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广西大学“211工程”校办产业发展规划广西大学经委办公室校办产业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深化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改善办学条件,1992年我校提出了“以科学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上规模、求效益”的校办企业发展方针,使校办产业获得了快速的...  相似文献   

2.
关于建立“校办产业特区”的构想汪孟春,丛长福(哈尔滨科技大学)一、创办“校办产业特区”的意义“校办产业”作为我国经济及教育发展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在我国大地上兴起,体现了教育与社会经济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客观规律。它是一种新生的生产力,是过去从未开发的生...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校校办产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校办产业会计信息失真,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并就建立健全高校校办产业单位内部财务制度、发挥高校内部审计的作用、不断完善审计方法和手段、加强对校办企业负责人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和管理等方面,论述了防范高校校办产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校办产业的增多,高校校办产业财务监管成为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该文阐述了高校校办产业财务舞弊的主要表现,分析了产生财务舞弊现象的原因,并就建立健全高校校办产业单位内部财务制度、发挥高校内部审计的作用、不断完善审计方法和手段、加强对校办企业负责人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和管理等方面,论述了防范高校校办产业财务舞弊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校办产业是高等学校创办或参与创办,以学校管理或学校为主管理,以科技开发、成果推广应用为主要任务,具有法人资格的实体。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的校办产业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办好校办产业对推动我国科技、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将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高校走出经济困境、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富余人员再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校办产业的种类(一)、盈利型。即以创造利润为目的,如果该类产业不能为学校创造利润,就没有必要办这类校办产业。建立“盈利型”校办产业是高校最有积极性的…  相似文献   

6.
高校校办产业集团化模式的构想辛万鹏,矫立新(甘肃工业大学)本文就高校校办产业同现代企业制度接轨,实行集团化经营管理,建立新的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提出一点拙见,求教于同行。一、目前高校校办产业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1)产权关系不明晰,资产构...  相似文献   

7.
2000年 12月 28日,实行股份制经营的天津市机电高级技术学校校办产业——科海泵业有限公司正式运行,这标志着该校深化内部改革又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科海泵业有限公司的股份,由学校法人股和员工个人股组成。校办产业转机建制后的挂牌运行,意味着要以全新的理念、机制和管理,开辟新业,重振雄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在生产经营中,将以曾荣获部优、市优和天津市质量振兴示范产品的通达牌 SG系列管道泵为优势,积极开拓市场,争取占有市场更大份额。同时要借助设备和人才优势,依托现有的模具和阀门气动装置加强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8.
高校内容审计应把校办产业审计转向以管理审计为主,提高校办产业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防范经营风险的能力,帮助其建立起一套内部控制制度和自我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9.
校办产业定位问题的探讨林宝琨高校校办产业是一类特殊的企业群体。它既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共同属性,按照经济法则运行;又必须从高等学校的现实情况出发,受到高校发展需求和事业体制的制约。因此,如何客观地认识和处置校办产业的定位问题,是当今影响高...  相似文献   

10.
校办产业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浙江工大林宝琨一、科研管理与校办产业管理的一体化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改革思路是高校科研与产业、乃至整个办学过程中面向经济、面向社会、而向市场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也是高校贯彻“经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和“发...  相似文献   

11.
高校校办产业集团化初探刘志迎,方顺(合肥工业大学)高校校办产业作为高校发展中出现的新生事物,究竟应如何发展?如何管理?迫切需要探索和研究。本文就校办产业集团化作一初步探讨。一、校办产业集团化的必要性我国大多数高校的校办企业还没有形成一定的实力,处于低...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高校校办产业协会于4月28日至30日在宝鸡文理学院召开了“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研讨会”。陕西省教委及全省33所高等院校校办产业管理部门和校办企业的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陕西省高校校办产业协会副秘书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助理兼产业处处长范启岭同志主持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的校办产业特色与校办产业的职业教育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职业学校的“校办产业”与“实训基地”相比,前者好象已渺无声息地即将消失在职教人的视野之外.并自郐以下地似乎要退出了职教领地,而后者却正处在轰轰烈烈地发展之中,并且大发展的势头更加强劲。人们不禁要问,职业学校的校办产业到底怎么了?是市场经济的强势伤了校办产业的元气造成自身疲软而无发展底力,还是“实训基地”的出现,使校办产业成了留着无用、弃之可惜的“鸡肋”产业?有一种观点认为,由于职业学校不善于管理和经营企业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导致校办产业经营困难,甚至亏损。给学校带来了沉重负担,遗留的问题又长期羁绊着学校发展,所以它应该寿终正寝;而近年来在职业学校兴起的实训基地,对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对职业岗位的适应性,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要加快发展。据此,笔者不禁再问,难道校办产业就不具有实践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吗?回答当然是肯定的。如果说职业学校对管理和经营校办产业外行,从理论上分析这似乎与职业学校的本质要求、本体功能和职教人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专业素质等不相符了,然而在现实中这种状况又的确存在着.并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理论与现实的背反似乎已无可怀疑了。  相似文献   

14.
我校校办产业的人事管理工作在近几年管理实践中不断吸收本校和外校管理经验,不断理顺各种关系,在积极贯彻、推进学校整体改革政策方面,在围绕职工切身利益争取优惠政策方面,在稳定核办产业队伍,吸引人才和完成学校上交任务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校办企业的发展。一、人事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我校校办企业的人事管理开始于1992年。1992年3月,学校正式成立了校办企业管理办公室(以后简称校企办),负责对全校校办企业的管理工作。1.管理模式。校办企业是在学校这样的事业单位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隶属于学校,是…  相似文献   

15.
管理体制不顺,产权不清,资产管理失控,重投入轻管理,是校办企业发展过程中比较突出的弊病,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从体制和根源上来解决这些问题,一直困惑着高校产业管理得。“一校两制”,政企分开,成立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明确责权有效整合资源等是解决校办企业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校办产业特征与管理体制改革于东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校办产业作为勤工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补充教育经费的重要渠道和支持教育改革的强大支柱。在贯彻《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下称《条例》),走向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  相似文献   

17.
中国高校产学合作的主要模式是校办产业,经历了校办工厂、校办企业、资产运营公司三种形态。最初的校办工厂在“工学并举”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产生和普及。后来的校办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之下,作为高校创收的主要渠道蓬勃发展起来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校办企业都为高校带来了收益。设置在高校和校办企业之间的资产运营公司,作为“防火墙”使高校摆脱了直接经营企业所带来的连带责任风险。高校产学合作模式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迁,经历了三种发展形态的蜕变,同时作为中国高校产学合作的主要模式依然焕发着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校办产业管理体制新探上海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周惠金,潘天祥学校是以教学、科研为主的事业体制,校办企业是以盈利为主的企业体制,在“一校两制”的双轨运行中,如何并驾齐驱,各得其所,是各校颇感棘手,难于驾驭的一件大事。我校作了尝试,谈谈我们的肤浅想法。一、...  相似文献   

19.
校办企业切勿步入误区王尚文发展校办企业是职业教育能否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而且校办企业的产值也是衡量一所职业中学办学条件(规模)如何的重要“硬件”之一。各地职业教育单位对发展校办企业都有较大积极性,其中有不少成功的典范。但是由于领导者自身素质、管理方...  相似文献   

20.
实行产业化管理是人们关于校办产业管理方式的共同认识。但这在理论上还只是一种意向性思路,目前人们对这个事关提高校办产业质量的重要思路探讨得还很不够,注意力较多地集中在如何扩展校办产业的规模上面。因此,本文试就产业化管理校办产业的思路若干具体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