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俄国的彼得大帝,精力过人,坚韧不拔,一举改变了整个俄国的面貌,使之成为欧洲强国。然而,其残酷无情则笔墨难书,比伊凡雷帝有过之而无不及。下面讲的就是这个怪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最近,笔者到俄罗斯讲学。一到俄罗斯,就深深惊叹于其幅员辽阔的疆域和起伏跌宕、徘徊于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历史,更惊奇于其独特的民族文化。正如俄国著名哲学家尼·别尔嘉耶夫所说:“俄罗斯可能使人神魂颠倒,也可能使人大失所望。它最能激起对其热烈的爱,也最能激起对其强烈的恨。”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能像俄罗斯民族那样独特,没有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像俄罗斯那样复杂。  相似文献   

3.
大教堂及要塞附近的彼得大帝小舍、海军部岛上的彼得大帝夏花园、瓦西里岛上的缅希科夫公爵府、涅瓦河畔的伏罗佐夫大臣府、斯特罗加诺夫大臣府等。这些18世纪早期建筑。颇具俄国早期巴洛克式建筑的典型风格。  相似文献   

4.
大家知道,普希金的外曾祖父阿勃拉姆.彼得罗维奇.汉尼拨是一位黑人。在七岁那年,这位非洲酋长之子被卖到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第二年又被俄国驻土耳其公使带到俄国,成为彼得大帝的奴仆。彼得大帝对这个黑孩子恩宠有加,不仅把他收为教子,而且后来还把他送到法国深造。他回国后担任过沙皇的秘书,立过战功,被授予上将军衔,官至要塞司令。  相似文献   

5.
屠格涅夫(1818-1883)是俄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创作的基本主题是:通过塑造不同阶层的人物形象来展示传统文化(即传统民族精神及状态)是如何影响俄罗斯民族性格健康发展与延误该民族进步,力图用近代以来的西方文明来改造俄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性格。鲁迅(188  相似文献   

6.
自罗马人遵奉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为“大帝”以来,见诸史册而举世公认的大帝不下二十人。远有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和法兰克王国查理大帝等人,近代有沙皇俄国彼得大帝和普鲁士腓特烈大帝等人。  相似文献   

7.
王茜 《世界文化》2007,(5):22-23
俄国庄园产生于莫斯科公国时期,即公元15至16世纪,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作为化意义上的庄园兴起于18世纪中叶。1762年,彼得三世颁布了“贵族自由令”,解除了贵族必须为国家服务的义务。因此,那些受过良好教育、拥有财富和领地的贵族回到了自己的领地,开始大兴土木,建造宅院,开辟园林花圃,收购名画和雕塑,组建私人戏院,按照自己的品位、俄国的民族传统,独具匠心地装饰和布局,建成了一座座庄园。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骄傲地自称女地主,并在别列和察里津诺两地建造了自己的庄园。她在18世纪下半叶向名门望族赠予大量土地,从而使有配套设施的庄园像网一样覆盖了俄国大部分领土。[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曾有一个学中文的俄罗斯朋友对我说,中国人太喜欢“吃”了:商人谈判要在饭桌旁,朋友聚会要一起吃饭,就连恋人见面也免不了这道“重要程序”。吃饭,好像是中国人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事。的确,大多数俄罗斯人很不习惯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吃”上,他们经常简简单单地用面包、香肠和沙拉来打发一顿,节省很多时间。不过,正宗的俄式大餐同样有其精妙之处,让人过后难忘。氛围重于口味俄餐起源于法国。1717年,出访法国的彼得大帝初尝法国大菜,立刻钟情于这一美味。为了不出国门就能吃上地道的法国菜,他选一名法国厨师带回俄国。一时…  相似文献   

9.
友光 《世界文化》2008,(11):48-48
众多仪态端庄、美丽与才情兼备的俄国女子远赴西方,成为艺术家们心中永远的“女神”。芭蕾舞演员奥莉加·霍赫洛娃的舞姿使著名画家毕加索倾倒,最终成为他的妻子,给他生下长子保罗;野兽派绘画大师马蒂斯选择了利季娅·杰列克托尔斯卡娅当模特,这种合作关系持续了22年;起初被法国著名诗人艾吕雅称为天使的加拉,后来成为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的妻子,  相似文献   

10.
朱磊 《世界文化》2001,(4):10-11
如果比较文化差异的话,世界上再也没有哪两个国家比美国和中国更具可比性了。今天,提到中美文化差异,几乎会让每一个人自然地联想到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确,作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中美有着迥异的文化特征,因此在人们有关东西方文化的探讨中,中国和美国自然而然地成为东方和西方的代表。一种文化通过生活在这一文化辐射范围之内的人们的处世原则、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生活态度等具体行为体现出来,构成了创造和拥有这一文化的民族特有的民族性格。所以,不同的文化必然产生不同的民族性格,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了迥异的…  相似文献   

11.
于晓明 《世界文化》2006,(12):46-47
变迁离圣彼得堡不远处有一块风景秀丽、幽然雅致的地方,那就是俄罗斯著名的皇家度假圣地奥兰尼堡,这里会为游客提供更放松的视觉享受和更休闲的生活,而且这里更体现了18世纪俄罗斯帝国皇室生活的多彩多姿。奥兰尼堡是彼得大帝在位时建立的。据传说,彼得大帝发现白令海南岸长了一棵桔树,就命名这个地方的村子为奥兰尼堡(意为“橘树”)。彼得将这个村子赏给了他的弄臣亚历山大·门什科夫伯爵。后者在这里建立了第一座宫殿。几年后,当彼得大帝第一次乘船来这里访问时,却上不了岸了,原来所有的车辆马匹都陷进了海岸线上的沼泽里。门什科夫看到如…  相似文献   

12.
近代以来,民族文化承受的压力不仅来自于自身,更表现于外界。如今,面对全球化的压力,在对文化遗产的研究取得丰富成果的同时,一些学人在学术创新中因受现代西方的影响形成不少基调很高而实际空洞的理论。事实上,对西方文化的过分“崇敬”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发展。在东西方文化接触、碰撞和融合的过程中,民族文化因受到某些对西方的误读而正在遭遇少有的冷遇。这种对西方不科学的借鉴,说到底,折射出来一种民族自卑的文化心理。这种心理对本民族文化的弘扬颇为有害,对西方文化及其学者而言亦未必是件幸事。正是文化底蕴的缺乏才形成了一系统列纷…  相似文献   

13.
芭蕾作为一种外来的艺术,对中国人的最初影响可以追溯到对世纪初。据舞蹈史家考证,最早接触芭蕾和西方舞蹈的中国人要数清政府驻法国公使裕庚的女儿裕容龄。1901年裕容龄曾入巴黎音乐舞蹈学院学习芭蕾,后来回国做了慈掉太后的御前女官,并为太后和光绪皇帝表演过各种中、外舞蹈。但裕氏的舞蹈活动基本限于皇宫内,对外几乎没什么影响。大约20年代初期,随着苏俄内战的爆发,陆续有俄国人涌来中国,芭蕾也随之传入。上海、哈尔滨等俄国侨民聚集的城市,开始出现零星的芭蕾表演和私人芭蕾舞班。1934年在上海,一个叫胡蓉蓉的5岁女孩,在索…  相似文献   

14.
民族寻根与文化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寻根与文化传统张岱年每一个民族都有其民族之根,认识民族之根是民族团结进步、兴旺发达的基础。每一个民族之根都有其复杂的内容,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国文化是世界上四大文化传统之一(另三个是印度、阿拉伯与西方),在历史上对于世界文化的发展曾...  相似文献   

15.
诗人和散文作家亚历山大·塞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是俄国最伟大的诗人。他不但使俄国的诗歌达到一个尽善尽美的境界,而且对十九、二十世纪的俄罗斯文学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圣彼得堡居住期间,十二月党人广场是我时常踏访的地方。它位于冬宫西侧,涅瓦河边,与伊萨基辅大教堂相邻。广场上的彼得一世纪念像,因与普希金的诗篇“青铜骑士”同名,而声名远扬。一天,我在街头书摊购得一本《十二月党人》的小书,使我得以看到有关这座广场的历史画卷。19世纪初,俄国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在残酷的沙皇统治下,农奴的命运如当时广为流传的一首民歌所述:“人人过着奴隶生活,个个都遭厄运。难道要这样过一辈子?俄罗斯人民莫非永远是老爷的财产?莫非要永远把人们当作牲口买卖?”这严酷的现实使一批年轻的俄国贵族军…  相似文献   

17.
季明举 《世界文化》2007,(11):38-41
18-19世纪的沙皇俄国,上流社会贵族间盛行决斗的风习。许多著名作家,如格列鲍耶托夫、普希金、莱蒙托夫、涅克拉索夫、托尔斯泰等都有过多次决斗的冒险经历,其中普希金、莱蒙托夫还因决斗断送了性命,给后人留下莫大遗憾。俄国的决斗史,称得上是一部集死亡、荣誉、崇高激情和道德堕落于一身的悲剧史。  相似文献   

18.
近代名实业家穆藕初,深刻认识到近代中国企业所处的困境,他大胆学习、借鉴西方管理的优秀成果,并创造性运用到自己所建的三大纱厂中,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管理思想,其主要特点有民族性、实践性、创新性。这一思想对于今天企业改革仍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潜艇的今昔     
程鹿峰 《世界文化》2006,(12):12-12
据可靠资料记载,世界第一艘潜水艇建于1620年,是一位在英国行医名叫科内利乌斯·德列贝尔的荷兰医生为了取悦伦敦的豪门显贵,独出心裁造了这艘潜水船供他们消遣取乐。船身为木质,覆以浸油的皮革,下潜深度可达4.5米,水下能滞留数小时。此后出现的潜水艇则主要用于军事。俄罗斯的第一艘潜艇的建造者,是一个名叫叶菲姆·尼科诺夫的农民,当时他是一家船坞的木匠。1721年他建造了一艘“秘密船”,这是一艘模型船,在试验中表明能自由沉浮,在水下灵活自如。1724年在彼得大帝的支持下建成了一艘正式的潜艇。但遗憾的是,彼得大帝于1725年病逝,尼科诺夫…  相似文献   

20.
SPA传奇关于SPA的来历,有这么一个传说:在比利时这个国家,有一个小镇的名字叫“SPA”,这个小镇从罗马帝国时代就名闻遐迩,因为镇中有一眼温泉,人们沐浴其中,会感到周身舒坦,皮肤也变得柔滑而富有弹性,并能祛除很多疾病。温泉的神奇“魔力”吸引了上至达官贵族豪门政客,下至黎民百姓市井白丁,大家都说这是上帝赐予小镇的礼物。彼得大帝也听说了小镇的传奇,欣欣然携皇室后眷来小镇温泉沐浴。温泉的魅力让彼得大帝大发感慨,称小镇为“天使的故乡”,从此彼得大帝便经常来此小镇洗浴。关于SPA小镇温泉的神奇作用,历代的科学家都非常感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