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教育正引起学校教育的深刻变革。因特网为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物质技术手段与条件,具有传统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但也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对学校德育工作构成挑战。主要表现在信息源对民族文化、传统习俗、价值观念的冲击上,使学生沉于网络之中而使人与人直接交往的机会减少,从而使学校对德育内容的调控失效,最终影响学校的德育效能。  相似文献   

2.
梁鹏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7):195-195,197
学校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阵地,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教育,要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使学生成为一个风格高尚的、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人。结合物理自身特点,在教学中深入挖掘德育因素,捕捉契机,加强德育渗透,将德育与教学有机融合,是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转变观念,掌握德育渗透的相关原则和方法,使德育与智育有机融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钟祥市职业高中是教育部认定的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湖北省政府首批公布“512工程”合格学校,现有学生1720人。几年来,学校坚持德育为首,重点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促进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学校生源溢额。2000年,学校被授予荆门市“文明单位”,钟祥市“最佳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构筑“三横”、“三纵”、“一面”的德育教育体系,使德育教育网络化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教育实践证明,学校、社会、家庭在学生德育中的作用是难分仲伯的。为了使德育工作能收到事…  相似文献   

4.
学校育人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德育与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性格、情感和意志品质,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德育本身的目标与体育学科所包含的德育因素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  相似文献   

5.
德育,是向学生进行的政治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行为习惯教育的总称,是从根本上塑造人的工作,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工作,是教学生如何做人的工作。实现德育手段现代化,对职业学校来说意义重大,它不但有利于促进德育内容的改革,有利于教学方法的改进,更有利于德育信息量的增大和德育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学校要全方位开展美育李淑荣董兰琴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美育与各育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德育是美育的思想基础,美育可以使学生乐于接受德育,使德育得以深化;智育是美育的知识基础,美育又可为...  相似文献   

7.
学校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阵地,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教育,要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使学生成为一个风格高尚的、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人。赫尔巴特强调教学与教育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断言不存在“无教育的教学”,主张“通过教学来进行教育” (此处“教育”就是“德育”)。中学德育大纲强调指出: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经常、最基础的途径,它对培养学生思想道德  相似文献   

8.
杨素华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21(12):217-217,219
体育具有特殊的精神作用,它能把人们团结在一起,它能使人积极向上勇于创新,它能促使个性、独特气质的形成。所以学校体育教育不仅是强体魄、长知识、增技能,更重要的方面是让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培养和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关键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发挥德育优势,挖掘体育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充分利用体育自身的优势,大胆创新,有的放矢地使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使学生认识到体育课不只是强身健体,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朱小石 《中国德育》2007,2(4):19-21
当前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需要把美育融入德育。学校教育要充分利用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使学生获得思想濡染和人格塑造。美育融入德育,要使学生由“技巧人”转变为“审美人”,由“感性人”转变为“理性人”,由“庸俗人”转变为“高雅人”。  相似文献   

10.
古代文学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乔显浩把德育工作与学科教育结合起来把德育与学科教育结合起来,即将德育寓于正常的学科教育中,使学编者按:生在学习各科知识的同时接受相关的德育,一方面可以让德育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加贴近,发挥德育的激励功能,起到学校各项工作健康...  相似文献   

11.
德育为先是指把德育放在一切教育工作的首位,将德育融入学校教育的一切活动之中,教育学生先做人再成才。德育是学校的生命,只有将德育融入学校生命之中,才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使学校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2.
余华 《中学科技》2023,(5):42-44
<正>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自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被提出之后,学科教师开始从教材内容、课外教学资源等多个角度入手,挖掘德育元素,使德育教育和学科教育同步行进。在初中阶段地理课堂上,教师也应当重视德育的渗透,将地理学科教学与德育教学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德育与智育的共同提升,落实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刘强 《家长》2023,(30):71-73
<正>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期,面对青少年学生群体日益增多的德育问题,学校、家庭、社会这三大教育主体要明确各自的德育责任,加强对初中学生的道德教育,顺利推进家校社协同德育,采用科学的德育方法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培育深厚的道德情感,形成一定的民主与法治意识,帮助初中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为学生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场所,育人工作又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都要努力创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身心环境,达到最优教育效果。这种整体教育表现为立体性、系统性、规范性。营建良好的德育环境必须着力做好优化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校园文化和环境氛围的建设,重视学生自我教育,积极争取社会、家庭配合,共同教育学生等工作,这样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使学生在良好的德育氛用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论学校德育的人性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效果欠佳,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德育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德育方法上,一味讲求单向灌输;在德育内容上,与学生生活相脱离。教育的最终日的是实现对人生命价值的关怀,使人幸福。因此,人性化是学校德育的最终趋势。德育的人性化体现了现代德育精神,它符合人的本性,也符合德育的本性。所以,学校德育要加强主体性,更新方法,使德育回归学生生活,从而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6.
当前的学校教育存在思想教育乏力和文化建设薄弱的现象。德育是学校文化的固有功能。学校文化中文化环境、文化生活、校风等三个要素各有其不同的德育功能,彼此之间又相互协调,交互为用。社会和人这两个制约德育目标的客观因素通过网络给予学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对网络时代的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树立充满时代气息的学校文化精神,开放办学,开展贴近学生的文化生活,巧用评价手段促进学生自我完善,是通过学校文化建设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放任,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家庭不和睦,与孩子缺乏沟通、交流都会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父母过于自私、贪婪、不道德、不良嗜好也会引起未成年人犯罪。单亲家庭未成年人和留守未成年人犯罪率更高,特别是留守未成年人的犯罪率增长更快。此外,学校对德育、法制教育不重视,教育不科学。心理教育、性教育空白,学校生活单调,德育内容与社会现实割裂,使学生与正面教育对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卢景昆 《中国德育》2007,2(7):18-21
杜威从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视角出发,对学校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走出学校道德教育困境的出路。杜威的德育思想,对于我们正确认识道德与人、道德与生活、德育课程和其他课程、德育工作者和其他教育工作者以及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等诸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谈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两既各成体系又密切联系,一方缺失就可能使另一方出现问题。特别是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由于其学生生源结构特点、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及道德行为存在较大差异,更应当加强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0.
《天津教育》2014,(8):F0003-F0003
学校德育工作践行“为每个学生成功的一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坚守“学校教育必须培养完整的人”“德育要打好品德基础”“学校教育要为实现人的道德潜能提供支持性环境和条件”这三个主题。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立足“四大阵地”建设,即德育科研、优秀班集体创建、情感体验活动及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促使德育工作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