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今天去一个幼儿园,先到一个小班,孩子坐在座位上,教师在教孩子学习一首儿歌并教孩子认儿歌里的三个字。老师很努力地想要孩子遵守上课的纪律,比如上课要认真听老师讲,不能随便下位,要说话先举手,老师教小朋友念儿歌的时候,要老师念一句小朋友再跟着念……老师还特地叮嘱孩子,上课只有15分钟时间,  相似文献   

2.
儿歌是幼儿最早接受和最易接受的文学形式,幼儿通过儿歌听赏念唱受到心灵的启迪,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从事幼教工作者自己能够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创作儿歌,就更能体现教学的灵活性、多样性和实效性。这不仅能促进幼儿的多元智能发展,拓宽幼儿的视野,增长知识,而且美化孩子心灵,让孩子健康成长。本文在儿歌创作方面谈了几点经验,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儿歌是幼儿最早接受和最易接受的文学形式,幼儿通过儿歌听赏念唱受到心灵的启迪,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从事幼教工作者自己能够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创作儿歌,就更能体现教学的灵活性、多样性和实效性。这不仅能促进幼儿的多元智能发展,拓宽幼儿的视野,增长知识,而且美化孩子心灵,让孩子健康成长。本文在儿歌创作方面谈了几点经验,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摇到外婆桥     
游戏目的:培养幼儿协作能力。适合2—4岁。游戏方法:两人一组,一前一后坐在草坪上(或家中地板上),后一名幼儿双手搭在前一幼儿肩上,边念儿歌边摇动。摇动时,两人朝一个方向。念儿歌时,配用各种方言念,让孩子体会效果,趣味更浓。  相似文献   

5.
我和妻子都是工程技术人员,上班早,下班迟,和孩子呆在一起的大块时间很少。但我觉得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这里的关键是,如何从思想上“盯住”孩子,寻找随机教育的契机。比如我们带孩子上、下楼梯时,就教孩子数数和念儿歌。这样,数数时,数字随步而出,念儿歌时,儿歌节奏配以有节奏的迈步,孩子就很乐意学。如果忘记了下一个数或下一句儿歌,步子自然而然会停下来,经过他自己的思索或我们的提醒,补上了再迈步,孩子心情  相似文献   

6.
儿歌,是孩子最早、最易接触的文学作品,也是丰富学前儿童生活,教给孩子一些简单知识的最轻便的工具。不过,教孩子念儿歌,也要讲究方法,循序渐进,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一字之改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没打着,打着小松鼠。松鼠有几只?让我数一数。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长期以来,许多幼儿教师和家长都用这首儿歌来教孩子,且市面上的儿童读物内也用大字赫然套色印着这首儿歌。有一天,我正领着小朋友们起劲地念着,突然一个孩子冒了一句:“松鼠是小动物,不可以随便打。”我听了心里一惊,脑子里一闪念:是呀,我们经常教育孩子们“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还带着孩子们到野生动物园体验和动物相处的乐趣……这首儿歌虽然耳熟能详.但现在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了,连孩子们都意识到了。而且当前,“老虎”在野外生存的数量越来越少,属于国家重点保护对象,毋庸说“打老虎”了;松鼠虽说多一些,但同样需要关爱和保护。试想如果有一天松鼠被消灭之后,这首儿歌又该怎么念?显然,这首儿歌已不再是适宜的教学内容了。  相似文献   

8.
儿歌,是孩子最早、最易接触的文学作品,也是丰富学前儿童生活,教给孩子一些简单知识的最轻便的工具。不过,教孩子念儿歌,也要讲究方法,循序渐进,才能收到好的效果。首先,要选那些声韵整齐,声音响亮,句子简短,语词形象感强,能构成一幅生动而具体画面的儿歌教给孩子。这种特点,民间儿歌最为典型,如:  相似文献   

9.
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歌谣,朗朗上口、明快流畅,它不是对孩子进行生硬的说教,而是让孩子在倾听、欣赏、念唱、游戏的愉悦中接受知识,发展语言。  相似文献   

10.
我教小班幼儿画画,根据孩子年龄特点,教学形式注意游戏性。如教幼儿画斜线,我选择下雨天,让孩子观察下雨的情景后,和幼儿共同作画。我画撑伞穿雨披的小朋友上幼儿园,让孩子添画斜线,孩子画斜线时我念儿歌:大雨下,哗啦啦,嘀嘀嗒……当儿歌念完时,图画也画好了。孩子表现得  相似文献   

11.
拉锯     
目的:锻炼孩子的上肢力量,体验亲子游戏的乐趣。玩法:1.爸爸或妈妈坐在椅子上,让孩子面向自己分腿坐在大腿上,双手挟住孩子的腋下或肩部,有节奏地将孩子放倒后拉起来,同时念儿歌:拉锯,拉锯,拉一拉,锯一锯,拉个宝宝亲一亲。念完儿歌,即把孩子搂在怀里亲一亲。2.孩子和爸爸或妈妈面对面分腿坐在床上或地板上,脚与脚相抵,手与手相拉。游戏开始,两人用力拉大锯,相互交替地把大锯拉向自己的一边,上身也随之做前后屈伸运动,同时,一边拉锯,一边念儿歌:拉锯,拉锯,拉一拉,锯一锯,你拉我拉真欢喜。游戏时,还可以两人同时向左或向右拉,做扭腰动作。注意…  相似文献   

12.
儿歌只能当成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零食”,不可当作生命中的“主食”。近日.在重庆市音乐与幼儿素质教育研讨会上,幼教专家告诉家长:“整天让孩子听儿歌、学儿歌、唱儿歌。走入了幼教音乐的误区。”儿歌就像是孩子最喜欢吃的零食,每个孩子都爱吃,但它并不是营养最多、最好的食物。只有古典音乐才是蕴藏无尽养分的“主食”。  相似文献   

13.
徐莉 《师道》2011,(1):61-62
知道阅读可以从一出生就开始.所以.还在孕期我就为小意订了口碑不错的《婴儿画报》。画报内容很少.担心不积攒一些,更新的速度赶不上阅读的速度。《婴儿画报》每期的主题故事一般都比较精彩。画工也极好,我常常被其中的小小趣味逗得咯咯直笑。儿歌和亲子游戏每期都有,看着它,我就自然地陷入未来给孩子念儿歌、带孩子做游戏的美好想象。  相似文献   

14.
[教学实录]一、创设问题情境师 :今天 ,老师请来了一个特殊的小客人 ,猜猜看 ,他是谁 ?哦 ,原来是小青蛙。(学生拍手欢迎 )1.念儿歌师 :数青蛙的儿歌大家会念吗 ?老师念第一、第二句 ,小朋友接着往下念。要求念得快。[以念儿歌的形式引入新课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生念儿歌。 )师 :念儿歌的时候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生 :腿有几条 ,数不清。生 :扑通扑通数不清。生 :我不熟练。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能比较正确迅速地念儿歌了。2.出示课题 :4的乘法口诀师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4的乘法口诀。二、探索、讨论新知(一 )操作…  相似文献   

15.
儿歌是适合婴幼儿听赏念唱的顺口易懂的短小诗歌。早在婴儿期,儿歌就开始进入儿童的生活,几乎每个孩子都在妈妈或其他长辈的儿歌吟唱中长大,而且自己也曾吟唱过儿歌。儿歌是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儿歌语言浅显,篇幅短小,主题单纯,具体形象,富有情趣,音韵和谐,所以深受儿童的喜爱。  相似文献   

16.
奚芳  云霞 《学前教育》2007,(1):34-34
在组织集体活动前。我们都会采用一些方法让因为游戏活动而兴奋不已的孩子们安静下来,如拍手、念儿歌、听音乐、手指游戏等。我用得最多的是用音乐提示孩子,作为活动的集合令。为了区别各种活动,我精心挑选了不同的曲子,例如,展间活动结束整理玩具,播放优美的钢琴曲;整队到户外活动做操,选择节奏感强烈的律动;午餐前让一些轻柔优美的萨克斯曲子帮助孩子调整情绪……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我发现。孩子们似乎对这些我精心挑选的曲子不感兴趣.甚至有点无动于衷.  相似文献   

17.
当今,有的年轻的父母看到自己的宝宝比人家的宝宝开口晚。心中甚为着急。我以为,他们忽视了一把促使宝宝早点儿开口的“金钥匙”——“儿歌”,尤其是代代相传的“民间儿歌”。 比如说,孩子半周岁了,妈妈可手把手地教孩子做“虫虫飞”的动作,嘴里念着儿歌—— 虫虫虫虫飞,飞到高山吃露水,露水没有吃得饱,抱住小头往家跑。 此时的孩子虽然还不会跟着念,但因多次“反覆”,  相似文献   

18.
周建芬  邵英 《山东教育》2004,(30):50-50
目的:①培养孩子注意听,迅速把握语言信息的习惯和能力;②熟悉菜名。玩法:此游戏可一家三口一起玩。爸爸手掌平放,手心朝下作锅盖。孩子和妈妈食指顶住锅盖,然后一起念儿歌:“顶锅盖,炒油菜,辣椒辣了不要怪。噗!一口风;噗!两口风;噗!三口风。”儿歌念完。爸爸迅速抓住顶锅盖的食指,孩子和妈妈同时迅速收回食指。如孩子食指被抓住,爸爸就问:“烧的什么菜?”孩子答:“炒油菜”。然后换角色。炒黄豆目的:锻炼孩子动作协调性、灵活性,体验家庭欢乐气氛。玩法:爸爸和孩子面对面、手拉手,左右摇摆,同时念儿歌:“炒、炒、炒黄豆,炒完黄豆翻跟头”。…  相似文献   

19.
一得集     
开个假面表演会 上海 李莉 幼儿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由于环境的变化,很容易“沉默寡言”。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为了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使他们敢说话、愿说话,我就在班里开展了假面表演会活动,让孩子们带着假面具上台表演。孩子们各显其能,有的唱歌,有的讲故事,有的念儿歌,在下面看的孩子也都兴趣盎然。尤其在让他们猜  相似文献   

20.
女儿出生不久,我就有意识地每天安排一定时间让女儿看着图书念儿歌给她听。女儿刚满1岁,每当吃完晚饭,她就会拿出一本书学着翻来翻去。女儿会说话后,便开始问这问那,我对她说:“以后妈妈每天都来和你一起念儿歌!”儿歌育女、亲子共读带给我们的乐趣多多。乐趣一,念儿歌,学说话。女儿1岁半时,我把带有图片的儿歌一个连着一个,用手指着画面,有表情地念下去。女儿对这些内容浅显、音韵节奏好听的儿歌极感兴趣。就这样,10首儿歌在一个月内反复念诵。女儿的第一个反应是跟着儿歌音韵节奏,她的手会指出与儿歌内容相应的画面;第二个反应是在我朗读儿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