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安乐宁静的世外桃源,而这个世外桃源是他借一个渔人去“偶然”发现的。为什么文章不一开始就直接写桃花源,而要让渔人去“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从而冒冒失失闯进去,与桃花源人有了一段交往呢?换言之,为何要让渔人去发现桃花源?窃以为原因有三:  相似文献   

2.
东晋末年,战乱纷起,长期隐居农村的陶渊明就构想出他心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那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百姓都安居乐业。《桃花源记》就记叙了东晋时的一个渔人发现桃花源,进去受到当地村民的热情款待后离开桃源。当他再返回寻访时,桃源已不知所踪。渔人的行踪就成为本文的线索。  相似文献   

3.
《桃花源记》是我国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散文中的名篇。该文以曲折新奇的情节,描绘了一个没有压迫和剥削,没有掠夺和战乱,人人劳动、生活富足而又安宁淳朴的理想社会———桃花源,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和很高的艺术成就。一、关于《桃花源记》的内容全文共分三段:第一段写渔人迷路后所见到的景致,为揭开桃花源美好而新奇的境界铺平了道路。第二段(两三自然段)是全文的中心部分,写渔人在桃花源中的所见所闻,以及与桃花源中人交往的情况。这一段具体描写了诗人理想社会的面貌,文字精炼,描述逼真。第三段(最后两段),写渔人离开桃花源…  相似文献   

4.
一个精明的作者,描写了个无法查证的武陵渔人,让人要查实情只能大海捞针;一个出名的作家,误对600多年的服饰变化视而不见,让人窥一斑而见全貌;渔人的可笑与名士的跃跃欲试,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  相似文献   

5.
陶渊明之前的隐士虽已有零星的诗歌创作,但他们多为坚守儒家"穷则独善其身"教义的苦隐者,尚未出现真正把归隐生活和诗意人生相结合的"隐逸"诗人。陶渊明则是第一个把归隐生活与诗歌创作、诗意人生相结合的诗人,陶渊明则在归隐之后,他的精神寄托主要在做诗。陶渊明在诗歌的世界中,构筑了一个诗性的精神城堡。陶渊明归隐于诗的生存样态,为他以后的士人提供了一种精神范式。  相似文献   

6.
陶渊明一直以隐逸、避世为后世推崇,在积极入世之外,他为后世留下了一条可以"独善其身"的出世之路。然而,陶渊明的避世并不意味着逃避现实、远离政治,事实上,陶渊明的"隐"中暗含了自己的政治倾向,这在他对理想社会"桃花源"的勾画中便能看出。本文便以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为线索,试图展开隐藏在陶渊明隐逸背后的政治哲学,探寻陶渊明"隐"而不"避"的处世之道。  相似文献   

7.
寻找桃花源     
渔人向桃花源中人告辞,桃花源里的人对他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渔人连连点头:"当然了."  相似文献   

8.
愿得心安     
大脑先生: 我是最忠于您的心脏,您知道那三个渔人后来如何了吗? 因为没有任何线索,第一个、第二个渔人都放弃了寻找.他们每一日都不停地告诉自己:太晚了,太迟了.但没有什么效果,因为从他们捡到瓶子那一日起,他们便开始每晚做着同样的梦:一个看不清模样的人孤独地坐在一座孤岛上,一切都很昏暗,只有一双黑亮的眼直直地盯着他们.他们每天都被吓醒.后来,因为精神衰弱,第一个渔人每次出海都昏昏沉沉,最终因一次小小的风浪丢掉了性命.第二个渔人安慰自己,一定有人救了那人,但他仍旧噩梦不断.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夜,他在梦中终于看清了那人的脸——赫然发现是他自己.  相似文献   

9.
桃源人,谨言慎行以求三朝无忧;太守,慎行以避欺世盗名;渔人,不谨言慎行,自取耻辱;刘子骥,轻信谣言,不慎独,终为此病终。故事中陶渊明写人,多只有地名、官职,却无真名;叙事,含蓄委婉,表济世救民之志。《桃花源记》外的陶渊明,身处乱世,谨守慎独,心系百姓的"三不愁"——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足见其境界高远。《桃花源记》里外的慎独文化滋润着一代代华夏儿女。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桃花源记》中的两种逻辑了解了"外人"的意思,进而分析出桃花源内与源外有什么异同,桃花源中的人为什么要避秦,渔人、太守、刘子骥等人的代表意义,最后得出"秦"实际上就是暗指"东晋",陶渊明不做官正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否定。  相似文献   

11.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构筑了一个风景美、风俗美、人情美,没有战乱、没有剥削的理想世界,表达了他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追求,同时,在平静的文字下,也记录了他对理想世界的背叛与摧毁、迷失与遗忘、幻灭与缅怀,饱含着深深的矛盾和悲慨。读懂这些,就能深入解读陶渊明,读懂陶渊明作品的底色。  相似文献   

12.
桃花源后记     
为写《桃花源后记》,便去南山拜访陶渊明先生。先生正在东篱下采菊。我询问桃花源的消息,先生答:"我亦不知矣,乃听渔人道得。"问渔人住何所,先生曰:"武陵也。"至武陵,见渔人。渔人乐:"前几日曾去,出时处处志之,你若去,随我便是!"便撑船载我同往。逢桃花林,夹岸百余步。寻向所志,至溪水之源。得一山,山有黑漆大门,上有铜环,门上一匾,上书"桃花源"三个金字。渔人甚异之:"前  相似文献   

13.
《老人与海》以古巴一老渔人为原型塑造了生活在海边的打鱼人桑提亚哥的形象。桑提亚哥是一个年老体弱的老渔人,他战胜了八十四天的厄运,终于打到了一条大马林鱼,但在归途中却失去了一切。海明威从不同角度将他的悲观意识通过老渔人桑提亚哥渗透到作品之中。他描写主人公的身世特点、形貌特点、心理特点、人性特点以及结局特点来表达自己对人类的悲观绝望的前途命运的慨叹。  相似文献   

14.
《桃花源记》卡片①真隐士陶渊明陶渊明是退隐田园、消极避世的典型。他生于晋、宋易代之际,社会乱离,生灵涂炭。对现实采取“邦无道则隐”的回避态度……后世士人尊崇陶公……在于他能够真正做到遗荣弃利,归隐田园,亲事稼穑,宁可穷饿而死,也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与龌龊的统治者同流合污和高洁旷达的情怀……然而,陶渊明那种“守拙归田园”,而甘愿“贫民依稼穑,戮力东林隈”的真隐士的风范,也是后世士人们可学而不可及的。卡片②作品研读三则1.活灵活现之工。探究:(1)“渔人甚异之”,“异”的是什么?“见渔人,乃大惊”,“惊”的是什么?(2…  相似文献   

15.
一千多年前,晋代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下了著名的《桃花源记》,文章讲述了一个世俗渔人偶然进入与世隔绝之地的遭遇。陶渊明幻想了一种“不施不惠,而物自足”的生活方式,一个人人和谐相处、皆能自得其乐的社会,给后世留下了一个令人着迷的“世外桃源”。从此,“桃花源”成了世人心中独立于尘世喧嚣之外的净土的代名词。正如“每个人的心中也都有一个瓦尔  相似文献   

16.
古今很多学者认为陶渊明是饮酒避祸的,其实原因并非如此,而是另有缘由:时代风尚、寻求精神解脱、创造艺术境界。陶渊明在酒文化中的最大贡献是把酒和诗直接连系起来,以酒大量地入诗,确以晋代大诗人陶渊明为第一。陶渊明借饮酒在诗文中抒发性情的真;借饮酒在诗文中表现了“靖节”品格。  相似文献   

17.
据《长沙晚报》消息,1600多年前,陶渊明笔下的武陵渔人误入桃花源。当渔人回到郡下,将新的发现报告给太守、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东晋陶渊明所撰的《桃花源记》以一句后遂无问津者结束了不足400字的全文。1600多年后,在长沙工作的安化人张贻明却声称,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寻找,他  相似文献   

18.
多次执教《桃花源记》,在分析章时总是觉得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细节,即渔人的作用问题。人教版教材和教师用书对渔人在章中的作用均未作具体解释,最多也就是认为渔人在这个故事中起到一个线索作用。但笔认为渔人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即他在中起到了丰富章主题的作用。忽略渔人的这一作用来解读课的主题至少是不全面的。  相似文献   

19.
陶渊明极有自传性质的文章《五柳先生传》,塑造了一位贫困潦倒,却又能安贫乐道的读书人形象——五柳先生。陶渊明在文中借黔娄之妻的话称赞五柳先生说“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加之在各种教参和教师的讲授中也都是称赞他,而对他的精神没有丝毫的否定,这种称赞便给了我们这样一种思维:五柳先生德高品沽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他能安于贫穷。于是在这里贫穷似乎代表了崇高,代表了光荣。相反的追求金钱与财富似乎成了为人所不出的行为。这种思维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陶渊明,"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在其生前,仅以隐士著称,不以文学显达.在他死后的一百年时间里,南朝宋、梁人对陶渊明的认识、评价经历了一个"三级跳"的文学升格运动从"隐士"、"隐逸诗人"到"独超众类"、"莫之与京",为唐宋以后的陶渊明研究不仅留下了大量宝贵资料,并且定下了基调,这是陶渊明接受史的开端,唐宋以后的陶渊明研究并未超出其藩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