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郝克强同志的《体坛杂话五十年》一书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书所收入的百余篇文章,是从作者五十多年来发表于《新体育》、《中国体育报》、《围棋天地》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炎黄春秋》等报刊上精选出来的。文章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思想性、学术性、艺术性兼而有之,十分值得一读。 为体育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前国家体委老领导荣高棠同志曾说过“体育需要宣传,宣传需要体育”。郝克强同志是在体  相似文献   

2.
浙江大学文学院长、著名作家、前香港明报社长查良镛(金庸)是中国围棋协会授予的围棋名誉六段,曾积极支持、赞助“新体育杯”围棋赛事,两次邀请决赛赴香港举行。今年5月,他在云南丽江参加“炎黄杯”名人围棋邀请赛期间,接受中国棋院顾问、前新体育杂志社总编辑、《围棋天地》主编郝克强关于围棋文化一些问题的访谈。这篇访谈录经金庸校阅同意,现同时发表子《新体育》和《围棋天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当初为何架设擂台? 时光到了1983年,中日围棋一年一度的友谊赛日益激烈起来,日方派出的已全部是九段棋手,中方的胜率不断上升。中日围棋的实力差距究竟如何,能否办一个决战性的比赛?当时中国举办唯一新闻棋战“新体育杯”赛的新体育杂志社总编辑郝克强这样思索,并得到当时国家围棋队领队陈祖德的赞同。有关人员赴日本时,多次带去了这个信息。没想到,日方也正在酝酿此事,大家不谋而合。当时日本棋院《围棋俱乐部》编辑长酒卷忠雄在其办公室和同仁们进行过一次信马由缰的神侃,内容是办一次中日棋手的趣味性对抗赛。他万万想不到,这轻松的奇思异想,竟然不谋而合,演变成一场轰轰烈烈、旷日持久的围棋“事件”。  相似文献   

4.
郝克强同志是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新体育》杂志社总编辑,中日围棋擂台赛的发起人、主要组织者之一.他是位热诚的围棋爱好者,业余五段,对围棋事业怀有极深厚的感情,为中日围棋擂台赛做了大量工作,对推动中国围棋的腾飞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中日围棋擂台赛引起了巨大反响,读者对有关擂台赛的一些内幕性情况一定十分关心,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郝克强同志,就读者们感兴趣的一些问题,请郝克强同志作了介绍,下面便是采访时的对话记录.  相似文献   

5.
今年7月,是《新体育》创刊45周年的日子。近半个世纪过去了,一个新世纪即将到来,我们将如何继往开来?6月8日,本刊以“国民身体素质的跨世纪思考”为主题,在北京举行了座谈会。 1950年7月,全国体总筹委会创办了《新体育》,这是新中国的第一家体育报刊。朱德同志为《新体育》创刊号的题词是“提倡国民体育”。1952年,毛泽东同志关于“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题词刊登在《新体育》上。40多年来,《新体育》始终贯彻了这个方针和思想。本刊总编辑刘猛在回顾这段历史后认为,发现和宣传新时期人民体育事业的新经验、新知识、新典型、新观念,一直是我们刊物的主旨。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大众体育是本刊宣传的主体。社会在巨变,体育也必然随之产生新的困惑和问题,同时也创造出新的经验和带来新的希望。从世纪之交的角度看,强调国民身体素质问题,就显得非常迫切了。  相似文献   

6.
50岁与1岁     
《新体育》2000,(7)
今天,《新体育》点燃了50岁的生日蜡烛。 追寻《新体育》半个世纪的足迹,伴随着新中国体育事业的从无到有、由弱变强,《新体育》杂志也从一个婴儿渐渐地长大成人。50年是一段丰富又难忘的经历,《新体育》的几代同人,用笔端记录下新中国体育经受的风雨和辉煌的业绩,记录下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感人精神,也记录下奋斗路上的鲜花、  相似文献   

7.
你说我说     
《新体育》2006,(5):10-10
一种新方向,一种生活态度三月的桂林细雨纷飞,极易使人产生“伤春”的感觉。但是见到《新体育》的时候,我的心情似乎比夏日的阳光还要灿烂。在学校旁的书刊亭我如约买到了心爱的《新体育》,这种习惯有很多年了,阅读并收藏《新体育》已经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态度。回想第一次见到《新体育》,还是在小学二年级,当时母亲在高校图书馆工作,我便经常有了进库“寻宝”的机会。在众多的体育杂志中,我却最钟情于内容全面、笔法细腻的《新体育》。2001年,《新体育》招聘中国青少年体育记者团成员,我以一篇《从大赛休整年看世界女排发展格局》幸运地入选…  相似文献   

8.
心动五环     
《新体育》2003,(12)
请你参与 集卡花,年终抽奖 为感谢您对《新体育》的厚爱.从2003年第3期开始.本刊推出了“集卡花.年终抽奖”活动。 请您将2003年度的全部“卡花”(共8张.印制在《明星写真卡》上),剪下后贴在一张纸上,于2004年1月6日(以邮戳日期为准)前寄往:100061 北京体育馆路8号《新体育》杂志春雪收。 我们将从来信中抽取:一等奖50名,各奖励明星签名T恤1件,二等奖100名,各奖励明星签名小球拍1支.三等奖200名.各奖励当红明星照片1张。 获奖名单将刊登在2004年第3期《新体育》杂志上。 心动五环栏目组  相似文献   

9.
心动五环     
《新体育》2006,(2)
一直喜爱《新体育》河南宝丰县石桥镇范兵:我是一个农民,但对体育运动特别喜爱,是《新体育》的忠实读者。随着2008年一天天迫近,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我了解中国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情况的心情也越来越迫切。另外,我还希望得到1984年的《新体育》杂志。春雪:看了范先生的来信,我们很感  相似文献   

10.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上,1952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发生了许多重大体育事件,而正是这些重大事件确立了新中国体育发展的指导思想、组织管理体制以及积极参与国际体育交往和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方针。为使读者了解1952年发生的重大体育事件,本刊特辟“新体育———1952”专栏,以示纪念。除专栏中刊登的文章外,本期其他栏目中刊登的《未英胡同的故事》和纪念马约翰先生的文章,以及《荣高棠体育传略》(连载)中也涉及与此相关的内容。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回忆和评论获得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李钢毅 《围棋天地》2010,(12):116-116
5月29日,由上海市体育局主办的小应氏杯2010年上海市幼儿围棋锦标赛在应昌期围棋学校开幕。小应氏杯围棋赛是上海市一项重量级、高规格的幼儿比赛,自1997年始已连续举办了十四届。本届比赛由上海市围棋协会和上海应昌期围棋教育基金会承办,上海应昌期围棋学校、上海黄浦区应昌期围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上海申童青少年棋类俱乐部协办,共有来自应昌期围棋学校、西凌幼儿园、四川北路幼儿园等24家单位的200名幼儿参赛。  相似文献   

12.
1 引言 去年是中国体育改革的重要年份,于当年先后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体育法》,给中国的体育改革留下了划时代的印记,它预示着中国的体育改革将在新一轮的“九五规划”中揭开重要的篇章。 今年是全面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关健一年,国家体委为全面推进这一计划而制定的“全民健身121工程”将有系统、有组织的全面铺开。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通过并由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体现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在中华大地上出现了两股热流:一股是体育热,一股是体育宣传热。这两股热流的汇合和相互作用,推动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向前发展。然而,我们的认识还不够自觉。因此.探讨这个问题,对于我们进一步增强体育宣传意识,自觉地做好体育工作是有现实意义的。先例举两组数据。中国从1909年最早出版的《体育界》杂志算起,到1949年全国解放,40年间共出版体育报刊119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创办了新中国第一份《新体育》杂志,1958年出版了《体育报》,到1976年的27年间共出版体育报刊19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稳步发展,体育宣传出现了一个新的  相似文献   

14.
读罢王占春先生最近发表在《中国学校体育》2000年第一、二期上的的《新中国中小学体育教材建设五十年》一文后,对建国后的体育课程与教材建设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我国现在体育课程和教材理论的现状也有了新的了解。的确,中国近代体育学科的历史还不到100年,新中国的体育课程建设也才刚刚50年,我们能有这样一个初步成型的体育课程框架和体育课程与教材理论,应该说也是难能可贵了,这是我国几代学校体育工作者和体育课程教材研究者的心血和脚印。但是,作为面对新世纪教育改革的学校体育工作者和体育课程教材理论研究者,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中国体育课程与教材理论研究比起素质教育对我们体育的期待,比起其他学科的课程与教材研究都还有很大的差距,因为毕竟我们学科建设的历史短,研究人员也相对匮乏。我们还不能满足于我们已有的成绩,也还不能认为我们的体育课程已经是建立了“完整的体系”,现在的体育课程与教材理论中确实还有许多尚未说明和尚待整理的问题。本文本着以上的认识和为我国体育课程和教材理论做点贡献的动机,仅就在《新中国中小学体育教材建设五十年》(以下简称《论文》)文中提出的几个可以说是代表我国体育课程  相似文献   

15.
《体育文史》是中国唯一一本专门性体育史研究杂志。《体育文史》的发展历程,某种程度可以折射出近二十年中国的体育史学科演变轨迹。到1999年底,《体育文史》正好出了100期,对它进行一次系统的反思,无论是对办好这个刊物,还是推动中国的体育历史与文化的研究,都是不无裨益的。  一、由旧“三性”到新“三性”:《体育文史》宗旨的变化  从办刊宗旨来说,1983~1993年《体育文史》坚持了“三性”(知识性、学术性、思想性)结合原则。1983~1994年,一直在“二性”间摆动。“就刊物的内容来讲,前五年(1983~1987)是以知识性为主,…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学校体育也从竞技体育中走了出来,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课也改为《体育与健康》课,新的《标准》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制定产生。那么,新《标准》到底给我们的教师带来了哪些转变呢? 一、思想观念的转变 新《标准》的实施使教师在思想观念上发生了根本性地转变。以前教师在  相似文献   

17.
体肓图书作为一种贮存工具,它留下了体育在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印记;体育图书作为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统一体,它的出版总是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根据体育图书的这些特性,本文试图对新中国成立后体育图书出版状况的调查分析,探寻40年来新中国体育发展的轨迹。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新中国体育的发展轨迹,不呈直线上升趋势,而是出现了“深谷”现象。这与《当代中国体育》对新中国成立35年来体育发展历程的概括基本一致,这就告诉我们,对某一时期体育图书出版状况的调查分析,也是了解和认识该时期体育发展进程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体育博物馆主办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采编总结暨民族传统体育研讨会”于1991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恩施市召开。来自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主编、中国体育博物馆馆长谷丙夫及湖北省体委、鄂西自治州体委及州党政有关领导也出席了大会。 (一) 在1991年4月12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编辑组获得了国家民委授予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这是体育系统第一次获得“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奖。这不仅是对编辑组的奖励,也是对全国各地三十几  相似文献   

19.
新年伊始,体育界便呈现出朝气勃勃的景象。全国的“体育热”在新的一年里将会出现新的势头,这是国家兴旺,人民幸福的标志。在这样的形势下,《北京体育》改刊为《体育博览》,《武魂》、《围棋春秋》正式出刊,这是一件十分可喜的事,也是“体育热”在体育宣传上的反映。没有体育不会有体育  相似文献   

20.
金秋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60华诞。60年不懈追求,60年跌宕起伏,60年春华秋实!新中国在这一个甲子的历程里,学校体育事业也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160年来,学校体育人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在共和国史册中写就了新中国学校体育事业的光辉篇章。 为庆祝新中国60华诞,向所有奋战在学校体育战线上的同仁们致敬,《体育教学》杂志特别策划“国庆六十周年”学校体育专辑,用生动的讲述、鲜活的照片、深刻的剖析,回顾了60年学校体育的风雨历程,展现出当代学校体育的崭新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