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某小学三年级上“蚯蚓课”。老师拿一盒活蚯蚓分发给学生,蚯蚓到处乱爬,于是学生满教室抓蚯蚓,然后教师让学生观察蚯蚓并组织讨论。  相似文献   

2.
闵清凤 《早期教育》2001,(23):12-13
一个下雨天,我班小朋友在楼梯口发现了一条蚯蚓。他们围着蚯蚓,七嘴八舌地谈起了蚯蚓的话题:有的说“蚯蚓像条蛇”,有的说“蚯蚓像根棍子”……大家对蚯蚓的热情、关注和兴趣,是我在课堂上难以见到的。  相似文献   

3.
一、热热闹闹“玩”蚯蚓教学《蚯蚓》一课,课前我布置学生每人自带2~3条蚯蚓。上课开始我便宣布:这节课自己玩蚯蚓!于是,用铅笔拨弄的有,用放大镜细照的有,用小刀将其碎尸万段的有,将蚯蚓开膛破肚的也有。有的把蚯蚓放入水杯让它游泳,有的将蚯蚓浑身沾满灰尘看其挣扎,有的看蚯蚓钻泥块,有的开展蚯蚓爬行比赛……学生的玩法五花八门,学生的兴致异常高涨。二十五分钟后,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全班同学无一例外地举手急欲一吐为快。在学生的汇报发言中,预定的教学目标一一达成,学生不仅对蚯蚓的生活环境、外部形态、内部构造、吃…  相似文献   

4.
苏云金杆菌(Bt)和克螨灵对蚯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选用苏云金杆菌和克螨灵两种生物农药以不同浓度的稀释液于蚯蚓饲养期间进行模拟喷淋试验,观察蚯蚓生长发育。结果表明,采用高效Bt(8000IU/mg)稀释100倍的高浓度对蚯蚓生长有干扰作用,50倍浓度影响了蚯蚓的正常生殖,稀释浓度200倍以上对蚯蚓的生长和繁殖没有影响;采用克螨灵(0.5%阿维菌素)稀释1000倍和500倍的浓度对蚯蚓生长有干扰作用,100倍浓度抑制蚯蚓生长,稀释浓度1000倍以上对蚯蚓的生长和繁殖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改变探究活动的呈现方式,设计一些小问题、小活动,引领学生观察蚯蚓的外形、探究蚯蚓在光滑面和粗糙面运动的快慢和探究蚯蚓对湿度的反应,让学生从活动中概括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特征,并自主建构概念。  相似文献   

6.
一场大雨过后,几条蚯蚓在院子里的地面上扭动着身躯,真趣。我用脚把蚯蚓的道路挡住,原以为蚯蚓会拐弯,可它熟视睹,继续冲我的脚边爬来。怎么了?难道蚯蚓没长眼睛?于是,决定捉几条蚯蚓做个实验。我将两条蚯蚓放在一块湿垫板上,用铅笔、红领巾、小树枝别放在它们面前晃动,它们似乎一点都没有察觉。我想,蚯蚓怕真的没有眼睛,要不然我这么使劲地在它的眼前晃动,它怎没有反应?也许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于是,我又找来一根,一个色彩十分鲜艳的玩具,第二次做实验。我把葱和玩具分放在两条蚯蚓的两个侧面。过了约5分钟,两条蚯蚓…  相似文献   

7.
自然课上我们设计了一个实验,观察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环境。我们做了一个盒子,盒子的一端“阴暗”,一端“明亮”。我们把几只蚯蚓放进去,蚯蚓朝阴暗的地方爬去。接下来我们又把几只蚯蚓放进一端干燥,一端潮湿的盒子里。当几个同学兴奋地喊叫时,蚯蚓突然停止了爬行,慌乱地扭头东瞧瞧西看看,一副惊慌失措的样子。难道蚯蚓也怕噪音?  相似文献   

8.
一天,我和哥哥回到家乡——一个僻远的山区,帮助奶奶种农作物。在翻地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很多的蚯蚓,我问:“哥哥,你知道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环境吗?”哥哥说“蚯蚓是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哥哥反问我:“蚯蚓是喜欢温暖的环境还是喜欢冷凉的环境?”我说:“蚯蚓是喜欢冷凉的环境,因为蚯蚓是喜  相似文献   

9.
为寻找新的药用蚯蚓,用原子吸收光谱、薄层层析等方法对荆门蚂蟥蚯蚓和药用蚯蚓“广地龙”进行了宏量和微量元素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两种蚯蚓所含元素基本相似,认为荆门蚂蟥蚯蚓可替代广地龙入药.  相似文献   

10.
蚯蚓运动时是前端先移动,还是后端先移动 ?蚯蚓身体的各部位对刺激的反应是否一样 ?在一些教参书中的描述各有不同。本人通过实验观察,有如下发现。   a.观察蚯蚓的运动。要观察蚯蚓的哪一端先移动,先要区别蚯蚓的前、后端。有环带的一端是前端,前端的口经常张开,这也是很明显的。蚯蚓在自然状态下的运动多数是向前运动。运动时,前端先伸长,然后由前向后逐节收缩,即身体的前端先移动,然后带动身体的后端移动。当我们用浸过醋的棉签放在蚯蚓前端附近,封锁它前进的方向时,它的前端收缩,然后后端伸长,这时蚯蚓身体的中部没有移…  相似文献   

11.
蜗牛吃纸吗     
杨晓林 《科学课》2009,(4):18-19
在一节科学课上,同学们带来了许多材料,有蚯蚓、湿土、干土,纸盒等,其中李朋威同学带来了很多只蜗牛。本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实验验证蚯蚓适宜生活的环境,实验时许多同学用蚯蚓做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李朋威用蜗牛代替蚯蚓实验,同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一家之言     
创造需要宽松的氛围 某小学三年级上“蚯蚓课”。老师拿一盒活蚯蚓分发给学生,蚯蚓到处乱爬,于是学生满教室抓蚯蚓,然后教师让学生观察蚯蚓并组织讨论。 一个孩子说:“我看见蚯蚓没有脚,可是能爬。” 老师说:“好。” 一个孩子说:“那不是爬,是蠕动。” 老师说:“你说得更好。” 一个孩子说:“我发现蚯蚓身上是一环一环的。” 老师说:“你观察的很细致。” 一个孩子说;“我尝了尝,蚯蚓是咸的。” 老师说:“我不如你,你很勇敢。” 一个孩子说:“我拴一根线,把蚯蚓吞了下去,又拉出来,我发现它还活着,说明它的生命力很强。…  相似文献   

13.
冰波 《顽皮娃娃》2006,(5):I0007-I0008
一个小小蚯蚓的故事,赫然开始于整个地球!地球是那么大,蚯蚓是那么小,但它们却是息息相关的。小小的《蚯蚓的日记》,就是从地球开始的。  相似文献   

14.
蚯蚓数量动态和环境因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菜园和荒地土壤中蚯蚓的数量动态变化和空间分布,结果表明菜园的蚯蚓密度从3-6月逐渐减少,荒地土壤中蚯蚓密度从3-6月逐渐增多,而两者的垂直分布都是从上到下逐渐减少。在菜园和荒地土壤中的环境因素也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变化。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影响菜地的蚯蚓密度的主要因素是含水量和pH值,而影响荒地蚯蚓密度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温度和含水量。  相似文献   

15.
今天是星期二,乌老师又给学生上常识课啦! “同学们,蚯蚓断成两截后,会长成两条独立成活的蚯蚓,还觉得奇怪吗?” “不奇怪,这是事实。” “经饲养观察,你们能将自己的观察所获及发现讲给大家听一听吗?” 顿时,课堂上一只只稚嫩的小手争先恐后地举起,孩子们个个迫不及待,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乌老师,那天回家后,我把断成两截的蚯蚓在阳台的花盆里养起来,通过观察后发现,蚯蚓的确是长成两条了。” “老师,我通过饲养观察知道,断成两截的蚯蚓,不但会长成两条独立成活的蚯蚓,我还发现它一旦有了新的生命,就开始劳动——给…  相似文献   

16.
观生物测天气四川邻水县十中(635300)杨会凯观生物,测天气,是我国勤劳智慧的人民长期生活实践的经验总结。现整理成篇,荐与广大读者,尤其以飨农村中学生。蚯蚓早出晴,暮出必有雨;蚯蚓夜爬晴,昼爬晴不成;蚯蚓若打滚,大雨靠得稳;蚯蚓在吐泥,非冷了有雨;...  相似文献   

17.
一、实物演示通过感性、直观手段尽可能多地运用实物演示,把学生引入作文情境,既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也为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让学生参与其中,充分体现学生课堂“主人”的身份,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如写《蚯蚓》,学生见过蚯蚓,但对其特点不太熟悉,要把蚯蚓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等写具体、写准确很难达到目的。我让每一位学生在家中饲养几条蚯蚓,并认真观察一个星期后再作文。这样,学生写出的蚯蚓就“活”了,从外形到生活习性,写得细致入微,有的甚至写出了自己对蚯蚓的“感情”。二、“多媒体”演示学生非常喜爱…  相似文献   

18.
以“饲养和观察蚯蚓”为例,通过手动、眼动和心动的过程,让学生认识蚯蚓,提高动手能力、观察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9.
蚯蚓对温室土壤中不同微生物类群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揭示蚯蚓活动对温室土壤中不同微生物类群数量的影响,对接种蚯蚓的温室土壤和露地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接种蚯蚓显著提高了温室土壤中不同微生物类群的数量。与未接种蚯蚓的处理比较,12月时,温室土壤中细菌增加了24.53%,放线菌增加了39.46%,真菌增加了29.7l%,总量增加了25.8l%;露地土壤中细菌增加了18.18%,放线菌增加了29.45%,真菌增加了16.24%,总量增加了21.14%。4月时,温室土壤中细菌增加了42.7l%,放线菌增加了39.08%,真菌增加了36.92%,总量增加了42.53%;露地土壤中细菌增加了33.69%,放线菌增加了22.29%,真菌增加了20.7l%,总量增加了32.73%。接种蚯蚓的温室土壤中不同微生物类群数量的增幅均高于接种蚯蚓的露地土壤。其中4月时接种蚯蚓后的温室土壤的细菌增加量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20.
一个小学女生听老师讲,蚯蚓的再生能力很强,把它弄成两段后,这两段会各自发展成为一条完整的蚯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