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民主思想是孙中山整个革命思想体系的精髓。这一思想是孙中山在充分总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民本思想和欧美民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内实际状况而确立起来的。这一思想在指导孙中山等革命派进行革命实践的过程中,随着革命实践的深入,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和完善,包含着革命程序、地方自治、五权宪法、权能分治等内容,成为中国民主革命过程中的理论指南之一。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对于当今中国社会的民主建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十八世纪,卢梭提出人类两种状态的设想及其演变,揭示了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据此,他进一步提出一系列的社会构想,并形成了自己系统的民主思想,为人类走向制度文明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走向制度文明也有积极的、有益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是一位讴歌民主、追求自由的伟大思想家。他自幼受到儒学的熏陶,深知底层社会的痛苦,具有同情和关心劳苦大众疾苦的情怀。通过基督教中学和教会大学的求学经历,陶行知受到纯正的西学教育,大学毕业论文《共和精义》是系统形成民主思想的标志。美国求学,陶行知亲身体验考察了美国民主,更对民主的学理作了深入的探求。回国后,陶行知无论是从事平民教育,还是乡村建设运动,以及民族救亡运动都贯串了民主的不懈诉求,其思想也与时俱进。五大民主学说奠定了陶行知在中国民主思想史上的地位,其思想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德语中的职业一词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从一个基督教的神学用语,经过马丁路德和费希特等德国思想家的引申发展之后,与德国社会分层紧密联系到一起,并演变为德意志文化特有的职业阶层社会思想,而且成为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以来近现代德国社会分层思想的结晶,深刻的影响了魏玛共和国的社会政治运动,来自左右两翼的政治思想家们的著作中处处闪现着这一思想的影子,各大政治势力的宣传运动更是以此作为指导思想。虽然职业阶层社会思想是以前工业社会话语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但它在当时却成为在竞争异常残酷的工业资本主义社会中特殊利益集团的一种利益表达形式,因此在魏玛共和国的社会政治建构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三个方面即共产党提出民主共和国的建国方案是战略转变还是策略手段,在当时有没有实现的可能性以及民主共和国的设想同新民主主义理论之间的关系等方面阐明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石鸥  石玉 《湖南教育》2008,(12):9-11
1911年辛亥革命,一举推翻两千年封建帝制,中国从封建专制时代步人民主共和时代。随着国体的变更,前清封建旧教育从制度上完全崩塌,中国教育的新纪元开始了。为了迅速革新以忠君尊孔为核心的封建教育,民国教育部在1912年1月9日成立之后立即颁布了一系列政令,9月公布《教育宗旨》,实行“壬子癸丑学制”,废除旧教育,实施新教育,规定“凡各种教科书,务必合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  相似文献   

7.
党内民主历来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邓小平同志在长期的领导实践中,对党内民主问题深谋远虑,并形成了丰富深邃的党内民主理论:发展党内民主至关重要;发展党内民主,要以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为重点、要以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为根本、要以强化党内监督为保障.  相似文献   

8.
浅析魏玛共和国时期民主保障制度的缺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进行了一次民主化的尝试——建立议会制民主共和国。1919年2月6日,在魏玛召开的国民议会揭开了民主化尝试的序幕。根据国民议会通过的魏玛宪法,魏玛共和国宣告诞生。但由于德国对新生的议会制共和国缺乏民主保障制度,魏玛共和国仅存在了十四年便宣告失败,德国现代第一次民主化尝试也宣告破产。  相似文献   

9.
如何由中国传统的内圣之学开转出近代的民主政治,实现中国政治现代化,一直是牟宗三先生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中国为什么没有民主政治?从根本上讲,中国传统文化中只有理性之运用,而缺乏理性之架构;从现实性上讲,中国没有阶级对立,君与民是隶属关系,而不是对列关系。因此,要实现近代意义上的民主政治,从制度层面上,利用法制来建立政治架构,实现"宪政民主";从文化层面上,以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良知学说,通过"自我坎陷"开转出民主意识。  相似文献   

10.
列宁的党内民主思想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卡尔.考茨基、罗莎.卢森堡以及俄国民粹主义革命派民主建党的基本观点是其形成的直接理论来源,西方国家民主政治的日益成熟与俄国经济文化的极度落后是其形成的特定历史背景,俄国无产阶级运动的深入发展和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不断推进则是其形成的重要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1.
黄兴不仅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实践家,而且是近代杰出的民主共和思想家,他带着共和国理想的崭新的民主思想走到了思想解放潮流的前列。  相似文献   

12.
民国自由报人是民国公共空间的守望者、现实政治的监督者、社会进程的推进者和平民大众的启蒙者,不论在思想舆论方面还是社会现实方面都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社会契约论》是世界思想史上最著名的古典文献之一,处在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曾经将其作为福音书。在《社会契约论》中,卢梭提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性和革命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托尼认为,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伙伴",是民主的基本条件,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多元与均衡是民主的基础保证,建设性改良是民主真正实现的现实途径。给予我们的启示主要有:民主不只是个政治问题,它还是个经济问题和道德问题,是一种教育和一种文化。中国的民主既要靠市场经济的发展来推进,又要靠道德经济来支撑,还要靠教育来实现,靠民主政治文化来巩固和维持。  相似文献   

15.
Republic并非进入中国之始便与"共和"相连。事实上,在19世纪下半叶,republic的中文翻译与"共和"涵义的近代化各自行有自己的路径。直至19世纪末,随着"共和"使用频率的增加,二者之间的关联才被学者们所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
“和谐”是柏拉图构造理想国的根本性的政治伦理尺度,同时至善也集中地折射出柏拉图政治伦理思维的内在特质。文章着力从两个层面分析柏拉图建构理想国的政治伦理走向:其一。从城邦的整体构思看,理想国中城邦的政治秩序设计是建立在柏拉图所持的政治伦理之基础上的;其二,理想国的和谐秩序的基石更是奠基于个体灵魂有效的秩序中,即理想国是“和谐”的个体灵魂在政治秩序中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7.
民初各项教育事业的推进,尤以社会教育最为艰难。处在中央政府和民间力量夹缝中的民初教育部,在推进社会教育行政体制形成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社会教育制度体系并采取系列举措加以落实,奠定了近代社会教育的根基。这些作为提高了近代国人对社会教育的认知,促进了各项近代社会教育设施的发展,创造了许多社会教育新模式,为民初教育增添了亮色。受制于各种不利因素,社会教育的实际成效与教育部施政目标相距甚远,其间的经验教训当为目前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所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从世界政党政治的实践看,虽然各政党的性质、信仰、纲领等千差万别,但作为执政党,他们在执政能力建设方面仍存在一些共同的规律。尤其是在当前的形势下,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民主化迅猛发展,欧洲社会民住党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加大自身建设力度,取得显著成效,其做法和经验值得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半个多世纪以来,民主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由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已经形成一股历史潮流,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它们所建设的福利社会仍然是资本主义而并非社会主义。因此,我们不能把它们作为样板,走它们的改良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20.
对民主观念的理解我们要走出以下五大误区:民主不是“为民求主”、“为民作主”,而是人民作主;民主不是多数压制少数,而是多数尊重和保护少数;民主不是否定个人,而是弘扬个人;民主不是只讲权利,而是也讲义务,民主不是追求最优的求全机制,而是保证满意的纠错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