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西周晚期,各类矛盾日益尖锐。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王位继承权问题点燃了动乱的导火线。周幽王宠褒姒,废申后及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以其子伯服为太子。于是申后之父申侯,联合缯和犬戎发兵攻打幽王,以至幽王被杀于骊山下,西周就此结束。 宜臼在申侯,鲁侯及许文公的支持下即位,是为平王。前770年,平王放弃镐京,迁都洛邑,史称“平王东迁”。这样,中国古代历史又翻过一页,进入东周(春秋)时期。  相似文献   

2.
《葛藟》为周王族大夫刺平王东迁洛邑时弃其九族之作,当为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迁洛邑初期所作,或周平王元年(前770年);《黍离》为周大夫闵宗周颠覆之作,当作于周平王二十一年(前750年)秦文公将岐东之地献于王室以后,或周平王二十一年;《君子于役》为周王室戍守南申士卒妻子思夫之作,当作于周王室士卒戍守南申之时,即周平王三十六年(前735年);《扬之水》为周王室戍守南申士卒刺平王之作,当作于周王室派兵戍守南申之年或此后,即周平王三十六年(前735年)或此后;《丘中有麻》为周大夫写留邑女子与子嗟定情之作,《中谷有蓷》为周大夫闵周平王时民人夫妇遭遇凶年饥馑而室家相离弃之作,二诗皆当作于周平王之世(前770年-前720年)。  相似文献   

3.
郑国,是周宣王的弟弟姬友受封之地。为谋求发展,他深谋远虑逐渐吞并周边多个小国。后其子武公助平王东迁,占领了虢、郐二国的十邑之地,定都在桓公经营的郑父之丘,即今新郑市所在地。50年后,郑国“初霸中原”,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春秋争霸战”。  相似文献   

4.
虢起初是今陕西宝鸡一带姬姓小国,史称西虢。周灭殷商后,虢氏兄弟中虢叔被封到今河南荥阳一带,史称东虢。平王东迁前,西虢迁至今黄河三门峡一带,史称北虢,又称南虢。南虢灭亡之后,后人分别以虢、郭、上官、尚等为姓氏。古上阳城在今黄河岸边陕州老城外东北部。  相似文献   

5.
一、“庄公之心,天下之至险”《郑伯克段于鄢》是《左传》中的名篇。因而在各类高校的文科教材中,往往少不了它,而且还属重点篇目之列。这篇文章记的是公元前722年,即鲁隐公元年发生在郑国的一场宫廷政变。郑庄公之父是郑武公(即在前770年同晋文侯、秦襄公、卫武公一起率兵护送平王东迁洛邑的郑武  相似文献   

6.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姓赢,名政。13岁时继位,22岁时亲政。在此之后,他以超人的胆识和气魄,消除了政敌,巩固了权位,并进行兼并战争,先后灭亡了韩、赵、魏、燕、楚、齐六国,结束了自周平王东迁以后550余年混乱的春秋战国时期,于公元前221年建立起空前统一的秦帝国。  相似文献   

7.
《清华简(陆)·郑武夫人规孺子》记载郑武公曾“处于卫三年”,这一材料似乎揭示了郑国在“两周之际”曾作出了巨大的政治转向。郑桓公预感天下大乱,带领周之遗老史伯、虢叔等东迁,代表了畿内诸侯的利益。因此幽王死后,郑国拥立携王,形成“二王并立”的局面。而郑武公极有可能在此时被卫国软禁,“处于卫三年”,并作出了拥立周平王、迎娶仇敌之女武姜的决定。郑国虽然支持平王取得了王位,但与周天子之间的矛盾并未消除,两者之间的不信任感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扩大,在繻葛之战后最终走向破裂。  相似文献   

8.
《君子于役》是《诗经·王风》中的一首民歌。据专家考证,《王风》皆为平王东迁以后的作品。当时战争频仍,徭役繁重,人民颠沛流离,不少家庭夫妻分离。征人远离乡井,久历戎行;妻子不仅持家操劳,肩负着家庭生活的重担,而且独守空房,承受着离鹤别鸾之苦。由于丈夫久行不归,音信阻隔,妻子盼望夫归,思念难已,于是便唱出了这首凄惋动人的怀人之歌:  相似文献   

9.
第Ⅰ卷 (共 6 0分 )一、选择题 (共 6 0分 ,第 1至 2 1小题 ,每题 2分 ;2 2至2 7小题 ,每题 3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下列事件中 ,发生在商朝的是A .周公东征    B .盘庚迁殷C .国人暴动    D .平王东迁2 下列帝王中 ,被誉为“中兴之主”的是A .光武帝刘秀   B .隋文帝杨坚C .唐玄宗李隆基  D .明成祖朱棣3 下列选项中 ,在 1 1世纪上半期与北宋并存、建都兴庆 (今银川地区 )的少数民族政权是A .契丹族建立的辽  B .党项族建的大夏C .女真族建立的金  D .蒙古族建立的元4 堪称当时世界之最 ,却加速民…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为四岳之后,姜姓,为古羌人的一支。当新石器时代的末期,申部落已由羌人分出,从甘肃东部东迁到山西中部。周灭商后,申势力日盛,周宣王时,被封于谢,镇守二南,以防南蛮的骚扰,被委以重任。申与周王朝世代联婚,在诸侯中占有显赫的政治地位。以后还曾与同姓的缯国和犬戎的联军攻陷西周都城镐京,杀死了周幽王。申侯还扶植他的外甥姬宜臼登位,立为周平王,把都城东迁洛邑,靠近申国,是为东周。申国有一支另封今信阳,国势转弱,而楚国转强,便于公元688至686年与同族吕、缯等国都被楚文王所灭。申国在周史上是占有重要地位,可惜至今尚无关于申国史的论述。本文试图探讨申国的起源和迁徙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周初政局,内忧外患。王之子召公在周公的劝说下,积极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同周公一起,平灭三监叛乱,挽救了即将倾覆的周王朝,南片江汉,经营了周的南国;负责营建东都洛邑;提出了“敬德”“殷鉴”思想;扶立康王继位。召公是周初一位重量级的政治人物,其历史作用不容忽视,其历史地位应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12.
由于周代在中国古代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周代的生态环境状况、生态环境保护思想及措施成为生态环境史研究的一个重点。周代的生态环境保护固然有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但我们决不能因为它对中国古代的重大贡献就夸大历史事实,就片面地称它为"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13.
《诗经·周颂》多以祭祀、祈福和歌颂祖先功德为主要内容,用于祭祀和朝会宴飨等场合。本文从"尚德"思想入手,试图从诸多方面展现周朝取代殷商后,为了巩固政权,稳定天下,而对"德"的重视。其中周人在天命观念、先祖祭祀、战争意识、个人修身等方面都表现出与尚德理念的紧密联系,本文拟取以上四个方面对其进行阐述,从而探究周人尚"德"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岐山嫂子面”是从周代传承至今的“关中第一美食”,具有悠久历史。但受关中方言影响和对该面食文化内涵缺乏理解,故普遍把该面食误写成“臊”或“哨”子面,以误传讹,导致饮食市场的混乱。从字的音义和民间对该面食的美妙传说故事考证,应该是“岐山嫂子面”。它不仅体现了周代淳朴、厚重的民风民情,更传承弘扬了周代礼仪中的亲情文化与“和文化”。  相似文献   

15.
西晋末年,张轨出任凉州地方长官。为了控制凉州达到割据目的。张轨首先运用“以王命凉州”策略,以此得西晋皇室的支持。同时,他大力笼络凉州地方大族,以使他们拥护自己。张轨在凉州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安置流民,同样也获得凉州百姓的支持与拥护。凉州已经成为张轨及其后世子孙的天下,形成为一个割据政权。张轨是十六国时期前凉政权的开创。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始于何时至今仍是众说纷纭,究其原因,是由于大家对构成监察制度之诸因素缺乏全面认识,在研究过程中往往局限于对个别因素,如御史监察制度的探究而忽视了其他同样十分重要的因素。我们认为,周代的监察制度主要体现在“史监”制度,只是由于其史官书史、制谥、赴告策书等监察形式不同于御史监察的典型特征而为大家所忽略,然而它们在周代监察活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上自国君下到大臣之不法行为的滋长,对当时的政治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尽管到了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礼仪道德的沦丧,史监因丧失其赖以存在的社会环境而走向衰落,但我们在后世社会总是能够发现其遗留。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它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我们研究古代监察制度时不可或缺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史记》采《世本》而勾勒出周章事迹,揭示周章在吴国和周王朝历史上的重要历史地位。《史记》较《世本》更细密,更具有历史价值。本文探讨《史记》与周章的关系。周章为何人?在江苏常熟市虞山仲雍墓南侧有一座墓,墓碑上刻有“古吴王周章陵墓”字样。  相似文献   

18.
周武帝在杀死宇文护前后,逐渐笼络了一批亲信人物聚集在他身边,这些亲信人物由于没有战功,在北周的军人社会中很难得到认可,因此武帝上台后尽量给亲信人物以获得军功的机会。在此期间,武帝的亲信同周宣帝及其亲信之间发生了严重矛盾,从而致使宣帝上台后对武帝亲信人物进行肃清,严重削弱了北周王朝的政治根基。消灭了武帝亲信集团的周宣帝的亲信们由于自身军事经验不足、威望不高等原因,在宣帝死后迅速倒向杨坚,直接导致了北周王朝走向灭亡。  相似文献   

19.
阐述已释的西周金文颜色形容词,探讨它们字形义和词汇义,判定一些有争议的颜色形容词,确定西周金文颜色形容词的个数及各词出现的次数,分析它们的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20.
西晋时湘州得以设置。南朝时,湘洲与南朝各代政权的政局发展日益紧密,尤其是梁代之际湘州的地位日益突出,对梁代的政局产生了较为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