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纸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围绕一个较大主题,适时推出超常规的较大容量的特刊,这在新闻界已屡见不鲜,《宿迁日报》自2005年以来也陆续推出了十几期特刊。成为党报宣传战役中的突击战。笔者浅谈一下对出版特刊的一点体会。首先,出版特刊是重大主题宣传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报纸在按计划版面做好经常性采编出版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围绕一个较大主题,适时推出超常规的较大容量的特刊,这在报界业内已是屡见不鲜。而《三峡日报》在重大新闻事件上接连采用特刊专版的形式,结合报纸“双改”,特事出特刊,特刊出特色,在纸质媒体竞争中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3.
报纸在按计划版面做好经常性采编出版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围绕一个较大主题,适时推出超常规的较大容量的特刊,这在报界业内已是屡见不鲜。而《三峡日报》在重大新闻事件上接连采用特刊专版的形式,结合报纸"双改",特事出特刊,特刊出特色,在纸质媒体竞争中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2010年,《三峡日报》相继推出了  相似文献   

4.
精办特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纸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围绕一个较大主题,适时推出超常规的较大容量的特刊(或一日出版几十版甚至100版、200版,或一段时间连续出刊形成一个系列),这在新闻界虽已屡见不鲜,但看法又不尽一致。我们通过《宁波日报》创办特刊的实际,有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5.
牛俊峰 《军事记者》2011,(11):35-36
为摸清《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以下简称"特刊")的宣传报道效果及读者喜好等情况,我们于4月19日至5月10日在"特刊"上连续刊登了5期读者问卷,先后收到有效问卷400余份。统计结果显示,较2005年所做的调查.“特刊”的读者群体已发生较大变化.需要我们在办报(刊)思路及宣传手法上作出必要的调整改进。  相似文献   

6.
陶克 《军事记者》2006,(12):4-5,18
10月23日,解放军报第12期“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特刊”如期出版。至此,从8月1日开始、刊登52个版面的长征特刊,圆满划上了句号。回顾这次长征特刊宣传,感想很多,值得思考、总结的东西也很多。从总体上看,长征特刊达到了预期的宣传效果,在军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中宣部有关部门对军报长征特刊给予肯定和赞扬;特刊的很多稿件被其他报刊和网络媒体转载,这也说明特刊得到了新闻界同行的关注和认可。长征特刊宣传所取得的成绩,是解放军报社党委高度重视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早在特刊启动之初,社长王梦云就多次提出,特刊一定要出新,出思想性、出知识…  相似文献   

7.
曾丽 《新闻世界》2010,(11):65-66
本文对2008年我国4家报纸《人民日报》、《南方日报》、《南方周末》、《文汇报》奥运特刊的体育信息传播的体裁变化情况和版面设计模式进行了个案分析,力求全面认识我国报纸体育报道在特刊创作上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在奥运特刊中新闻工作者体现出来的新闻艺术创作和新闻技巧,指出新闻人员在面对这类重大新闻事件时,在出版特刊时要注重艺术创作的重要性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2001年底,武警总部党委站在时代的高度,根据武警部队建设的需要和武警部队新闻事业发展的实际,作出创办全军各大单位第一份报纸特刊——人民武警报《星期特刊》(以下简称特刊)的决定。从2002年1月5日正式创刊至2002年底已经出刊50期。特刊以其独特的视角观察武警部队,使正刊报道的内容得到扩展,主题得到延伸,在机关、部队和友邻单位,军内外新闻界都引起了强烈反响,也受到了中宣部有关部门的表扬。回首特刊1年来走过的道路,“贴基层、近官兵、高质量、高品位、大视野、大纵深”的办刊宗旨,体现在每个版式、每篇稿件、每个标题、每幅图片和插图之中。特刊的成功之处,在于抓住了特刊之“特”。  相似文献   

9.
2001年底,武警总部党委站在时代的高度,根据武警部队建设的需要和武警部队新闻事业发展的实际,及时果断地作出创办《人民武警报·星期特刊》(以下简称特刊)的决定。在各级首长的关切下,在报社领导的精心组织下,特刊2002年1月5日正式创刊,至2004年3月6日已经出刊117期。特刊以独特的视角观察部队,是对正刊报道内容的扩展和主题的延伸。特刊创刊以来,在机关、部队和友邻单位,在军内外新闻界都引起良好反响。2003年,该刊连续荣获中国新闻奖和全国报纸版面奖,其中有9篇作品受到中央宣传部新闻阅评小组的表扬。贴近基层贴近官兵广西总队柳州支队…  相似文献   

10.
美国一位管理学者讲过:没有夕阳的产业.只有夕阳的企业。对于走市场的《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以下称《军事特刊》)而言,明晰内容定位与核心竞争力.最终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实现自我突破与创新。这其中.抓准一版头条的选题是重中之重。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军事特刊》的一版头条在报道上有了自己的特色,在读者心目中也形成了品牌效应。下面,笔者结合担任《军事特刊》主编的实际,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
冷看“特刊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颖 《新闻大学》2000,(2):43-45
世纪之末的1999年堪称中国报业的“特刊年”。在这一年里,京沪穗等地各大报纸都不甘人后地推出形形色色的特刊。从庆祝普通节日的“中秋节特刊”、“母亲节特刊”、“父亲节特刊”、“儿童节特刊”,到纪念重大历史时刻的“五四纪念特刊”、“国庆特刊”、“澳门回归特刊”等等。特刊,俨然成为日趋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又一“火力集中点”,各大报都不惜成本,使出了浑身解数,力求脱颖而出。 “特刊风”到了千年交替的时候更是愈刮愈烈。以近年报业竞争最为激烈的广州为例,新千年元旦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报纸特刊日趋抢手,成为读者对新闻更深层次需要的窗口。党委机关报欲生存下去,必先改革版面。《佳木斯日报》组建了特刊部,创办了特刊版,运行两年成效显著,本文试探讨创办党委机关报特刊的一些体会,着重在特刊版的原则与报道特点方面进行论述。一、党委机关报特刊版应遵循的原则所谓原则,即党报工作的指导方针,特刊版作为党委机关报的一个组成部分,"三贴近"应是首要原则。坚持  相似文献   

13.
周洁 《出版科学》2011,(4):91-95
对《时代》周刊和《三联生活周刊》2010年所有封面故事的主题类别进行分类统计,并从选题类型、选题分布、特刊选题和封面标题四个方面分析两刊的选题情况,发现两刊除了同样关注社会类选题外,在选题侧重点、选题视野、对读者的引导和塑造以及标题的制定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14.
《今传媒》2002,(6)
《新闻战线》2002年第8期在“新闻阅评” 专栏发表简讯,介绍《陕西日报》为纪念江总书记在西安发出西部大开发动员令3周年而推出的24版全彩特刊。陕报6月27日出版的这期特刊的主题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为建设西部强省而努力奋斗——陕西实施西部大开发三年报告》。纪念特刊图文并茂,回顾了江总书记5次到陕西考察的情况和重要指示,集中反映了陕西人民实施西部大开发3年的成就。  相似文献   

15.
报纸“特刊现象”告诉我们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刊:不能没有你 特刊起于何时,未曾考证。但几年前,特刊一直悄悄地在平静中运行。报纸创刊多少周年或者报纸本身非常特别的大事往往成为特刊推出的前提。近年来,报纸特刊形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此起彼伏不断推出的一叠叠厚厚的报纸特刊,让人眼花缭乱,也让人拍案称奇。在轰轰烈烈风起云涌的众多特刊中,1997年7月1日,《广州日报》97版香港回归特刊仍然是最亮的一颗星。这一天,《广州日报》在中国报业史上第一次滚动推出97个大版。上午版1—48以“今日零时香港回归祖国”为主线,记录了政权交接,特区政府成立,人民解放军接管香港防务,港英政府撤离,港英军撤兵的历史瞬间,以及回归前夕24小时的全香港直  相似文献   

16.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6月22日至6月29日连续8天,北京晚报用每天两个整版的篇幅,推出了“道路”、“旗帜”、“领袖”、“精神”、“口号”、“党建”、“治国”、“代表”等八大主题的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特刊──对历史和现实问题的回答(以下简称“建党特刊”)。这8期“建党特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获得了各方面的好评:新生代调查机构的读者情况监测表明,8期特刊在阅读率、阅读程度和读者喜爱度3项数据组成的综合指数分析中,高居北京晚报除要闻版外的各版之首;特刊刊出期间,不断有单位和读者来索要缺…  相似文献   

17.
<燕赵晚报>行业特刊的推出是在2004年.这时的行业特刊还只是汽车与房产两种;到了2005年人才、通讯等行业特刊也开始出现,到了2006年,特刊已渐渐成为晚报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8.
特刊,算不上新鲜事物.早在1997年7月1日,<广州日报>推出"97版香港回归特刊",当时在中国内地受到广泛好评.此后,出版特刊成为各大报纸在竞争中制胜的法宝.十多年过去了,每到重大纪念日、重大赛事、重大事件等,不少报纸都会重兵投入,推出特刊.  相似文献   

19.
业界资讯     
《新闻战线》2012,(9):111-112
各报精心推出迎接十八大特刊为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三大中央级大报分别组建特刊编辑组,从8月1日起,各报正式推出迎接十八大特刊,特刊内容丰富,各具特色,喜庆热烈。  相似文献   

20.
报纸的正报与特刊如何区别掌握?特刊的版面配置的合理原则在哪里?4年来,由我主持创办的《联谊报·月末特刊》在总体定位和编辑方向上作了一些分析和思考。《联谊报》是浙江省政协主办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为办报宗旨的一张报纸,它的读者对象定位在知识界、文化界和党务政务人士。鉴于此,《月末特刊》的定位不能是轻浮的,但既然是“特刊”,也不能是呆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