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人文素质教育与高校"两课"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与高校“两课”教学困境基础上,探析人文素质教育与“两课”教学内在的必然联系,据此提出拓展“两课”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功能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人文教育与“两课”同属于人文与社会科学范畴。它们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上有许多一致、相通或相近的地方。在功能上相互补充,人文教育起基础性作用,“两课”起核心、灵魂作用,这为人文教育与“两课”教学的融合提供了可能。要实现人文教育与“两课”教学的融合,必须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牢固树立“素质教育”思想,提高“两课”教师的人文素质,营造浓郁的校园人文氛围。在此基础上,通过将人文教育渗透到“两课”教学中、加强“第二课堂”的人文氛囤、开设人文选修课等多种渠道实现人文教育与“两课”的融合。  相似文献   

3.
如何发挥"两课"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极其重要的内容,"两课"教学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发挥着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然而,目前高校"两课"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使这种主渠道作用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而高校必须深化改革,加强"两课"建设,使"两课"教学真正发挥人文素质教育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极其重要的内容 ,“两课”教学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发挥着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然而 ,目前高校“两课”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使这种主渠道作用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而高校必须深化改革 ,加强“两课”建设 ,使“两课”教学真正发挥人文素质教育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5.
加强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要求.在理工科院校中,"两课"是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将传统文化融入"两课"教学中可以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6.
增强“四种意识” 发挥“两课”的主阵地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必须加强“两课”教学改革 ,坚持把“两课”教育放在素质教育的突出位置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努力实现“两课”教育教学与人文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整合 ,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精神  相似文献   

7.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必须加强“两课”教学改革,坚持把“两课”教育放在素质教育的突出位置,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努力实现“两课”教育教学与人文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整合,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精神。  相似文献   

8.
"两课"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两课”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的目标、内容、途径等方面有许多相同或相通之处 ,应该而且可以有机结合 ,同时又必须处理好政治与文化、系统与综合、灌输与渗透、少而精与博而雅等关系 ,以获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9.
“两课“是高职院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两课“教师必须从“两课“教学实际出发,转变教学观念,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搞好“两课“教学,充分发挥高职院“两课“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人文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培养人的人格和精神,它与"两课"教学的内在是一致的,而"两课"起核心、灵魂作用。通过分析加强"两课"教师人文素质的必要性,阐述了人文教育与‘‘两课"教学的相融性,提出一系列提高"两课"教师人文素质的对策,以熏陶培养教师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1.
高师美术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师美术教育应通过素质教育培养具有通才基础的美术教育专才,其素质教育内容包括政治素质、人素质、专业素质、现代科学素质及健康素质等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从我国高校体育文化的现状出发,探讨如何把人文精神融入高校体育教育体系中,研究人文精神融入高校体育的重要意义,为人文精神融入高校体育提供有利依据。结果表明,高校体育教育中融入人文精神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和课堂教学效果,"人文精神"有机融入体育教学必将是未来我国高校体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历史教育在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当代,中国大学历史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时代挑战,历史教育所包含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得不到很好的发挥。面对现实困境,大学历史教育应该转变观念,开阔视野,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历史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功用,体现历史教育的现实意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面向大学生的通识历史教育课程将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用,成为历史教育振兴的良好开端。  相似文献   

14.
贺民 《继续教育研究》2008,42(4):111-11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以人为本”是社区教育的应有之意.“人本”社区教育应当做到体现人文关怀、强化服务职能、尊重社区成员主体意识以及优化社区文化环境等.  相似文献   

15.
加强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适应21世纪人才需要和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针对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探析人文素质的内涵。提出其实施的途径。以提高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及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6.
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加强阅读是提高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为例,介绍了不同于传统书面阅读的"另类阅读"途径。"另类阅读"的开展提高了大学生的阅读成效和人文素质,充分体现了阅读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职"两课"以学生为本的课程设置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两课”的课程设置是一种“以理论为本位”的课程体系。要切实增强“两课”教育教学实效性,必须设计“两课”为核心,人社会科学选修课为补充的课程菜单,其实质是“以学生为本”,其特点是政治教育与人教育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8.
对民族地区大学生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静 《宜宾学院学报》2006,6(10):108-110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属于两种不同的思想体系,但它们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实行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深度融合,能有效地克服和避免功利主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本文结合民族地区高校教学改革的实际和人文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明显不足,对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语课程回归人教育的今天,人们认识到语教师素质对语人教育的回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当语教师在自己头脑中明确“人”内涵、有能力挖掘和把握本所蕴含的人思想,并且在一堂堂语课和一次次语活动中能以适当的方式恰到好处地张扬本所蕴含的人精神、人理念,我们的语课程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教育的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