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华 《职教论坛》2002,(2):19-19
一、突出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的重点。因此优化教学方法,突出思维训练,把教学过程和学生创造性思维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1.注重运用启发方法,积极调动学生开展创造性思维活动。启发式教学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根据思想政治课内容,设计不同的方式方法,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启发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运用直观启发方法,加强“示范”,引入学生“抢答”,训练学生思维敏捷性;运用设疑…  相似文献   

2.
正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的能力。要转变教学观念,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发挥好引导作用。一、初中生物课堂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应具有一定创新性,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把再现式思维和创新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应将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推进互动性的、开放性的教  相似文献   

3.
王正新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0):228+230-228,230
在大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研究性学习”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从教学实践角度,提出了大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方法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挖掘学生学习潜能的重要途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求我们教师要打破英语教学中陈旧的思维定式,从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入手来开发创新思维。其次要通过在课堂中巧设疑问等新颖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我们还通过“创造性复述”这一教学手段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最后我们还要对学生们表现出的创造力进行积极的评价以鼓励他们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5.
创设教学情景促进思维发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以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的教学思想和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为理论依据,强调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创设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情景,即建立以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相结合的物理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通过积极思维,亲自探索和主动研究获得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数据结构”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教学问题、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终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其主要内涵就是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要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鼓励学生积极地思维,逐步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即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本文通过对圆锥曲线一个性质的探究的教学过程展示,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能力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8.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创新精神”,“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初中语文教学采用何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教学中,我尝试着把“研究性学习”这一新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引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创新思维作为一种高级的理性活动,从来就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基础和源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宏观背景上已成为当前素质教育的主课题。“两课”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重点,变学生的适应性发展为创造性发展,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到教学过程等方面都应体现创新教育的思想和要求。  相似文献   

10.
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必须贯穿于整个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贯穿于整个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传授正确的思维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一、教学观念的创新,培养学生思维的不同寻常性和标新立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沙塔洛夫指出:“教师的创造性是学生创造性的源泉”。学生思维能力的强弱与教师创造性教学的水平直接联系,互为反馈,相得益彰。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前提。1.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疑”在心理学中称之为“怀疑感”,它是对客观真理的…  相似文献   

11.
创新就是打破程式化做法,标新立异,提出新的观点,想出新的方法,做出新的成绩。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则是学生创新的奠基石。为了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习惯,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应遵循教材特点,积极进行创新。   1.创新自我 教师的手中掌握着“方向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只有改变教育观念,积极学习现代化专业知识,掌握现代化教学方法,打破陈规陋习,才能担负起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2.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就像“交通工具”,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应乘“船、车、飞机、自行车”。这种“交通工具”的选…  相似文献   

12.
江主席在一次全国科技大学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又强调说:“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江主席的讲话,对我们的教学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学应如何依据学科特点,找出创新教育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我认为应该注意下面几个问题:第一,首先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圈子跳出来,具备明晰而深刻的的创新教学理念,教师应具有创新精神和不断进取精神。传统的教育观和基本特点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过分强调了老师的作用,而新的教育要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创造精神,把教学的重心和立足点转移到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上来,引导学生想学、会学、善学。第二,教师应该改进教学方法。传统教育中“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显然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只有通过发现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自学性、激发积极的思维,采取启发、引导、积极参与等,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寻找问...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中否得当,不仅反映出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而且直接关系到学生创新思维的强弱。联合国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文中指出:“教育具有开发创新精神和窒息创新精神这样双重力量。”就是说,教育教学工作既可以发展、促成又可以阻止、妨碍人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应该不断追求,用创造性思维和灵活创新的方法进行教学,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要由过去只注重结论教学转变为注重对知识形成的过程教学。这是培养学生认识事物形成过程、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清楚知识产生的来源、问题形成的原因的科学的教学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情感、创新体验、创新经历的教学方法。我们在求椭圆参数方程的教学中进行了初步的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标语文领域中,关于语文教育目标有着明确的表述: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创新精神”,“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语文教学采用何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关键在于教师自身有着创新的教育目标、教育方法和教育认识,以及突破传统的教育目标的认识等多个角度,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性教学思维训练,有着积极的意义和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发散思维是一种开拓型的创造性思维形式,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一题多解”、“一题多问”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烹饪教学中,不应局限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授,应把培养学生继续发展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作为新的目标。本文从“树立创新教育观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思想基础”、“优先教学方法,启迪学生创新智慧”、“掌握各种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情感”四个方面论述了在烹饪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李君 《教师》2014,(13):96-97
创新思维是一种思维的高级形态,创新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阵地。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究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目标的教学方法,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善于质疑问难,鼓励学生动手动脑,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一、运用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的可贵之处在于心里有所怀疑。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产生疑问,  相似文献   

19.
小学自然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解决问题并得到发挥的实践性活动,是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培养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地制宜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  相似文献   

20.
陈松坡 《云南教育》2002,(25):19-20
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修订版)》“前言”里,增加了“培养创新意识”的内容,正在实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思维品质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应寓于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其中数学的解题过程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动态的思维过程,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