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海明威是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他的小说语言含蓄简约、明快而又质朴无华。他写作的"冰山原则"影响深远。他的作品具有永恒的、超时代的艺术魅力。海明威以其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塑造的一系列硬汉形象,以"迷惘"的主题和冰山风格写作原则,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珍爱生命,守望和平——壶井荣《二十四只眼睛》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白英 《考试周刊》2010,(23):25-26
壶井荣是日本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她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二十四只眼睛》是壶井荣的一部著名代表作,该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同时严厉抨击了战争的罪恶。本文从对小说《二十四只眼睛》分析入手,探讨壶井荣的作品特点与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3.
“私小说”是日本现代文学史上一种重要的文学思潮、其形式独特,影响广泛。苏曼殊是中国近现代独具特色的“诗僧”.一生在日木学习、生活时间较长.大部分作品写于日本。创作时期又正是私小说发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研究苏曼殊的文学创作.不能忽视私小说对他的影响。 1.“自叙”的形式 “私”是日文“我”的意思。“私小说”即“自我小说”。自1907年田小花袋《棉被》开始.“私小说”迅速在日本发展起来。久米正雄在《文  相似文献   

4.
在"自我"文学史观的指导下,明治时期的政治小说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中一直处于较低的位置。此后虽然出现了对政治小说再评价的动向,但其地位却未发生根本性改变。由于立场与观点的不同,文学史的书写内容及对作家作品的评价也会不同。在"自我"文学史观被摈弃的今天,政治小说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位置将发生根本性改变。  相似文献   

5.
大江健三郎是继川端康成之后日本第二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的作品在日本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江健三郎立足于日本文化、文学传统,吸收并超越西方存在主义,将东西方文学思潮融为一体,打破日本传统私小说的禁锢,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实现了大江文学的本土化。大江文学从日本走向世界的成功经验,给我国文学创作及外国文学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张资平曾是20世纪30年代红极一时的作家,是创造社的发起人并是一名得力干将,但后期文学作品的媚俗以及擅长写三角或多角的恋爱关系,被鲁迅先生提炼为一个"△",这似乎成了张资平全部成就的概括,似乎长期以来丧失了他在文学史上的话语权,但是他被郭沫若称为"真正会写小说者",他创作了新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冲击期化石》。同时张资平早年留学日本,深受日本自然主义(私小说)的洗礼,在其五四时期创作的作品中,如《木马》堪称身边小说的典范,本文试图从这篇小说中解读日本私小说对张资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井上靖是日本著名的作家,评论家,诗人.他在大学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一生发表过很多有影响的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荣获过多项文学奖项,并被日本政府授予文化勋章,是当代日本文坛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省去了华丽的形容词,给人以简单的感觉,透露出冷静和透彻,包含着凄凉,悲观,具有"白色的魅力",可以说井上靖是一位"白色幻想家".  相似文献   

8.
井上靖是日本著名的作家,评论家,诗人.他在大学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一生发表过很多有影响的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荣获过多项文学奖项,并被日本政府授予文化勋章,是当代日本文坛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省去了华丽的形容词,给人以简单的感觉,透露出冷静和透彻,包含着凄凉,悲观,具有"白色的魅力",可以说井上靖是一位"白色幻想家".  相似文献   

9.
"井"这个司空见惯的生活事物,不但有着显在的表征,而且也有着丰富的隐喻内涵性。在古代诗词中,"井"象征的是"春天",表现的是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和对生命的向往。而在当代文学作品中,"井"象征的是"死亡",它传递给读者的是一种凄凉的感慨。然而在陆文夫小说《井》中,他赋予了"井"深刻的文化意蕴。本文通过分析古代和当代文学中的"井"意象,来阐释陆文夫小说中"井"的复杂内涵。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一生译述与借鉴西方资产阶级学说、马克思主义著作和文学作品(主要是政治小说)。西方的众多思想和学术流派由他介绍过来。梁启超不会西文,略通日语,他翻译的作品不多,有日本小说,也有从日文转译的欧美国家的作品。这不仅说明他对西方文化的强烈追求,也显示了他在文化建设上兼收并蓄的博大胸怀。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教育要提倡生态学,而教育生态学的核心思想是互动,但不少教师和学生对此深感困惑,误以为给学生提问就是互动。提问和互动都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也有相应的教学模式,但真正的互动有多种形式,提问只是其中一种单边的互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认识两者的不同,增进对互动的理解,学会灵活运用多种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英语语法中,语法学家从逻辑意义的角度将“分句”分为“限定分句”和“非限定分句”,这样“分句”的下住概念“非限定分句”的所指外延包括传统语法的“词和词组”等结构;从句法功能上讲。“短语”可由一个“词素”或几个单词构成的“词组”或“分句”来充当。因此,“短语”的所指外廷涵盖了从句法角度定义的“分句”的外延,“短语”是小于“句子”但大于或等于“分句”的语法单位,即“句子”〉“短语”≥“分句”。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锒铛”、“独鹿”的本义及其语义发展。“锒铛”本为拟声,由拟声而达意,从而引申出许多新的意义;“独鹿”为“朱愚”一词的声转,本义为驽钝。二词的来源不一,本义不同,但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二者词义演变,部分语义交叉融合。本文还在前人的基础上对“锒铛”、“独鹿”的同源词作了进一步探讨,同时也对前人的一些观点提出质疑并补正。  相似文献   

15.
对于徐讠于的成名作《鬼恋》,历来研究者都对女主人公的"革命者"身份深信不疑,并以之为出发点将小说解读为一个世俗男子和一个女性"革命幻灭者"的爱情悲剧。本文通过细读,却发现了包裹在文本表层"革命"外衣之下的虚妄,其背后隐藏着作者真正要说的主题:"都市漫游者"的心灵危机。这种对"都市"现代性的悖谬姿态恰恰是徐訏在很多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内在心理。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作品<野草>晦涩难懂,其原因并非只是外在社会环境的残酷所致,而是有着更为重要的语言学原因:鲁迅深切体悟到了语言的困境,为了突破困境,他不得不寻求新的言说方式,采用沉默、话语的正反并置和象征三种表达策略辗转在"说"与"不说"之间.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江总书记提出了许多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论述,构成了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理论的新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建设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农校对接"供应链接模式发展前景广阔,积极有效地促进了农校双方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基于"农校对接"多赢模式的释读与运行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困境分析,提出"农校对接"模式良性循环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20.
稍微和略微     
程度副词“稍微”和“略微”的意义基本相同,《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都用二者互释.《现代汉语虚词例释》里也解释说二者的意义和用法基本相同.实际上,二者在语义上和动词的选择上都存在差别.通过对这两个词作深度的比较对照,从三个平面的角度来探讨这两个词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