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这一重要的哲学命题蕴含着对思政课的生成历史、思政课所面对的时代要求和思政课发展的未来趋势之三重追问。从定位上把握思政课与其他课程所讲道理的不同侧重,从内容上梳理各门思政课所讲道理的内在联系,从层次上理清思政课所讲道理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真正地把握思政课讲道理的内容。思政课教师要运用唯物辩证法精耕教材,钻研课堂;要坚持以学生为本,运用问题导向思维,以透彻的学理解疑释惑;要重视理论联系实践,提升学生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大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大思政课”育人理念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对建设高质量思政课程,推动形成“大思政课”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新进教师作为思政课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能力上存在政治素养不高、教学技能不强、协同能力偏弱等问题。鉴于此,高职院校需要通过增强思想政治素质、夯实教学本领、完善师资机制保障等优化提升思政课新进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的成长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背景下,开展初中思政课“一环五步”教学模式建构与实践研究。以初中思政课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建构模式的逻辑起点,以“3·18”讲话为理论支撑,提出基于教师和学生改变的五个关键研究要点,旨在对思政课教师内驱力激活和自觉性唤醒,使教师领悟学科课程的价值,增强教学的有效度,落脚小初高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衔接的五个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4.
访谈式教学法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高校思政课教学运用访谈式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增强思政课教学效果和推动思想政治理论学科发展。然而,高校思政课教学运用访谈式教学法出现访谈内容不够合理、访谈对象选择有待优化等问题。这要求思政课教师把握课程教学要求、深入调查了解访谈对象的实际情况、科学设置访谈内容重难点、扩大思政课访谈对象范围、精选具有代表性的访谈对象等路径,优化高校思政课教学运用访谈式教学法。  相似文献   

5.
思政课在中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导向、激励、调控作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尤为重要。教学面临挑战的同时更要关注教师教育亲和力。增强思政课教育亲和力,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改进教学模式、培养科研意识、改变学生对思政课的固有印象,让学生乐学、爱学,以提高中学思政课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由于高校思政教育的特殊性,对高校思政课教师运用反思性教学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反思性教学能够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发现和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以及提升职业幸福感,对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目前来看,在反思性教学运用中,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存在一些问题:专业化反思意识淡薄、教学反思方法单一、反思性教学培训体系不够完善、教师知识结构不完整等。因此,在实施反思性教学中,通过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反思性教学意识、熟练掌握反思性教学方式方法、完善高校思政课教师反思教学培训体系和注重培养研究型教师等方式,不断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前,高校思政课的法治教育中仍存在教师的法律素养和教学能力薄弱、教学内容陈旧、教育模式单一、缺乏渐进性及评价体系不完善等实际问题。增强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效果需要提升教师法律素养,增强法治教育的教学能力;拓展思政课法治教育内容,提升教学质量;推进思政课多元化的法治教育模式;搭建螺旋式上升的思政课法治教育架构;健全高校法治教育的实效性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课亲和力问题一直是学界热议话题,也是完成高中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可回避的话题。思想政治课亲和力提升主体在于思政课教师,其亲和力素养培育与增强是最核心的部分。本文通过对亲和力概念进行界定,总结高中思政课教师亲和力构成要素及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中思政课教师亲和力素养培育的重要性。首先,提升思政课教师亲和力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有力保障;其次,提升思政课教师亲和力是纠正学生学科认识偏差的必要前提;再次,提升思政课教师亲和力是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最后,提升思政课教师亲和力是推进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因素。同时,文章提出通过增强人格感染力、语言影响力、理论说服力及营造平等的师生关系增强思政课教师亲和力,进而增强高中思政课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思政课教师是实现民族复兴"梦之队"的筑梦者,要实现新时代教育的新使命,满足学生对高质量教学服务的需求和对自身成长与发展的期待,高校思政课教师首先要站稳课堂,提升教学能力。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具备不断强化政治意识的能力,关注意识形态斗争、主动思想引领、勇于责任担当;具备不断增强理论自觉的能力,把握理论前沿、明辨理论是非、做到理论自觉;具备不断提升育人本领的能力,练就立德树人的过硬本领。  相似文献   

10.
当前,思政课教学存在碎片化、零散化现象,教学时间效益不明显。融合时间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构建“十时五度五点”思政课教学模式,能够促进教师树立思政课教学时间效益观念,从而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水平。运用“十时五度五点”思政课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益,要精准把握“十时”、努力提高“五度”、有效运用“五点”,实现思政课教学时间效益最大化,进而提升思政课教学效能,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的广泛运用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认知模式,为上好思政课提供了机遇和挑战。为此,要上好高职院校的思政课,需要在把握新媒体下高职学生特点和思政课根本目标的基础上: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养和能力;从整合和挖掘教学内容、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重视和落实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课程评价入手,切实提高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强化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切实建成一支集良好的理论、能力和师德于一身的稳定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2.
思政课要讲清楚道理学理哲理才能准确把握和找准思政课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讲道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要求,要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讲学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支撑,要用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讲哲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需要,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讲道理、讲学理、讲哲理相互作用、相互交融、互相渗透,有机统一于思政课教学,才能充分发挥三者的整体功能和综合效应,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3.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增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效性,必须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工匠精神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武装自我、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法宝.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以执着专注的坚守情怀树牢理想信念、以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提升教学能力、以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增强科研能力、以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锻造师德师风,打造一支党和人民放心、学生满意的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思政课教学实际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四史”教育有机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有利于推动高职院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然而,“四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情况不容乐观,部分教师对“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的意识不强、能力不足,融入的内容缺乏系统设计,缺乏整体规划,方式方法不够优化,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等。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四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研究策略,积极转变观念,增强教师的融入意识和能力,从规划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完善教学过程、优化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创新“四史”教育融入模式,积极探索“四史”教育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5.
思政课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思政课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提升思政课教师发展素质对于实现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教育目的具有关键作用.高职思政课教师需提升的发展素质包括学习意识、技术能力与创新思维.现阶段,仍有一些因素阻碍着高职思政课教师发展素质的提升,需要国家、学校和教师多方共同努力,以推动高职思政课教师全方位发展,更好实...  相似文献   

16.
当前,作文教学的育人导向和政治化倾向使人们发现思政课教师和思政学科的价值感和使命感。让思政课教师在作文教学领域发挥专业引领作用,为学生提供素材,让作文教学能够聚集民族正能量、增强意识形态吸引力,让思政育人贯穿作文教学全过程,让学生用正确的价值观念看待社会发展,在"社会责任、国家认同、理想信念、国际视野"统领下,用真情实感来行文。要使思政课融合作文教学,需要关注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聚焦国家意志,把握时代方向;感悟生活情境,培养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党中央对思政课关注度与重视度的不断提高,如何办好思政课、充分发挥其育人作用逐渐成为高等院校办学工作的重要任务与内容之一。思政课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应当切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深入分析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时代价值与必要性,清晰把握自身教学能力提升的方向,有效采取针对性措施。由刘爱莲、孙秀芳、朱小娟等著,河海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一书,立足新时代社会发展,围绕思政课教学实际,明晰了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主要方向,从政治导向、自我学习、实践教学、创新创造等多重视角,探讨构建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动力机制,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文章指出了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实效性需要以教材为基础,联系社会实际,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了加强该课程实践教学实效性的目标与原则;最后,阐述了实施该课程实效性的四种路径: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学分的计算方式,提升校领导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知,提升思政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教学能力,尽量多发展校外思政实践教学基地。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政课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需要相应的实践路径。思政课是由教师发动的,因此发挥思政课教师主导作用成为实践路径的运行起点;思政课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自觉内化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以提升德性素质,由此调动思政课学生主体作用成为实践路径的运行目标;思政课实施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遵循思政课教学基本规律,有助于把握实践路径的运行逻辑;思政课教学要持续有效进行,需要师生协同努力,因此形成思政课师生共振互动成为实践路径的运行纽带。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探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亲和力培育的现实意义,论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亲和力培育须通过:增强自身人格魅力;转换教师角色,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升学术功底;充分运用语言的影响力;培养高超的极富艺术性的教学技巧等五个方面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