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宋代僧诗在唐代僧诗清寂传统的基础上呈现出独特风貌,其主要特征是题材、感情及风格的士大夫化,反映出宋代宽容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2.
刘芩 《文教资料》2011,(36):207-209
在唐诗这一艺术高峰之后宋诗也作出了许多的创新,无论是从内容题材上还是从文学主张上都进行了尝试并且颇有成就。然而,在唐诗之后的突围中,宋诗有面临了许多尴尬的境地。本文从“模仿”和“议论为诗、以文为诗、文字为诗”这两大创新方法上分析了宋诗在改革出新上的僵局。  相似文献   

3.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对宋诗“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批评,几成后人公认的纲领性批评。但这还不够,需要以辨证观点对宋诗进行具体、深层的分析,追寻其有别于传统诗歌的独特风貌及其深层特质。  相似文献   

4.
“以文为诗”的新变与北宋经学、词与书画等领域的新变异体同质,都是北宋思想文化革新的产物。北宋士人的新文化理念,施于经学则是独具特色的“元祐新经义”;施于文则接续中唐韩、柳的古文运动;施于诗则打破自《诗经》以来“以诗为诗”的诗歌传统,代之“以文为诗”;施于词则是打破词的乐体本质与“花间宗风”,“以诗为词”,成曲子中缚不住的士大夫之词;施于书画则是打破晋唐以来“尚法”的书画之风,成“士人书画”一体。  相似文献   

5.
宋朝重用士的国策和内忧外患的国势,大大强化了士大夫自任以天下之重的人世精神,使其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前所未有的张扬。他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忠于国家社稷、事君不以私的忠之观念,先忧后乐的忧患意识,以及关心民生、为民请命的民本思想,已突破了历史上大多数士大夫以忠于君主、捍卫一家一姓利益为宗旨的局限,而表现出对国家民族利益和广大民众忧乐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6.
宋代祠禄制度具有多种政治功用,还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福利保障性质。部分退处清闲的士大夫在这一制度的庇护下,潜心向学,又推动了宋代学术文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宋代是我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又一高峰,与之相适的陶瓷也在前代技术积累的基础上得到迅速发展,其质地与纹饰逐渐趋向艺术化,而这种转变都直接或间接受作用于文人士大夫的审美喜好,因而本文将透过宋代瓷器的艺术化装饰来一探士大夫阶层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8.
韩愈诗,多有汪洋恣肆之篇。形成这种风格的原因,从写作方式上看,当与人所习论的以文为诗有关。但这里的“文”,内涵较广,除广义的散文之外.还应当包含赋这一文体的因素。清代注家朱彝尊、顾嗣立、方世举等注意到韩愈《南山诗》、《陆浑山火一首和皇甫用其韵》及诸联句诗在遣词造句及结构章法上明显地表现了与汉赋的写法相类似之处。人们在讨论韩愈以文为诗的时候,虽也言及其用作赋的手法写诗,但把以赋为诗作为专题来研究的,似属少见。文章借诸公之发轫,收拾绪余,整理成篇,欲证成韩愈以赋为诗之论。  相似文献   

9.
无论"以文为诗"还是"以诗为词"实际上指的都是"诗"和"词"两种文体体现在代表性文人身上的某种特征。两种文体之所以产生此特征,有其文体发展的原因,也有作家自身的原因。本论旨在分析两种文体特征形成的原因,以及两种文体在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宋诗与类书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宋之世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兴盛时期,文化事业全面发展,作为文化总结与象征的类书在宋代也进入了繁荣时期。各种类书大量涌现,而文人自行编纂、以适临文之需的类书更是层出不穷。文学大家如晏殊、秦观、黄庭坚等都有纂集之作,更遑论其他士人。在一定程度上,类书表现为宋人文化水平的平均值。这种现象一方面是文人积累学养的表现,另一方面又可使他们在濡毫之际左旋右抽,应对裕如。宋诗“以才学为诗”的特征的形成,与之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独立发展出的本土佛教宗派,禅宗思想对唐宋时期的士大夫文人群体心态产生了深远影响.笔者通过简析唐宋两代禅宗的思想内核和发展变化,分析和对比其对两代士大夫文人心态的影响,从而理解禅宗的顿悟思想和超越精神对这一群体追求精神解放、心灵自由所产生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编撰类书及相互唱和的过程中,宋人形成了崇尚学问的诗学观念;翻阅和熟读类书,则将大量的知识内化于诗人的创作能力系统.宋代著名诗人多有自编类书者,以备学力不到时临文一助.宋代诗人对类书的倚重与运用,是宋诗学问化特征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论欧阳修对韩愈诗歌的接受与宋诗的奠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北宋欧阳修对韩愈诗歌的接受历程,梳理韩诗与欧诗的艺术关系,揭示出欧诗承韩有学韩、似韩与变韩三个时期,其关键在于对“以文为诗”的标举与承传创变。欧阳修的尊韩、学韩确立了韩愈诗歌在北宋的诗学典范地位,他在模仿研习韩诗基础上的“变韩”为自家诗的独创新意奠定了基础,学韩而不觉其为韩的创新精神是他接受韩诗、领导诗歌革新的真精神所在。比较韩、欧诗歌的不同可见,欧诗“变韩”之处主要表现在诗歌题材的日常生活化与文人化、议论说理的凝练精警与理性色彩、谋篇布局的疏荡章法与铺叙笔法等方面。此外,欧阳修还以平易细密扬弃了韩诗的过分奇险拗峭。欧诗承韩这一接受现象对创立有宋一代新诗风具有深远的诗学意义。欧阳修承上启下,是杜、韩与苏、黄之间的重要艺术中介,其接受韩诗之意义就在于对宋诗风格的形成起奠基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论宋代士大夫对道德理性精神的弘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宋以后,在儒学复兴和重整纲常的时代氛围中,宋代士大夫,特别是以程朱为代表的理学家,为了重建人的哲学,通过对理欲、义利等方面的论述,以及行为上的自觉践履,进一步高扬和深化了先秦儒家的道德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15.
依据《明代徽州方氏亲友手札七百通考释》,结合其他史料,探讨明代士大夫间以书为礼现象,发现:第一,以书为礼是明代士大夫日常交往的普遍行为:赠书者多为中上层士人;所赠书以家刻本和官书为主;以书为礼是双向的,体现了礼尚往来的原则。第二,明代士大夫普遍以书为礼的主要原因有:受传统上诗文、图书赠送的影响;明代中期以后出版业发达,刻印图书更方便;书是雅礼之一,符合士大夫对礼物的期待;明代历日颁发制度导致赠送历日成为特权阶层联络感情甚至贿赂的普遍选择。第三,明代中期以后以书为礼现象产生了异化:一方面,代表雅礼的书帕徒有其名,书帕仪(金)才是礼物的真正内容;另一方面,官场上赠送的书帕本往往是些校勘不精、质量低劣的图书。考察明代以书为礼现象,有助于拓展和加深对传统文献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宋代统治者“以儒立国”、“与士大夫治天下”的治国方略,将古代中国的文人政治推向了极致,以科举出身为核心的士大夫阶层已经形成。在崇儒礼士的历史文化语境下,宋代士大夫表现出一种愈益自觉的群体凝聚意识,他们不仅能超越个人的利害得失,同以天下为己任,论道经邦,积极干预政治,而且不避朋党之嫌,高倡君子有党论,体现出一种志在经世、舍我其谁的党派意识。宋代士大夫的群体凝聚意识,凸显出士大夫阶层兴起后的一种整体心态,即从追求个人的进退荣辱转向对于社会及阶层利益的群体关怀。  相似文献   

17.
自唐宋时期开始,江西士大夫即通过各种方式挖掘、阐释许真君信仰的正统资源,努力使这一地方神灵被国家所接受。在江西士大夫看来,许真君信仰的内涵与正统儒家思想实有颇多相通之处。与朝廷的严格管理和民众的虔诚崇拜相比,江西地方官员和士绅在对待许真君崇拜时表现出更加灵活的态度,一方面他们作为朝廷的代言人,要宣扬国家正统话语,将这一地方神祇纳入国家意识形态范围之内;另一方面,他们又要考虑乡民对这一神祇的虔诚信仰,从而竭力为其争取政治地位。  相似文献   

18.
宋代文人俗词的兴起与发展和市井俗曲密切相关,曲的词化与词的曲化充分反映了二者之间的亲密关系,词人或者就市井流行音乐填词,或者模仿市井俗曲的语言和情调进行创作,虽然词的语言和情趣都有悖于正统意识观念,但却体现出一种雅词所不具备的审美特色-俗中带雅,这种现象受到浓厚的市井俗文化氛围与词人“游戏为词”创作态度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在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源远流长,至唐代,达到鼎盛时期。而宋诗也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另一座高峰。但是由于唐诗已经达到无法超越的高度,无论艺术表现上还是内容题材上宋诗都无法与唐诗相媲美,所以宋人选择了另辟蹊径。宋代诗人为了突破唐诗的束缚,自成一家,通过交融、借鉴、整合、改造,通过移花接木式的文学联姻,孕育出了一代"诗界维新"的奇葩,形成了"以议论为诗"的特征。而这其中又以苏轼、黄庭坚的诗歌为代表,从而使宋诗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拟具体研究宋诗"以议论为诗"的起源发展,并探究该特征的形成因素,同时分析该特征的功过。  相似文献   

20.
苏轼的诗歌中有一百二十多首有序言,其诗序的实质就是直接以“文”的形式作为“诗”的一部分,就是“以文为诗”。苏轼的诗序内容丰富、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同时,诗序与诗歌正文在内容、用韵、意蕴、风格方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只有在诗歌整体中,超越诗序与诗歌正文的内容意义与审美风格才会呈现出来,诗序只有在诗歌整体中才能实现其价值与功用的最大化。“文”成为“诗”中不可分割的有机体,苏轼就这样以诗序的形式对“以文为诗”作出了发展。而苏轼笔下的诗序之所以有如此风貌,既根源于宋代的文化思潮,也是苏轼精神主体之彰显、内在素质自然流露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