的对话。语文的课堂营造的是一个共享、共融、共进的氛围。而良好氛围的营造最重要的前提是课堂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要注重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构建有生机的绿色生态课堂,让课堂"活"起来。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主自主体验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与文本对话;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愿意主动探究文本;设置个性化问题,活跃学生思维体验。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思想注重学生阅读时对文本独特的理解、体验和感受.只有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克分尊重文本,通过自能阅读,彰显文本本色;通过体验阅读,感悟文本情思;通过个性阅读,点燃文本智慧;通过延伸阅读.超越文本境界;通过拓展阅读,升华文本精神,从而引领和指导学生进行富有实效的学习,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每一位学生基于课堂又高于课堂的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文芳 《江西教育》2011,(11):13-14
<正>何谓生态阅读课堂?意即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寻找一个契合点,以建构阅读教学课堂中自然、和谐、统一的对话关系。缘起我一直在苦苦思考三个问题:对学生来说,为什么要阅读,读什么,怎么读;对于文本来说,作者为什么要写,写了什么,怎么写的;对于教师来说,为什么要教学生阅读,教什么,怎么教。思考的结果是,我发现,每个大问题中的三问具有密  相似文献   

5.
钟碧梅 《考试周刊》2014,(11):21-21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关系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师备课中要不断探索阅读教学的规律,充分"素读"文本,保持阅读的新鲜感;文本"素读"要立足于文本,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在课堂上创新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通过教师的个性化阅读发掘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拓宽学生阅读视野,最终呈现出充满智慧的阅读世界,有效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阅读课堂上,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出现障碍的时候,教师要采用铺垫性或辅助性的教学活动降低难度,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本信息.  相似文献   

7.
阅读文本的过程就是学生不断理解、发现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掌握学情,对学生展开针对性的引导,让学生顺利进入文本核心,在不断发现中形成阅读感知和体悟。在课堂上,教师可通过创设阅读情境、搭建互动平台、拓宽信息渠道、创新课堂评价等途径,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以有效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  相似文献   

8.
何谓生态阅读课堂?意即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寻找一个契合点,以建构阅读教学课堂中自然、和谐、统一的对话关系。缘起我一直在苦苦思考三个问题:对学生来说,为什么要阅读,读什么,怎么读;对于文本来说,作者为什么要写,写了什么,怎么写的;对于教师来说,为什么要教学生阅读,教什么,怎么教。思考的结果是,我发现,每个大问题中的三问具有密  相似文献   

9.
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就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的对话,要将学生的主体性置于首位,才能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探究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有效地提升阅读水平。获得审美乐趣和思想启迪。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方法有:营造阅读气氛,引导个性化阅读;发挥主体特性,促成个性化阅读;拓宽阅读视野,支撑个性化阅读。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做到情境相生,能让学生正确解读文本,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文本的特点,通过"换位阅读,以情激情""互动阅读,以意激情"和"延伸阅读,以境激情"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情境,让学生在情境共生的境界中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构建高效的阅读课堂。  相似文献   

11.
目前,语文阅读课堂存在忽视阅读本质、合作学习无效、课堂讲解重复、缺乏阅读实践等问题.对此,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课文当作文学作品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解决阅读中的重难点问题;选准阅读教学的切入角度,对文本的重难点内容适时点拨,实现自主阅读与教师讲授的完美结合;给学生提供独立阅读并实...  相似文献   

12.
在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背景下,打造高效的阅读课堂十分重要。教师要善于设计核心问题,指向文本核心;捕捉文本细节,指向文本构思;开展主题拓展,进行学科整合,以此引导学生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深入把握文本的内容与情感,从而实现文本阅读的高效化。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对话体文本的学习要重点关注。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合理地引导学生对对话体文本进行学习,陶冶学生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对话体文本可从以下几点进行教学:重视对话,在概括中关照;品读对话,在感悟中提升;续写对话,在读写中运用。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十分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积极倡导个性化阅读。但不可否认在个性化阅读实践中存在不少观念上的误区和偏颇。笔者认为:要真正演绎个性,放飞心灵,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教师要为其提供路标,指明方向。一、个性化阅读的根本——尊重文本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现象:有些教师为了“珍视”学生多元的感受、体验,使课堂生成精彩,对学生游离文本、曲解文本的知识“生成”或不置可否,或大加褒扬,忽视对文本价值取向的引导,导致文本的失落。尊重文本是个性化阅读的“根”和“本”…  相似文献   

15.
<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注意教学过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阅读课堂生机勃勃,真正实现学生的"悦读"。本文从阅读的"三步走"方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一、整体感知,疏通脉络在阅读文本的课堂活动中,第一步就是  相似文献   

16.
阅读.是完成语文教学的第一步.熟悉文本.读懂文本.是实现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每个教师都把文本阅读放在整个教学的第一要著,都要求学生分层次、分角度阅读文本,通过阅读,完成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教师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都是紧紧同绕文本阅读展开的,但在实际教学中,常常事与愿违,课堂阅渎效率不高。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并未生成预设的效果。反思根源.我认为很多时候.大多数初中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仅仅局限于对生字、词的处理.根本没能深入文本.完成深层次的阅读要求,课堂阅读常常是事倍功半,效率极低。要提高语文课堂阅读的有效性,我认为教师应抓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正>一、尊重学生的文本阅读地位语文课堂中,阅读教学占了很大的比重。阅读时需要学生畅想文本、丰富文本,并进一步创造文本。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抛开五花八门、纷繁多样的外在教学手段的干扰,留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通过各种阅读方式,默默品味作品内涵,细细咀嚼作品精华。做到这一点,我们要从当下的时髦新型课堂中跳出来,从追求热烈的课堂活动气氛中走出来,让学生静静阅读课文,才是尊重学生阅读主体的  相似文献   

18.
在阅读活动开始之前,学生就已经有了阅读期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打开学生并不完善的认知结构,以促进他们积极地再实践、建构,使他们与作者、文本展开积极对话;同时,教师要尊重他们多元的文本解读,使他们享受阅读的愉悦。这样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才能使阅读课堂走向更丰富、精彩的境界。  相似文献   

19.
文章秉承语文课程理念精神,阐述教师在阅读课堂活动中要立足文本特点,采取多种阅读策略,努力贴近学生的阅读实际,提高学生的阅读综合素养,建构高效的阅读课堂。  相似文献   

20.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让中学生阅读文本,走进文本,让他们能够在阅读中对文本进行感知,并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使得他们能够真正地走进文本,并通过阅读获得感悟,进而获得情感上的熏陶和精神上的享受。主要从设疑激趣、创设情境、品读句段三个方面来谈如何让学生走进文本,进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继而激起学生与文本的情感共鸣,让学生爱上阅读,享受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