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意义]旨在为智库发挥资政功能寻找理论根据,并通过完善现有模型来指导智库资政实践。[方法/过程]介绍通用情报系统模型的资政过程以及智库资政功能,建立以通用情报系统为基础的智库资政模型。[结果/结论]不仅找到了智库资政功能的理论依据,还对决策功能派的通用情报系统模型进行发展完善,形成了新的专业化的智库资政模型,从而可以顺利保障决策的制定和实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发挥情报、情报学、情报机构更大的价值,推动情报研究向智库研究转化。[方法/过程]采用文献调研和比较分析的方式,对情报与智库的概念进行界定,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提出情报贯穿智库研究全流程的“SQTSP过程”,从思维方式、市场性质、服务对象、属性特征、导向因素5个方面总结了情报研究向智库研究转化的关键问题,为情报支撑智库建设提出了具体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构建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用以评价图书情报机构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可以更好地帮助智库进行决策支持与服务创新以及推动图书情报机构的智慧数据服务发展。[方法/过程]在分析智库的智慧数据服务需求的基础上,确定以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过程和服务内容作为评价依据,在深度访谈智库与图书情报机构领域相关专家后初步构建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再利用问卷调查法、灰色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完成评价指标的优化和赋权,以验证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和可行性,最终确定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结果/结论]构建的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包括多源数据、智能化技术与工具、智慧数据服务人员3个维度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23个三级指标。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研究,深入探讨其发展过程的演变逻辑、存在的实然困境并基于此提供未来走向的路径规划。[研究方法]基于“决策—社会—国际”三维影响力分析框架,扫描智库三维影响力的在场表现,按照规范研究范式,厘定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过程中的实然困境。[研究结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过程中面临着决策咨询服务效能孱弱、内生实践动力发展不足、本土特色品牌尚未形成的实然困境。从精准定位和顶层设计的双向融合、社会现实与成果转化的内在耦合、本土智库与国际平台的有效对接3个维度提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所应遵循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随着公安部于2019年建立了情报指挥中心,各地方公安机关也纷纷设立,公安机关针对科学指挥决策的研究有助于社会安全类事件的处置并减少公共安全的伤亡。该研究从信息的“来源、流通与使用”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旨在从“情报流”视角探讨公安指挥决策情报需求指标体系。[研究方法]该研究采用文献方法确立初始的公安指挥决策情报需求指标体系后,又用Delphi方法修正和完善了指标体系。[研究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公安指挥决策情报需求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可确定为基于客观事实要素的情报维度、警力资源要素的指挥维度和处置能力要素的行动维度以及对应3个一级指标下的10个二级指标和40个三级指标。指标体系的全面性为公安机关科学有效的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学术界同仁对公安指挥决策的后续研究贡献了靶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我国政府面临着国际变化和国内改革的双重考验,迫切需要智库提升其出思想、促决策的能力。对智库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中国智库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文章通过文献梳理,基于相关理论基础和智库研究流程,从研判选题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思想生产能力和传播转化能力4个维度构建智库能力体系。再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中国智库能力的影响因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智库的研判选题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思想生产能力和传播转化能力对智库能力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力,且4个能力维度的各个观测变量均能达到较高的解释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面向发展情报,未来的情报工作可能面临解决多维目标问题,以及实现每个目标的多重发展路径的选取问题,传统的情报方法在解决多情报并行问题上无法满足大规模人力需求,需要借助人工智能、脑科学、认知技术等手段,通过计算机来计算情报、辅助决策。文章从量化计算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入手,分析计算情报的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将计算情报界定为以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大数据)"为经,"计算思维(人工智能)"为纬进行情报的量化分析和判断,针对计算情报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了分析;提出实现计算情报的两个前提和一个转化基本思路,两个前提是大数据环境和人工智能技术,一个转化是将情报活动中的过程性的主观决策转化为客观概率上的不确定性,并通过"证据链模型"探索计算情报的实现途径。[结果/结论]认为当前环境下,计算情报是可能实现的。计算情报的实现不仅需要情报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融合,还需要应用以数学理论为代表的基础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8.
李君  李蕾  蔺美  赵宁 《情报探索》2023,(1):46-53
[目的/意义]信息时代开源情报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完善开源情报产品质量评价体系有利于创新型企业决策支撑和竞争发展。[方法/过程]将基于三角直觉模糊数的TODIM方法应用情报质量评价中。首先,利用模糊DEMATEL方法解决评价体系指标之间相互影响并进行客观赋权;其次,结合TODIM评价方法对开源情报产品质量进行排序优选;最后,结合哈尔滨市信息技术软件开发公司的实证研究探讨质量评价方法可行性。[结果/结论]通过与其他评价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利用三角直觉模糊数建立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符合开源情报产品质量评价的实际需求。考虑评价过程中决策者风险规避的心理行为,也为情报产品质量评价提供新的思考维度。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厘清智库高影响力的影响因素组态路径,对于智库提升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基于政治系统理论构建智库影响力的影响因素分析框架,根据分析框架遴选7个变量作为智库影响力的前因条件,通过48个智库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识别智库高影响力的组态路径。[研究结论]研究发现,单个影响因素不构成智库影响力提升的必要条件和阻碍条件,但是低信息情报能力对智库影响力的提升具有一定阻碍作用,强管理能力对智库影响力提升具有强大推动作用。智库高影响力的组态路径包括信息驱动型、传播倡导型和研究资政型,不同的智库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影响力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高端人才是现代社会国家竞争、城市竞争的核心要素。从情报的研究视角出发,构建了高端人才评价体系并进行了实践验证,以期为当前双创背景下高端人才的选拔使用提供一种科学可靠、客观公平的遴选方法。[方法/过程]立足情报学的研究视角,运用大数据搜集、文献库检索、情报分析、专家咨询与综合评价法等构建了包括3个维度18项指标的高端人才评价体系,并将其在超导材料领域进行了实践验证。[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基于情报视角构建的高端人才评价体系具有科学可靠性,可作为高端人才选拔使用的一种基本评价方法,其评价结果可在参考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作为人才引进、学术交流专家推荐、项目评审专家推荐的选择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向洪  曹如中  郭华 《现代情报》2017,37(11):40-45
[目的/意义]针对新型智库建设提出完善智库治理能力的倡议,旨在提高智库服务政府决策的信息保障和智能支持作用。[方法/过程]文章通过运用理论研究方法,探讨了提升智库治理能力的理论内涵、动力机制、获取方式、现实体现和提升策略。[结果/结论]认为正确理解智库治理能力是智库服务政府决策的基本前提,中国新型智库必须加强智库治理能力建设,大力提升治国理政的决策咨询与智力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探讨新技术革命对我国科技情报工作效能的影响,为我国科技情报工作与时代同行共进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过程]从新技术革命对我国科技情报工作的整体影响出发,分析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超级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下我国科技情报工作思维、机制、模式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变革。[结果/结论]大数据改变情报工作思维、人工智能增强情报判断能力、移动互联网创新情报工作模式、传输和计算速度飞跃增进情报与决策联动关系;新技术革命既是一个提升我国科技情报工作"参谋""智囊"形象和地位的良好机遇,又是一次对情报战略预见、决策引领能力的严峻挑战,更是一场情报生产革新之战。  相似文献   

13.
科技创新发展指数研究是源于实践、用于实践、高于实践的典型智库研究,但已有研究存在理论性不足、视角单一等问题,不利于保证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和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智库双螺旋法兼具系统性思维、全流程指导和操作性思路的典型特征,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基于智库双螺旋法,建立了一套从内涵解析、指标构建、指标赋权到指标测度的全流程系统性动态化研究框架,并以秦创原科技创新发展指数研究为例开展实证研究,得到了有价值的研究启示和思考发现。研究过程充分验证了智库双螺旋法对于智库研究的科学指导作用,研究结果为研判秦创原科技创新发展态势及其对陕西省高质量发展的贡献提供了重要的定量支撑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任福兵  李玲玲 《现代情报》2018,38(4):156-162
[目的/意义]智库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则是智库开展决策研究的基础,构建智库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对提高智库研究质量必不可少。[方法/过程]运用文献调研法,通过对智库信息资源保障研究现状分析,根据智库服务主客体构成及其信息需求,明确智库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构的原则和体系结构。[结果/结论]基于以上分析,构建基于主客体信息需求的智库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并提出智库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运行措施。  相似文献   

15.
潘教峰  张凤  鲁晓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36(10):1226-1234
文章分析国内外智库研究的现状和特点,提出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时代背景下,智库研究需要实现"六个转变"——从经验式向科学化转变,从零散式向系统性转变,从随机式向规范性转变,从偏学术型向学术实践型转变,从静态向稳态转变,从学科单一向融合贯通转变。文章深入阐释了如何以智库双螺旋法为基本理论方法范式,促进智库研究实现"六个转变",并进一步揭示了智库双螺旋法在推动智库研究科学化发展上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为加强"一带一路"新型智库信息资源建设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介绍了"一带一路"新型智库信息资源建设概况,提出了"一带一路"新型智库信息资源建设策略。[结果/结论]加强对"一带一路"新型智库信息资源建设的规划和支持,推动政府决策与智库研究的良性互动,推进智库信息资源开发和共建共享,加强国内和国际智库的合作交流与服务联盟。  相似文献   

17.
为促使我国产业智库大数据服务向更加前沿、主动、高效、智能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将大数据计算能力更好地转化为战略决策支持能力,赋能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如何借助大数据方法实现产业智库研究模式与流程变革。产业智库在战略目标、管理重点、服务对象、社会功能等方面具有特殊性,通过回顾大数据方法在产业智库中的相关研究,得出产业智库大数据独特的方法论逻辑: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围绕“出政策、出思想、出声音”的智库功能要求,以产业竞争情报、大数据方法以及智库研究领域的理论为指导,涵盖数据、分析与决策三方面的研究方法与工具;从作为具体方法的角度来看,概括为数据方法、分析方法与决策方法 3种,为产业链构建及竞争情报需求发掘、产业技术路线图开发及技术评估、产业政策分析及政策主题识别、企业竞争力评价及创新战略布局、产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等应用场景提供有力支撑。同时结合中国产业智库大数据中心的案例,以低碳产业为例阐释产业智库大数据方法的应用场景。最后为进一步优化产业智库产品供给质量、提升智库决策服务效率,提出从创新大数据方法思维、提升大数据构建和分析能力、培育大数据人才、优化大数据环境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陆丽娜  于啸 《情报科学》2020,38(3):119-123
【目的/意义】从科学数据监管的角度对高校新型智库建设进行策略分析,强调科学数据在高校智库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发挥科学数据的成果转化新形式,以智库产品的形式进行数据传播。【方法/过程】以黑龙江省高校新型智库建设为例,通过文献调研、网络信息搜索和访谈等形式,收集黑龙江省高校新型智库建设基础、现状等数据,探索黑龙江省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策略。【结果/结论】提出:"以科技创新为目的"的高校智库服务理念;"以政府和高校政策创新为导向的"的高校智库建设研究;"以学科和学术为导向"的高校智库服务模式;"以协同合作为基础"的高校智库学术交流与学术传播方式的创新;"以数据为基础"的高校智库决策方式的建立。  相似文献   

19.
任福兵  李玲玲 《现代情报》2018,38(5):172-177
[目的/意义]智库研究已经成为情报学研究的热点,作为智库决策重要方式的群体决策应当受到关注。通过对国外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回顾,有助于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不足,为我国该主题研究提供借鉴。[方法/过程]采用文献调查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对国外群体决策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国外关于群体决策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群体决策的影响因素、决策方法、决策过程三方面。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群体决策的研究提出加强理论研究、完善方法体系、细化过程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