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丽梅博士在《论幼儿园教学——对〈学前教育学〉中“幼儿园教学”一章的思考》(发表于《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5年第2期)一文中,针对“幼儿园教学”这个概念及相关问题,发表了一些不同于前人的看法。朱博士所质疑的问题出自黄人颂主编的《学前教育学》。该书1989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距今有17年了。教材的观点代表了20年前我国幼教界对“幼儿园教学”的认识,所以朱博士实际上是在审视20年前的幼儿园教学理论。看朱博士的文章时,本人不住地点头称是,同时也禁不住作一些思考和存疑。本文拟分析一下朱博士与教材作者关于“幼儿园教学”…  相似文献   

2.
《早期教育》2010,(6):12-15
安徽省教育厅于去年发布了幼儿园“禁书令”,要求各级各类幼儿园一律不得使用幼儿教材、课本等。作为幼教工作者,您对这一禁令有何看法呢?这一禁令背后反映了当下幼儿园教材存在哪些问题?“禁书令”能解决这些问题吗?本期沙龙,我们将对幼儿园“禁书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说明:“教学内容”栏所注出处,“人”指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园语言教材》;“浙新”指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园语言教材(修订本)》:“创”指上海幼专的内部资料《创造性教育100例》;“南中”指南京师大学前教育研究室编的《幼儿园中班教材教法》:“南大”指南京师大学前教育研究室编的《幼儿园大班教材教法》。  相似文献   

4.
《湖北教育》2009,(11):50-50
今秋开学前夕,安徽省教育厅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幼儿园一律不得使用幼儿教材、课本等变相教材,强调严格按照幼儿身心成长规律开展保育教育工作,严禁“小学化”教学。近年来,应试教育压力层层下移,再加上利益驱动,很多孩子从上幼儿园起就被套上了重重的“枷锁”。有的幼儿园,孩子一学期要订10本教材。幼儿教材的质量,同样也是参差不齐。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教材能否成为教学中促进幼儿发展的要素,“教材选择”是关键。因此.幼儿园工作者应对幼儿园教材及其价值有正确的认知。基于当前教材存在的问题,幼儿园工作者可从价值审视、课程决策和课程审视三个方面进行幼儿园教材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前 ,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内容主要以正式出版的幼儿园教材为依据 ,并且一旦选定了某个版本的教材 ,整个教育教学活动计划基本上按教材的安排来进行。的确 ,幼儿园教材是经过不断研究、总结、提炼而形成的 ,能够反映不同知识领域的基本要素 ,是幼儿教育的重要依据 ,然而幼儿园教材并不能成为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唯一来源。幼儿教育本应是素质教育 ,幼儿园应是素质教育的基地 ,幼儿教师是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典范 ,但由于受传统的学校教育的影响 ,“教材”不仅成为幼儿园课程内容的主要来源 ,而且“上课”或“作业”成为与教材内容相适宜的课…  相似文献   

7.
徐曼曼 《教育》2012,(7):25-26
北京市丰台区李家坟愉越幼儿园的小朋友每月都能得到一本崭新的教材,这本全彩印刷的二十几页的小册子的出版者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是2005年。北京很多幼儿园使用的都是这套教材,它编写的依据是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2001版纲要”)。  相似文献   

8.
园长是一园之长,按理说确实应该“有所作为”。但如果事事“亲历亲为”,结果很可能是“为所不为”。其实有时园长可以“无所作为”。以下来谈谈园长的“三无”管理策略。一、无为曾与一些幼儿园的同行聊起各自幼儿园的管理问题。这些同行说,她们的园长可忙了,事无巨细,一概经手。在开会时还在众多员工的面前发牢骚:“怎么什么事情都要我管,难道我不累吗?”其实在幼儿园管理上,应提倡教师的主体性和主人翁精神,幼儿园领导主要是支持、指导、协调成员的工作,激发成员的智慧。这时领导就是集体智慧的网络,大家通过网络分享信息,形成一种“无为…  相似文献   

9.
对于幼儿园应该“教”什么这样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一般人认为,幼儿园用不着教什么,孩子那么小,只要玩得开心、快乐就好。而有的家长则认为,幼儿园当然应该教幼儿识字、数数等,应该学点东西。幼儿园教师认为,幼儿园应该“教”什么不是问题,不是有教材吗,园长说用什么教材,就教什么教材。对于农村的幼儿园来说,“教”什么,也由不着他们,而是家长说教什么就教什么,否则会影响生源,直接影响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多元智能”这个专业词汇在幼儿教育杂志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据有关专家和学者的统计,1997年4份主要的幼儿教育期刊出现“多元智能”这一词汇的频率是平均每期1.8次,2003年为平均每期7.7次,①而现在就更多了。这足见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幼教界影响之大。从目前可查询的关于多元智能理论研究成果来看,主要是以出版“幼儿园多元智能教材”为代表。“幼儿园多元智能教材”是指明确提出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或受多元智能理论影响的幼儿园教材。那么,到目前为止公开出版的幼儿园多元智能教材到底有多少种?其质量如何?存在怎样的问题?就此,笔者…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教育厅规定幼儿园禁止使用各类教材,这是规范办学行为,严禁“小学化”倾向,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然而,这一禁令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笔者认为.要全面认识幼儿园是否使用教材的问题,关键在于如何正确认识幼儿教材。  相似文献   

12.
2009年8月,安徽省教育厅发出《关于严禁幼儿园使用幼儿教材等问题的紧急通知》,规定各级各类幼儿园一律不得使用幼儿教材、课本以及各种变相教材。调查发现,此政策出台的原因如下:一是在“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目标导向下.部分幼儿园打着省编名义、课题实验名义等使用幼儿教材以及以操作材料、  相似文献   

13.
韩国教育部1999年颁布了新的“全国幼儿园课程”,新“课程”于2000年3月1日生效实施。从这一“全国幼儿园课程”涉及的内容,可以使我们对韩国幼儿教育的目前现状和独具特点有一些初步了解。  相似文献   

14.
王浩 《教育导刊》2009,(9):45-45
1840年,福禄贝尔把自己创办的儿童教育机构命名为“幼儿园”(Kindergarten),意为“儿童的花园”。其教育方案不是一所“学校”。而是儿童通过游戏进行发展的地方。如今,很多幼儿园似乎更为重视幼儿的识字和阅读,读写教育成了幼儿园重要的教育主题,与福氏当初的预想相距甚远。在儿童认知与情感之间,在知识技能传授与儿童自由发展之间,这种选择经常引起争议。从幼儿园形象的种种变迁之中,我们可以看见时代打下的印记。理想的幼儿园应该是什么样子?本期“话题讨论”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指引下,我们结合幼儿园的实际,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身心发展的特点,在2005年度使用了《多元智能创意课程》——由香港黄蕙吟博士主编的幼儿园课程资源系列。在实施《多元智能创意课程》过程中,我们不断探索和研究,从中获取了许多有效的经验和方法,孩子们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从新教材使用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课程、教师、幼儿新的变化。一、从新的教材看“新”的课程观(一)以整体教学为主的课程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机械地执行课程计划,阐释某些概念,帮助幼儿掌握学科内容,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缺…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教育行政部门严禁幼儿园使用"幼儿教材"引发各方面热议,本文对当前讨论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幼儿教材"概念的误区,指出幼儿园应使用"操作材料",并分析了原应使用的"操作材料"在实践中变成"幼儿教材"的原因,指出应通过规范幼儿园操作材料的选用和加强教师利用操作材料的能力两个方面来正确对待和使用操作材料.  相似文献   

17.
书讯     
▲浙江省《幼儿园教材》的编写者在各地幼儿园广泛使用这本教材的基础上,吸取幼儿教师的意见,并依据《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对该教材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既保持了原来的“以农村幼儿园为主,兼顾城镇幼儿园需要”的特点,又使教材内容有所更新和提高。这套教材将于今年七月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由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主编的《幼儿智力画库》丛书将于“六一”节前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丛书按《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精神,  相似文献   

18.
刘默耕教授曾指出:“教师的教学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可 谓高屋建瓴。在新形势下,我们如何继承和发展这一理论 ?如何在“自然”向“科学课”改 革的转轨时期,在实践中解决这一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笔者作为自然教 学一线教师以此为课题进行了专题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一、转变教学观念是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的前提   教师的教学要依据教材实施,即“源于教材”。但如果只是“照本宣科”,这样的 教学必然落伍。当前教学中存在的扼杀学生创造精神的种种表现,从反面证明了这一点。近…  相似文献   

19.
去年暑假.身居外地的我回家乡后惊奇地发现,刚满4岁的小侄子竟然会数数和计算了。我爸高兴地告诉我:“他已经上幼儿园了。”我说:“咱们这儿不是没有幼儿园吗?”爸爸说:“今年邻村有几个小姑娘毕业后找不到事做,就在村里开了一所幼儿同,也就30多元一月,便宜,很多小孩子都去了,听说还不错。”想不到我们这个从来不知幼儿园是何物的小山村也有了幼儿园.出于好奇,我决定去瞧瞧。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要求教师正视自己的课程地位,改变“教材观”。于是,“用教材”如同一般清风,吹醒了“教书”的老师们。让对着传统教材的面孔敢怒不敢言的“青春派”教师,如同领到“尚方宝剑”,神清气昂,磨刀霍霍向“教材”。“瞧这教材,都落后到什么程度?还让21世纪的孩子啃?”“这内容,我用一个月基本扫清。看,编得多口罗唆。”“北京人的生活走不进南方孩子的世界,怎么让我们南方孩子学?”……如同“屠狮大会”,各方人士举旗呐喊,高歌猛进,一泄“万恨”。大家形成了高度一致的认同:教材是没有“用”的。这样的结论,着实让人吃惊。在“用教材”的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