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B-1(Bacillaceaesp.)、B-2(Pseudomonassp.)、F-1木霉属(Trichodermasp.)、F-2木霉属(Trichodermasp.)和F-3青霉属(Penicillumsp.)组成复合菌剂,通过固体发酵培养,研究了温度、pH、时间和接种量对复合菌系固体产酶发酵的影响.实验结果得到了复合菌系的最佳产酶温度、pH、培养时间和接种量分别为32℃p、H 7.65、d、8%~10%,相对应的CMCase和Fpase的活力分别达到2501 IU/g和847 IU/g、2036 IU/g和744 IU/g、2674 IU/g和673 IU/g2、644 IU/g和578 IU/g.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硫酸盐还原菌产亚硫酸盐还原酶的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硫酸盐还原菌发酵条件:碳源、氮源、温度、起始pH、装液量及发酵周期等.实验研究表明,以尿素作为氮源,以可溶性淀粉为碳源,C:N比为1:3,在初始pH7.0的条件下,接种量为5%,装液量为1:3(v/v),35℃摇床培养42h,酶活力可达到16.2U/mL.  相似文献   

3.
以高粱为主料,香菇、豆豉为辅料生产食用醋的酒精发酵过程中,通过测定发酵产物酒精的生成量筛选适宜的发酵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温度、接种量和发酵时间等环境因子对酒精发酵产物酒精产量影响明显.香菇保健醋酒精发酵的适宜条件为接种量10%,发酵培养温度28℃,发酵时间120 h.  相似文献   

4.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强聚硒酵母发酵罐扩大培养条件的优化,最终确定发酵罐中最适发酵条件:麦芽汁1%,初始硒浓度为15μg/mL,在其发酵进入到对数生长期后再添加亚硒酸钠使之硒浓度达到25μg/mL,种子培养时间12 h,接种量为10%,培养温度28℃,通气量6 L/h,搅拌速度150 r/min,培养时间29 h。在此最优化条件下,酵母生物量达到8.05 g/L,硒含量达到1 003.19μg/g。  相似文献   

5.
实验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纳豆菌固体发酵条件,通过蛋白凝块溶解时间法测定纳豆激酶活力,筛选出最佳培养条件。固态发酵通过扎孔、添加麦芽糖、蔗糖、葡萄糖和黄豆粉观察它们对纳豆菌产酶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固态发酵最佳条件为,浸泡10 h后,扎孔、添加4%麦芽糖、4%黄豆粉,121℃下蒸煮30分钟,接入纳豆菌2%,在37℃下培养24小时,4℃下后熟24小时。在此条件下培养,测得的纳豆激酶活力相当于尿激酶943.23 IU/g。与先前实验结果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固态发酵由670.15 IU/g提高到943.23 IU/g。  相似文献   

6.
采用单因素及均匀设计法对产几丁质酶Bt-016菌株的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单因素试验结果确定了几丁质、氮源、碳源、pH和接种量为影响发酵条件的显著影响因子,采用U9(95)水平对5个影响因子进行最佳发酵条件和培养基优化,结果表明:蔗糖2g/L、蛋白胨20g/L、初始pH值为8、接种量1. 572%、几丁质含量2. 5%为最适发酵培养条件,在此条件下,Bt-016发酵液OD600值为3. 864 5,较优化前提高了21%;产几丁质酶活力为2. 796 1 U/m L,较优化前提高了33%。研究结果为杀虫防病Bt菌株的开发提供了菌源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已筛选到的产生角蛋白酶的H菌株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分析最终确定该菌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该菌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同时将显著影响条件进行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培养基:玉米粉10g,豆粕10g,MgCl20.1g,CaCl20.06g,NaCl 0.5g,K2HPO41.4g,KH2PO40.7g,羽毛粉10g,水1 000mL,培养基pH 7.5~8.0;最适培养条件:接种量为2%,培养温度37℃,180r/min摇床培养96h,其产角蛋白酶活性最高为2.56×10-3kat/L(153.7U/mL)。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验对尖孢镰刀菌NC03摇床发酵产脂肪酶的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出最佳产酶培养基组成配方为:蛋白胨5 g/L,酵母膏6 g/L,NaH2PO43 g/L;橄榄油250 mL/L,吐温80 25 mL/L。最优发酵条件为250 mL的摇瓶装液量50 mL,培养温度30℃,发酵时间84 h。经过优化后发酵液脂肪酶酶活力最高可达到11.32 U/mL,较优化前提高了3.0倍。  相似文献   

9.
以胶体几丁质为唯一碳源,从大连渤海湾的底泥样品中分离到1株高产低温几丁质酶的海洋细菌,命名为DL-06。采用单因素优化方法确定该菌株产低温几丁质酶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胶体几丁质5.0 g/L,胰蛋白胨5.0 g/L,发酵温度20℃,pH 7.0,2%接种量,装液量60%,转速130 r/min,陈海水1.0 L,发酵时间30 h,在该条件下酶活力达6.87 U/mL。  相似文献   

10.
以饲料为原料筛选出一株既产乳酸又产芽孢的益生菌,经过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命名为T-8。从培养基碳源、氮源、有机物浸出液、培养基pH、培养温度、培养时间等方面对菌株T-8展开发酵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最优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6 g/L、豆粕粉15 g/L、小麦麸皮浸出液60%、酵母粉5 g/L、蛋白胨10 g/L、氯化钠10 g/L,pH 5.0。以5%的接种量将种子液转接至最优培养基,在47℃的摇床中以200 r/min的转速振荡培养28 h,菌株T-8的细胞密度达到4.8×109 CFU/mL,芽孢率达到95.2%。本试验可为益生菌凝结芽孢杆菌应用于饲用微生物菌剂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胞内多糖产量为指标,对白灵菇胞内多糖液体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的基础上,确定发酵培养条件为:葡萄糖3.0%,蛋白胨0.2%,麸皮4.0%,KH2PO40.1%,MgSO40.1%,转速160r/min,初始pH6.5,接种量10%,装液量80mL/250mL,25℃培养时间6d,胞内多糖的产量达95.56mg/100mL。  相似文献   

12.
利用杏鲍菇(pleurotus eyngii)降解啤酒糟液态发酵生产木聚糖酶,运用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研究了啤酒糟、玉米芯与麸皮的不同组分、氮源、pH值、培养时间、转速、装瓶量等对产木聚糖酶活力的影响,并对其粗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碳源为3%啤酒糟、1%麸皮和1%玉米芯,氮源为0.5%酵母膏,pH值为5,培养时间为8d,转速为160 r/m in,接种量为10%,装瓶量为100 mL/250mL时,酶活力最高。其粗酶液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pH为6,在pH4~6的范围内酶活性较稳定。但粗酶液的热稳定较差,当温度升至60℃时酶活力损失65%以上。  相似文献   

13.
应用型纳豆菌培养条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纳豆菌的培养条件进行了旋转摇床对比实验,碳源含量和培养时间对比实验,及不同碳源、不同时间下pH测定。结果显示,进行纳豆菌培养时以摇床恒温(32℃)液体培养,接种量3ml/100ml,碳源含量3g/100ml,液体培养18h进行接种到大豆发酵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以柑桔和胡萝卜为主要原料,分别进行酒精发酵、醋酸液体摇瓶发酵、下胶澄清等方法制成柑桔胡萝卜保健果醋.试验结果表明:酒精发酵的适宜条件为:活性干酵母接种量1‰,发酵温度32℃,发酵时间24h;醋酸发酵的适宜条件为:醋酸菌接种量10%,发酵温度33℃,发酵时间48h;果醋下胶澄清:采用1%壳聚糖的澄清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摇瓶中对益生素生产菌———产乳酸芽孢杆菌JY-LZ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在发酵培养基培养时,得到最适培养条件为接种量5%~10%,温度30~40℃,灭菌前pH值7~9,100 mL摇瓶装液量30 mL,48 h培养密度大于1010/mL,芽孢率大于50%,可以进一步开发应用于生产实际.  相似文献   

16.
《大连大学学报》2016,(3):51-55
以魔芋粉为唯一碳源,筛选产β-甘露聚糖酶的菌株细菌,命名为HY-01,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对其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时间为24 h,温度为35℃,pH 7.0,装液量80 m L,转速180 r/min和接种量8%,酶活力达50.51 U/m L。  相似文献   

17.
张鑫  魏东 《华章》2010,(24)
为开发黄桃保健醋酸饮料,对黄桃醋酸饮料的发酵工艺参数和口味调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酒精发酵的最适条件为发酵温度34℃,酵母接种量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发酵时间4d;醋酸发酵的最适条件为温度36℃,接种量10%,时间5d;成品果醋的最佳配比为原醋:蜂蜜:黄桃汁=15%:40/0:40%.  相似文献   

18.
强聚硒酵母摇瓶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摇瓶培养条件试验确定了强聚硒酵母最适发酵条件:麦芽汁%,初始硒浓度20μg/mL,在其发酵进入到对数生长期后再添加亚硒酸钠使硒浓度达到60μg/mL,接种量为10%,在28℃、200 r/min的摇床上培养29 h.在此条件下,强聚硒酵母生物量(干重)达到8.25 g/L,酵母细胞中硒含量达到1230.21μg/g.  相似文献   

19.
以菌丝体干重为指标,通过单因子试验和多因子正交试验,研究蘑菇液体发酵的最佳外界条件。结果表明,蘑菇液体发酵培养的最适碳源为3%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为0.3%牛肉膏;其他最佳发酵条件为:摇瓶转速130r·min-1,温度25℃,接种量为15%(V/V),最佳发酵时间为7d。  相似文献   

20.
通过测定几丁质酶活力的方法对来源于不同寄主和采集地的16株玫烟色棒束孢进行筛选,获得活性较高菌株RCEF3304,并对高活力菌株RCEF3304产几丁质酶的pH值、装液量、接种量和温度等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高酶活菌株产酶最适条件:胶体几丁质2%,NaNO33%,Mg2+0.05%,培养基初始pH值6.0,接种量12%,100 mL装液量为10 mL,温度25℃和培养时间36 h;最适发酵工艺条件下,几丁质酶酶活OD值达到0.486,比优化前发酵水平提高了1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