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三次参加乡试,但运气不太好,于是一气之下,便干起了父亲的老本行——医生。虽说名落孙山是一件悲痛的事,但这个人的落榜实在值得全人类放鞭炮庆祝,因为他的名字叫李时珍。事实上,李时珍原本不想做医生,他的父亲虽  相似文献   

2.
正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今湖北蕲春县人,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的祖父是草药医生,父亲李言闻也是医生。当时,民间医生的地位低下,生活艰苦,李时珍的父亲不愿他学医。14岁时,李时珍随父亲到黄州府应试,中了秀才。可是,李时珍自幼热爱医学,并不热衷于科举。后来,他曾三次赴武昌应试,成绩都不理想。因此,李时珍决心放弃科举考试,专心钻研医学。  相似文献   

3.
李时珍,字东壁,号濒湖,蕲州(今湖北蕲春)人。我国明代卓越的医药家。1518年,李时珍出生在一个世代行医的家庭。父亲是当地的一位名医。李时珍从小就跟随父亲到处看病,上山采集草药,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时候,科举盛行,医生被人看作没出息的职业。父亲希望李时珍走科举的道路。在父亲的督促下,李时珍14岁就考上了秀才。但他对科举考试没有兴趣,三次考试,三次落选。从此,他就决心行医,钻研医学,不再应考了。后来,李时珍经过27年的艰苦劳动,终于编写出52卷100多万字的医药巨著——《本草纲目》。该书问世后,不但风靡全国,而且影响全球。…  相似文献   

4.
曾三次参加乡试,但运气不太好,于是一气之下,便十起了父亲的老本行--医生.虽说名落孙山是一件悲痛的事,但这个人的落榜实在值得全人类放鞭炮庆祝,因为他的名字叫李时珍.  相似文献   

5.
李时珍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倾注一生心血编著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他成才与其父李言闻的熏陶感染有直接的关系。李时珍祖辈几代人从医,祖父是个走街串巷的郎中,有丰富的治疗疾病的经验,父亲李言闻也是当地有名的医生,对医药学颇有研究。李言闻扶危济困和救死扶伤的言行给小时候的李时珍以很大的影响,幼年李时珍体弱多病,是父亲的精心调治,几次把他的生命从死神手中夺回来,这一切都坚定了李时珍继承父业和为人治病的决心。李言闻对儿子的就业出路非常矛盾,一方面他希望李时珍子承父业,为穷苦人治病,但另一…  相似文献   

6.
配合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7册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号濒湖山人,明代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人,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医药学家之一。李时珍出身世医之家,他的愿望是像他父亲李言闻一样,当一名济世救人的医生。他自小就聪明好学,很小的时候,就能够把难  相似文献   

7.
<正>李时珍是明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他的祖父、父亲都当过医生。李时珍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常常跟小伙伴一起上山采集各种药草。时间一长,他知道各种草木的名称,还知道什么草能治什么病,他的医药知识渐渐丰富起来。为了研究医术,李时珍读了许多古代的医书。因为他常常替当地的王公贵族看病,那些贵族家里有很多书,李时珍就向王公贵族  相似文献   

8.
李时珍     
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字东壁,号濒湖,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人,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和植物学家。李家世代行医,他父亲李言闻就是一位知名乡里、施药济贫的医生。由于李时珍受家庭的熏陶,自幼就随父入山采药,因此,他从小就对自然界和医药学发生浓厚的兴趣。明代,医生的社会地位低下,和巫卜星相并称,即所谓“医巫”或“医卜星相”。李言闻想让  相似文献   

9.
父亲的家教     
父亲是个普通农民,没念过一天书。他和母亲辛辛苦苦,把我们兄弟四人拉扯大。如今,我们兄弟四人中有医生、教师、农民、军官,父亲却去世了。父亲去世了,但他的教诲却时时回响在我们的耳畔。我们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请学校里的先生写了三句话,贴在我家  相似文献   

10.
圆满     
他父亲在乡下当了一辈子的医生,一直到七十五岁才慢慢退休。退休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有健保之后,村里的人不管大小病都宁愿跑去邻近的大医院挤,加上人口外移以及老病人逐渐凋零。母亲常开玩笑说父亲现在的病人只剩下他自己,病症是自闭、不出门、不讲话,唯一的活动是自己跟自己下围棋。从小他父亲就期待孩子们至少有一个人可以当医生,但三个小孩都让他失望:弟弟从小学钢琴,不过后来也没变成演奏家,现在是录音室老板,每天听别人演奏。  相似文献   

11.
两种不幸     
有两种孩子很不幸。一是想成才却没有明确的兴趣。于是东张张 ,西望望 ,鼓捣鼓捣这个 ,忙乎忙乎那个 ,浮躁且无耐性 ,到头来肯定一事无成。二是没碰上“通情达理”的家长 ,孩子的兴趣明明是这个 ,家长却偏要让他学那个 ,既然“强扭的瓜不甜” ,到头来也就势必好梦难圆。于是想起了两位古人。一位是李时珍 ,其父年轻时屡试不第 ,很失望 ,曾将希望寄托在李时珍身上 ,逼着他学八股文。但李时珍感兴趣的不是八股文而是医药学 ,结果白白耽误了三年时光。好在父亲后来改弦易辙 ,答应了李时珍的恳请 ,这才使他得以全力以赴钻研医药学 ,并很快出了成…  相似文献   

12.
一、学生作文语言劣化现象1.学生作文语言粗陋化倾向有一篇用李时珍的事迹来论述代价的文章:有一位我们中国人都很熟悉的明代医学家李时珍,他从小就和父亲一道学习医学,他阅读了800多种书籍。后来,他又单身一人,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寻找草药的标本,他还亲自吃挖出来的草药,几次昏倒在山岭上。就是这样李时珍发现了大量前人没有记载的草药。他写了上千万字笔记,收集了成千上万个药方,用了31年的光阴的代价,写成了中国医药学的辉煌巨著———《本草纲目》。其实这段文字完全可以用“李时珍以31年为代价,完成了医药学的巨…  相似文献   

13.
你知道李时珍是什么人吗?也许你会把小嘴一噘,嗔怪地说:“李时珍是我国明代的大医药学家,他著有《本草纲目》。这谁不知道呀!”对啦,对啦!李时珍是我国的医药学家。可是,关于李时珍小时候的故事,你就不一定晓得了,还是听我们说说吧!1518年,也就是明朝正德13年,李时珍出生在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东门外的瓦硝坝。他家世代都是行医的,太远的不说,反正他爷爷和爸爸都是有名的医生。李时珍的家并不富裕,家里没有什么家具摆设,却摆满了琳琅满目的中草药,什么白藏啦、郁金香啦、麦冬门啦……一进他家的门,就会闻到一股…  相似文献   

14.
李时珍识蛇     
我国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是一住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民间医生。他编著的医学巨著《本草纲目》是世界上一部珍贵的科学文献,至今仍享有崇高声誉。李时珍早年是一名地位卑下的“草泽之医”,他一边给人看病,一边坚持自学,专研医药学.他的治学态度十分严谨,一丝不苟,为了弄清一种药的性能,他甚至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据  相似文献   

15.
牛伏耕 《少年读者》2008,(4):I0005-I0006
卡哈是西班牙一个乡村医生的儿子。父亲忙于工作,对他疏于管教,他很顽皮,被拘留过,后来又被学校除名。他慑于父亲的威严,不敢回家,随着一位鞋匠远走他乡,成了浪子。他闯荡了一年毫无长进,于是回家。不料父亲已不在人世,母亲拖着有病的身体去给人打工。母亲告诉他,父亲是被他气死的。  相似文献   

16.
雪夜出诊     
雪夜九点,九十多公里外的小镇,头部中弹的孩子,没什么报酬……这对一个并不富裕的医生而言,真是一种考验。但凡艾克医生选择了责任和爱心。他放下电话便驱车火速救人。汽车被劫后,他花了近半个小时召来出租车继续前进。他对孩子生命的牵挂是真真切切的。而孩子的父亲——那个裹着破旧黑衣的男人,为了赶去医院看儿子,居然抢劫汽车。他是一位好父亲,但对儿子的爱蒙住了他的理智。爱本身没错,但自私的爱会弄巧成拙。孩子正是因为父亲失去理智的“爱”而丢掉了性命。假如,孩子的父亲不去抢凡艾克医生的车……  相似文献   

17.
李时珍是我国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字东璧,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瓦硝坝人,生于明正德十三年(一五一八年),卒于万厉二十一年(一五九三年).他的父亲李言闻,是当时一位著  相似文献   

18.
李时珍     
李时珍(1518—1593),蕲州(今湖北蕲春)东门外瓦硝坝人;字东壁,号濒湖。他是我国明代杰出的植物学家和药物学家,也是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李时珍的祖父是一位走街串巷的“铃医”;父亲又是当地一位有丰富治病经验和药学知识(著有《人参传》、《蕲艾传》、《四珍发明》  相似文献   

19.
寂静 《中华家教》2020,(3):52-53
坎坷的成长经历蔡笑晚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医生。他从小就热爱读书,但却因沖种原因未能考上大学。无奈之下,蔡笑晚去学校当了一名小学老师,很快工作表现优异的他被评为先进青年,学校特意推荐他上大学。在推荐考试中,蔡笑晚以三门考试满分的成绩,成功进人杭州大学数学系,终于圆了他的大学梦。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命运多舛的他在入学不久就遭遇了人生的重大打击。1962年,蔡笑晚的父亲去世,留下了一群尚未成年的子女,家里非常贫穷,家徒四壁。父亲不在,长兄为父,作为家中的长子,蔡笑晚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他选择退学,回到家成为一名乡村医生,承担起汽家糊口的重担。  相似文献   

20.
《李时珍》(五年制第六册)有这样一句话:“父亲一听他说的药方正对症,才同意他学医。”这是由原全日制教材的两句话修改合并而成的:“父亲一听,正是对症良方,从此以后,父亲同意他学医了。”原文是否有毛病?前一句“一”放在“听”前,并有语音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